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起苍茫-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冉华,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这些思想教育,但是在这里,只能先由军官充当,将来再建立这样的班子。
徐永昌也接受过这样的思想教育,但是南华的思想教育要更加有效与直接,没有太多的大道理。都是具体的分析与数据,还有大量的资料与图片。
任谁都忘不了那一张张令人宏骨铭心的图片,南华不知道是从哪里收集而来,南洋殖民者几次对华人的屠杀都有照片拍下,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那时候照相机的技术还很原始,应用很少。
还有庚子年八国联军对京城的烧杀抢掠、日俄战争时交战双方对东北大地上的人民犯下的罪行、海兰泡惨案以及日本人在旅顺等地的大屠杀。
这些资料与照片任凭谁看到都要无法忍受,徐永昌清晰的记得第一次接受这些思想教育时,自己看到这些资料与照片的时候,恐惧、压抑、愤怒、狂躁以及强烈的仇恨,不可否认,这些资料与照片起到了许多的作用,省去了许多的口舌。
“众位有许多都是湖北人,这里遭罪的都是你们的父老乡亲,试想,如果北洋军烧杀抢掠,受难的都是你们的亲人,你们敢怎么办?”
“打,把他们打出去”。
每次王大荣总是最激动的一个,摩拳擦掌,那充满着仇恨的目光仿佛是身边人都跟他有深仇大恨似的,众人都知道他又在脑子里意淫对洋毛子进行烧杀抢掠的美梦。
成功的激发了官兵们对北洋军的恨意之后,求战心切的军队战斗力提升了许多,每次布置的突袭与撤退都能完成的井井有条,越发的像一支真正的强军起来。
徐永昌知道军队思想教育的精华是在国家民族思想的灌输上,国家国家,没有国家就没有家,可惜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得中国人国家的概念并不是那么的深刻,只要不危及到他们的生存,他们就能忍,这样的人民是不能鼓动起来为国家而战的。
包括军人也是如此,所以要给他们进行国家民族概念的灌输,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使命,为国家民族而战,这就是一支军队的灵魂所在。
支军队是否有强有力的作战能力,是看他有没有灵魂,而不是一味的高待遇以及装备精良。只要他们思想境界达到了,没有利益他们也会奋不顾身,再好的装备他们都能尽快熟悉并且发挥威力,因为他们有上进心,有报国之心,完全不顾自身,只为国家民族。
李秉衡在军队思想建设上借鉴了许多后世经验,不可否认,从抗日战争开始,国家与民族的脊粱重新挺直,汉民族曾经的荣耀在苏醒,刺激着一代代的仁人志士奋不顾身的为国家与民族而战,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那个时代,也是革命先烈辈出的年代,一个令人热泪盈眶的年代,因为有中华以来。这个时代,是中华脊粱挺的最直的一个

北洋军固然强大,但是假以时日,徐永昌有自信将这样的军队打得丢盔卸甲,因为他们并没有灵魂。!~!
..
第319节袁世凯的焦虑。。
月日。wwW!程潜赶到武昌,随即到汉阳布防。他在湖北军比一,名望,大家也都愿意相信他,所以。让他来帮助汉阳防守,也能放心许

黄兴喜出望外,因为最近的形势对汉阳防守很有利,程潜带了川军来援,正好跟汉阳之前的那批”军整合,行为一股中坚力量,成为汉阳的坚定后盾。
最近袁世凯的心思一直被北方牵挂着,近期更是返回京城,防范有人向他下黑手。
他最担心的是吴禄贞,这股北方最强力量竟然出人意料的保持着平静,没有对外界的革命风潮有太大的反应。
袁世凯也好,满清朝廷也好。都在等着吴禄贞跳出来,他们不敢主动采取措施,因为一旦必反吴禄贞。那么满清必然到塌。
北洋军半数在湖北交战,袁世凯既不敢继续调兵南下,又出于种种考虑要将北洋第一军与第二军继续留在汉口,现在已是两难。
他既要防止良弼等人借助吴禄贞的力量掌控兵权,逼他下台,又要提防吴禄贞与南方革命党人取的一致,暗地里策戈阴谋。
所以他下令加紧攻击汉阳。汉阳拿下便可以安心掉头解决北方。
吴禄贞同时也在关注着武汉的战局,汉口失陷后,汉阳发发可危,这让他生出了提前动手的心思。但是夏才林坚决劝阻。
“我们在湖北有布置,北洋军三万多人并不可怕,四川与湖南的援军就有一万多人,加上蒋方震在湖南的铁血手段已经使得湖南牢牢掌握在手中,他手中的那个师随时可以北上。另外新军也在练,川军也能出战,所以湖北是我们的,北洋军夺不走。”
在他心里,巴不得北洋军攻陷武汉,然后蒋方震师与”军便可以攻打武汉,将武汉夺回,到时候,湖北便不是现在这般格局了。
“我们就是要给北洋军一个下马威,北洋军在湖北败北的消息北上之时,正是我们发动之机。”
如果北洋军攻占汉阳,那么武昌投降派便会坚定投降心理,武汉已经不可救,北洋军可以抽调兵力北上,吴禄贞想要举事便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趁着冯国璋与段棋瑞被牵制在湖北的时候动手才是最佳时机,而这个时机出现就在汉阳防守战上。
吴禄贞现在对夏才林言听计从,之前夏才林的卫队已经挫败了三起针对他的暗杀行动,并且迅速的得到了袁世凯企图谋害他的证据,让他对袁世凯的这种卑劣行径充满了仇恨。
他没有想到对方竟然会这么的卑鄙无耻,在这个节骨眼上,谁都想不到会使用这种手段来对付政敌。但是袁世凯却这样做了,难道他不知道使用这种手段对自身名誉的影响?
现在还不是翻脸的时候,只有忍气吞声,将来一起跟他算总账。
说起来,他要感谢夏才林等人。之前他认为加强护卫防止暗杀是怯懦的表现,有损他一往无前的革命勇气,但是夏才林不声不响的就替他解决了三次暗杀,救了他三次。
“孙伯符固然勇猛盖世,但却死于宵小,看来我辈不该拘泥,敌人险恶,与之相斗当然要小心谨慎,不能逞一时意气
这也是夏才林对他服气的地方;从容大度,心胸宽广,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仿佛自己犯错平常之极,他也愿意原谅别人的错误,使碍手下人对他很是忠心,要不是当第六镇统制时间太短,只怕上下都要跟他同心。
“如今我等要加快刮练,并且获取人心,尽快让忠于我等之武力能够为我等所用,迎难而上。”
这段时间,驻防保定的第六镇充满着紧张的气氛。山雨欲来风满楼,各种消息满天飞,其中不乏造谣生事之徒暗中策发阴谋。
但是这些都难不倒夏才村。他们的本职工作之一就是破坏敌对者的阴谋,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就是整全忠于吴禄贞的愿意革命的力量,而辨认出袁世凯的忠实走狗,予以提防与打击。
全镇一万两千余人,吴禄贞真正掌握的只有半数,这也是他迟迟不敢奔袭北集的重要原因,如果其中有死忠于袁世凯的对革命无信心的叛徒,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夏才林建议保持观望,调查第六镇各部军官的私下活动,得到了他的认同。
之前山西独立,满清朝廷调第六镇一协前往平叛,吴禄贞并没有给足一协的兵力,而是借着打散重组的机会将大量的异己分子塞到这一协中。
本来吴禄贞是不允许第六镇一部北上平叛的,山西是革命的火种之地,北方只有山西是真独立,阎锡山既是同盟会员,又是知交好友,断然不能让自己的军队去攻打娘子关。
不过夏才林却认为这是个好机会,将无法掌握的这部分力量分出第六镇,让他们去打山西好了,山西易守难攻,去了也是白搭。
而且剩下的大部分是亲信。将来发动也就放的多。
不过眼下看来发动的时机快到了,如果湖北那里没有变化,满清朝廷也会果断出手,自己等的。便是这个。
汉口沦陷后,冯国璋部在汉口烧杀抢掠,引起了国人的愤慨。吴禄贞通电谴责,并且扣留了一批军火。使得袁世凯对此颇为忌埠,相信
满清朝廷调往山西平叛的军队无功而返,袁世凯在回京途中致电清廷,推吴禄贞出任山西巡抚,开始发力。
吴禄贞则立即动身进入娘子关和山西都督阎锡山会晤,共同商定革命行动。阎锡山提出推举吴禄贞为燕晋联军大都督,吴阎所商的计划是晋军、第六镇、第廿镇三路进攻北京。  第廿镇截断京奉、津浦铁路;张绍曾的第六镇截断京汉铁路。
吴商妥后仍折返石家庄,以山西巡抚名义回奏清廷,诡说晋军已受招抚。
山西独立犹如一记重锤打的满清朝廷摇摇欲坠,只要自己再加上一把火,那么这个腐朽王朝必然落幕。
袁世凯还在回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