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兴之路-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变增长方式谈何容易!”范永诚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可比吕绮深,他就是学这个的,“咱们国家经济增长靠什么?一靠出口拉动,二靠投资拉动,喊着三驾马车并驱,但消费这匹马一直是病马,使不上力气的。前几年搞了个四万亿,现在在反思,一些文章很激进,认为加重了经济转型的难度,让产能过剩的问题更为严重了……四万亿是什么,就是投资拉动嘛。这就像吸毒,不吸就难受。你不搞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就乏力……”

    “行了老范,别扯到国家层面了……你不是发改委主任。”

    “道理一样啊。精益管理就像鼓励居民消费,当然消费驱动是最合理的,却不适宜国情。红星搞精益或许能改善经营,但不会达成陶总所说的三个目的。当然,领导嘛,总要提出些动人的口号,当年宋悦不是喊出要带出一支德才皆备的队伍,让红星走上良性循环吗?结果呢,他自己进去了,红星出现了经常性的欠发工资……”

    “你不要拿宋悦比陶唐。”吕绮打断了丈夫,“我觉得他们根本不是一类人。”

    “我不好说陶总是演戏,下面确实对他反映不错。谁知道以后呢?其实,什么吃食堂啦,骑自行车下基层啦,都没必要。只要他把红星搞好,吃小灶、坐奔驰又咋了?”

    “吃小灶坐奔驰是搞不好厂子的!那你说怎么办?你给开一张管用的药方出来。”

    “红星要重振雄风,非得上一个大项目不可。你别打断我,或者抓住大机遇……这个机遇,就是搬迁。那些传言肯定不是空穴来风,抓住这个机遇,要什么有什么,搞好了,他再进一步进入集团领导班子也未可知。”

    “搬迁红星?即使列入了市政规划也不是容易事。咱厂职工家属加起来足有七八万吧?差不多是市里的一个区了,且不说生产,要盖多少房子?”

    “那就是你不识时务了。这个项目对于省里,对于平泉都是香饽饽。其间有多少机会?能带动多少产业?换做你是市长,你还嫌红星的格局小了呢。我要是陶总,才不会抓什么精益管理呢,只要把这件事抓出名堂来,名利双收。”

    “我爸就不赞成红星搬家。想必跟他有一样想法的不在少数。就是我,也不愿意。”

    “我也不愿意。去了开发区,未必有现在的条件好,”范永诚扫了眼一尘不染整洁如新的客厅,“但是,领导的思维跟百姓的是不一样的,现实的利益和长远的总是产生矛盾。我看出来了,你对陶总比较钦佩……”

    “谁能搞好厂子,我就钦佩谁。不和你扯了,我要回趟家,你去不去?”

    “没别的事吧?没事的话我待会儿再过去。”

    “今天我弟弟一家回来,我帮他们弄点菜……你手艺好,没急事的话你去买条鱼,再买点排骨。”

    “那好吧,我去陪老爷子喝几杯。”范永诚丢下手里的书,去换衣服了。

    吕绮的儿子范超班里组织去费园水库郊游了,家里只剩了夫妇俩,老范肯定不愿意自己搞饭吃,而且,老范跟吕绮父母的关系一直很融洽。

    范永诚是外来户,但吕绮是红星子弟。她父亲是转业军官,当年当过中层,是从物业公司(当时叫生活服务中心)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休的。吕绮有个习惯,当工作遇到困惑时总愿意跟老头儿聊聊。

    范永诚去菜市场买食材,吕绮直接去了父母家。

    “我昨晚看了厂台,新来的陶总不错,跟宋悦不一样。”吕父见女儿回来,“永诚呢?他忙什么呢?”

    “他去买菜了。爸爸怎么能看出和宋总不同?”

    “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嘛。我不懂什么精益管理,觉得就是抓基础管理嘛。这就对了,别搞那些虚的,永远要实实在在地抓基础管理,这才是厂长的本行嘛。”

    “永诚说那样不行,只是小打小闹而已……”

    “怎么是小打小闹?这就像过日子,总得脚踏实地啊。这些年厂里尽搞虚的了,什么创造和谐红星啦,岗位自治啦,要不就是对外投资,什么200亿啦,收到什么效果了?尽吹牛皮了。像人家陶总就对了,抓食堂管理,抓单身楼管理,立竿见影,群众都说好。我看你这个同学行。你看人家说的,要增加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福利,多好,多实在。”

    说到这儿,门敲响了,吕绮以为是范永诚回来了,开门却见在市委办工作的弟弟吕纬带着妻子女儿回来了。老头子看见孙女马上高兴起来,刚说了几句话,范永诚和吕绮母亲一同回来了,屋子里顿时热闹起来。

    这种场合掌厨的永远是范永诚。吕纬又跟姐姐开玩笑,“老姐,你真有福气,怎么就选了姐夫这样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啊。害的瑞娟总是拿姐夫说我。”

    “少来,你这是表扬他还是讽刺他?”

    吕纬笑道,“当然是表扬了。姐夫就是优秀嘛。可惜了,要是姐夫去搞宏观经济研究,说不定出大成果了。最近厂里怎么样?听说你们换老板了。”

    “嗯,是换厂长了,”吕父说,“是你姐的同学呢。”

    “是吗?那可是好事。这年头,同学、战友,可是最硬的关系。跟你同学说说,提拔提拔姐夫呗。”

    “是我高中的同学……他还记得你呢。”

    “是吗?也是咱红星子弟?叫什么?”

    “陶唐。肯定你不认识。那时你还上小学呢。”

    “好像有点印象……对了,是不是那年因为打架死了人被拘留错过高考的那个?哟,蛮厉害嘛。今年多大?就执掌红星这样的大企业了……原来是他呀。”吕纬想起了什么,看着姐姐,但没有说。

    “就是他。人家第二年考入了复旦。也算因祸得福吧……”

    “红星是改朝换代了……老姐,市里也有大变动了……”

    “是吗?怎么变动?”吕父对政治的关心超过了吕绮。

    “还没公开,但不是什么秘密了。王书记要升了……市里的头头们这段时间就像热锅上的蚂蚁,都在跑呢。”

    “跟你有关系?”吕父问了句。

    “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不过是个耍笔杆子的,伺候谁都一样。不过,在白俊生那个神经病手下做事简直是煎熬。政府黄秘书长对我不错,我跟黄秘书长提了,想到政府办那边,也不知行不行……如果能下去谋个实权副局长也不错,实在是不想在二科混了。”

    白俊生是市委副秘书长,跟着市委副书记白涌泉,分管市委办综合二科,正是吕纬的顶头上司。

    “你在机关待了七八年了,怎么还是这么幼稚?”老吕头不赞成儿子,“走一处不如守一处。跟领导处不来,要先检讨自己!”

    “爸,收起你的老一套吧。”吕纬想起了流传在机关的那个段子,因为以寡妇说事,涉荤,不能对老父亲讲,“这年头可不是看你做的怎样,关键是上面有没有人。没听说吗?‘年龄是个宝,文凭不可少,关系最重要,综合作参考’我那个本科学历已经不占什么优势了,年龄马上就过线了,如果不能升为正科,这辈子就完了。”

    吕绮知道弟弟一直想着谋个实职,不想在中枢悬着了,哪怕到临近的县里工作呢,总比在市委办写材料强。但这个忙她可帮不了。

    “小纬,具体的情况呢,我也不清楚。所以帮不了你。但爸爸说的有道理。想做点实事没错,但不能急。从上面到基层容易,反过来就难了。红星就是这样,我想政府也应该差不多。”

    “姐,你是不知道那个姓白的的德行。用一个过时的段子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喝酒三斤五斤不醉,跳舞三宿两宿不睡,吹牛拍马天生就会……别提工作,唯独工作球也不会。什么叫二皮脸,你看他就明白了,对领导那是春风拂面,对下级绝对的冰霜严寒。我在他手下工作,算是倒了八辈子霉啦。”

    “吕纬!这些年你在市委机关都学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有这么评价领导的吗?”思想绝对老派的吕老头重重地拍了下沙发扶手,不高兴了。

    “爸,菜差不多了,您就入座吧。”扎着围裙的范永诚从厨房出来,邀请老头入席。

    吕绮一家聚会的时候,陶唐却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第六十五章陶小荷一

    陶唐30日晚上乘火车去了燕京,第二天晚上,他完成了冯世钊交给他的任务,把陆耀祖约出来在西城三里河湘鄂情吃了顿饭,他知道冯世钊未必愿意让他当听众,借口买了当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