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微妙的变化逐渐的出现在了顾维钧等身边比较近的人脸上。出现在了他们日常的行为举止上。
收回了历代被沙俄侵占土地,吞并了大半个中亚,并且几乎在贝加尔湖牧马,使得这届政府的威望提高到了顶峰。
重现汉唐荣光,这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崇高理想。
可是,这一理想在本届政府手中奇迹般的实现大半,当初的安西都护府疆域大部分捏在手上,这些新得的土地成为了投资开发的热土。移民的焦点。
这里富庶的资源让国内惊现了连续的投资浪潮,除了传统的棉花与畜牧产业,石油、铁矿、有色金属矿藏等等,都是目前国内所急需的。
这一代的中国人,终于明白了一个现实。那就是中国彻彻底底的是个资源贫乏国家,天朝上国地大物博的论点被击倒在地并且被贬的一文不值之后,他们开始接受事实,并且勇于开拓。
除了澳大利亚的铁矿,外东北的矿产,就是中亚这个。
鸩,中央政府提出储量完全超过了中国内地自身;销、金、铜、错、锌、钥等金属矿产的储量都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亚洲第一。
加上石油与天然气,从欧战中得到了大笔资本的国内投资家门找到了又一波的投资市场。
为了鼓励国内投资开发与移民,李秉衡故意通过《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了几处大型矿山的“发现”。
这样做的反面教就是苏俄政府在边境问题上面寸步不让,谈判陷入僵局,即便沙皇复辟,似乎也无法打消对方的坚决。
不过,当初国内风起云涌的反对在西北进行大规模的道路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大在西北的驻军数量,现在是再也见不到了。
就连孙中山等人当初也认为没有那么迫切的需要修建西北通往中亚的铁路与公路,没有必要修建克孜勒到库伦的公路,并且修缮克孜勒到叶尼塞河的水道。
横贯蒙古的有色楞格河等几条河流,克政勒连通叶尼塞河水道,额尔齐斯河通过赛梅伊注入斋桑泊。西伯利亚除了鄂毕河、叶尼塞河与勒拿河等几条世界级大河,还有密集的支流,水运极为方便。
国内关于铁路的建设也进入到了一个小**,尤其是北方的铁路,连贯西北、蒙古到内地成为了当务之急。
孙中山对修铁路是举双手赞成,更是赞同李秉衡关于在苏俄与白俄以及沙俄三者之间左右逢源。
“让他们去斗个,你死我活。我们只管出口军火与物资赚钱,加上有人为我们戍守边疆,何乐而不为啊
李秉衡还有一个最深层目的,那就是利用混战过后,满目苍夷废墟遍地的俄罗斯大地需要重建,来为中国掀起又一轮的投资狂潮。
%, 万
后世历史中。美国可以通过帮助苏俄重建,大规模输出资本,并且输出商品,才避免了战后经济大衰退以及经济危机,出现了短暂的柯立芝繁荣。
要不然,苏俄凭什么通过几个五年计利。就能成为仅此于美国的世界强国。
眼下这个机会对于中国来说当然不能错过,除了提前布局,更有便利的交通优势,中国这个。近邻,当然有义务为俄罗斯的战后重建献出一份力量。
虽然说中国可以通过内需来解决战后的经济衰退,但是必然会有一个小波峰,李秉衡不想让自己的执政有任何的瑕疵。
帮助欧洲以及俄罗斯战后重建是最好的机会,中国的获利甚至将会远远的超过从一战中获取的。
“只是,凭你所说的,沙皇在西伯利亚复辟,便有天生的缺陷与弊端。俄罗斯赤化已成必然。白卫军也好。沙皇也好,都成不了气候。为何执意要逆天而行。从长远来看。后两者早晚败亡,难道要徒费金钱与精力?”
孙中山还是有些担心,担心最后中国介入太深,反而把自己牵扯进去。
李秉衡微微一笑,拉住孙中山在道旁的亭子里坐下,让秘书准备茶水。笑着说道:“然此刻列强都视红俄为逆天之物,不肯让它存于世上,必定要扶持后两者。若是白卫军与沙皇最后势孤。必定要联合在一起,这是必然
“若是两者合而为一,又有列强支持,凭借西伯利亚的地形,这个。俄罗斯帝国还是能够抵挡一时的。红俄失了中亚。德国占了它大半疆域。又无法从西伯利亚得到粮食,将来即便崛起,也很有限。”
李秉衡很是得意当初的布局。不为骄傲的说道:“中亚对于俄罗斯的意义无比重大,不管是经济也好,政治也好,还有地缘战略。现在又失去了远东与西伯利亚,加上德国所占领的广大土地,红俄没有办法翻身
“将来红俄的精力将被牵制在顿河与高加索地区,这里是俄罗斯的粮仓与资源重地,而白俄罗斯与乌克兰等地对于俄罗斯来说同样重要,这就使得红俄必然有一部分精力被牵制在西边。我们可以放心在中亚开发与移民,不断的加强对那片土地的掌控。凭借在中亚的地利,我们可以保持对红俄的压力,使它不敢与我们交恶。”
目前中国不断的在向苏俄施压,希望可以促使哈萨克斯坦独立。这样一来。中国将与苏俄不再接壤。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帝国以及白卫军将两者隔开,中国得到了战略屏障。
地缘政治学中有一个流传很久描述一 要控制世界必先控制中亚。这个描述中的中亚包括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
中国目前已经得到了大部分的中亚土地。牢牢的将脚站稳在了中亚这个世界枢纽。
中亚地区的位置不可谓不重要。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大洲的中心区域。中亚发挥着十字路口的作用。虽然中亚不是亚洲最发达的地区,于是中亚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其在亚洲的重要地位。
世界通过海洋实现广泛联系之后,中亚的地位日益提升。
作为资源争夺的中心,亚洲成为各大力量汇集的焦点。
野心勃勃的大英帝国和沙皇俄国先后试图控制中亚,李秉衡也清楚,在后”2苏联。接着是美国。成就世界级露权的国家没有不化叩计向中亚的。
看起来,中亚成就着世界霸权,失去了中亚的国家往往将失去世界霸权。
日本获得世界霸权必然选择两个突击方向,一个是太平洋,另一个就是东面的东亚大陆。只要日本能够成功控制中国并且掌握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那么霸权就已经成功掌握在日本人手上,也就根本不存在要先控制中亚的问题,只需要在方便的时候偏师西进控制中亚便可以了。
对于他们来说,要控制世界必先控制中国,要控制中国必先控制朝鲜半岛。也正因为日本不断的为着这个目标努力,才在客观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崛起成为世界级的强国。
而中国,也在李秉衡提出了先远东,再西伯利亚,然后中亚,从而向南亚次大陆与中近东,这个恢弘无比的争霸世界目标,才有了如今的进步。
只有一个,宏大的目标,才能是一个国家与民族不断地奋进,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中国名托恢复汉唐荣光,实际上,是在为完成获得世界霸权而努力。
中国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让列强国家无法打压,才能昂首于世界民族之林,后世的列强对中国围追堵截,让李秉衡很清楚,中国必须要走称霸世界的道路。
“让他们去狗咬狗吧,我们得了中亚,逐渐向波斯等地渗透 提前完成布局。在列强的焦点在于俄罗斯身上的时候,不好好的捞一笔。实在对不起这么有利的国际形势。”
孙中山笑了笑,心中却依然有一丝担忧,日本是中国的心腹大患。李秉衡如此轻描淡写的将日本直至一旁,是否有些轻敌。
“英国分舰队已经到了科伦坡。不日便要到新加坡,日本又开始闹腾了起来,恐怕不好对付。”
谁都知道,英国派出分舰队。不仅意在打通航路,还在于向南华与中国施压,协约国逐渐意识到,两国是同盟国的暗中支持者。
李秉衡略微有些激动与烦恼,阿曼达要来了,儿子也要来了。
日本当然不是问题,它们以为英国人来了,给它们撑腰,就能硬起来,迫使中国在粮食出口与双边关系上作出让步。
实际上,针对日本舰队的攻击计划已经启动。
英国想要联合日本的海上力量,彻底清肃同盟国袭击舰队,可是,袭击舰队未尝没有各个击破的心思。
最近袭击舰队将目标对准了日本,频频的袭击日本的巡逻舰艇,已经有多艘轻型巡洋舰被击沉。虽然是老旧舰只,但是也让日本上下肉疼不已。
现在日本造舰在资金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造舰计划一再的修改与延迟,军舰是沉一艘少一艘。
尤其是前无畏战列舰“生驹”号被击沉。南遣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