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兴之路-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考虑的太简单了。

    无奈,唐一昆严令齐震拨出五千万资金给唐一为救急,他决不允许在这个时候再出现堵政府门的事情,更不允许出现红星经营困难的传言。拨款当然要走程序,因为东湖机械和东湖房地产是两个独立运作的企业,不是同一个企业旗下的分公司。其中2100万算是提前归还货款,其余2900万则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后当做了预付款支出了。唐一昆要求唐一为首先保证工资的发放,即使停工的,也要发给最低工资,绝不提裁员一事。其次要保证订单的完成,特别是药厂和化工厂,绝不能停产。其三要保证不发生大的诉讼,官司涉及东湖实业集团的形象,不可等闲视之。唐一为得到了五千万救命钱,算是暂时渡过了难关,

    五千万资金解决不了东湖机械的所有问题。在六月初,唐一昆连续召开了两次有东湖机械高管参加的扩大的董事局会议,研究东湖机械的脱困问题。结论相当地一致,东湖机械要区分旗下企业的性质,分类制定措施,决不能再用救急的办法了,不然就会把东湖实业拖死。

    如何分类解决,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以魏舍刚为代表,提出破死扶生的策略:对于市场前景黯淡、技术储备为零的企业,比如纺织和印刷厂,要坚决地走破产之路。不如此,就不能扭转其经营。对于经营基本良好的药厂和化工厂,要扩大对其的投资,使其成为东湖集团的新的支柱。

    另一种则以齐震为代表,还是坚持他之前的观点,东湖必须压缩其经营范围,不能再走多元化之路了,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成功企业,除了ge等极少数企业多元化经营搞成功,其余不都失败了吗。言外之意就是除了房地产和矿业(那是东湖的起家老底子)外,其余一概放弃,而且越早越好。即使出现亏损也在所不惜。

    唐一为当然听出了齐震的意思,自然大为不满,在会上便跟齐震吵起来了。

    唐一昆深知依靠唐一为的能力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东湖机械的局面的。老三守成还成,创业的本领就差了。

    但怎么办呢?怎么解决东湖机械的经营困境呢?总不能一直给唐老三输血吧?

    ps:  明天出差,把仅有的一章存稿发出去吧

 第182章唐一昆的烦恼三

    齐震的危机应对策略唐一昆基本不考虑。当然,大幅度削减东湖机械旗下的企业数量肯定是一个办法,但不行。就算自己舍得,虑及稳定,政府那边也不会同意。

    但东湖机械的问题必须解决,不能一直拖下去。其实,不止东湖机械,东湖矿业乃至东湖地产,都面临很大的问题。唐一昆是东湖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对自己手创的三大板块面临的困难有着清醒的认识,只不过不公开承认而已。不承认有两个思量,一个是承认不承认都无所谓,东湖是民企而不是国企,解决问题的主体在企业不在政府。而且,东湖实业不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吗?每越过一个大坎儿,企业就前进一大步。危机总是和机遇如影随形。第二个思量呢,搞企业,特别是像东湖这样已经是庞然大物的民企,很有点像股市,靠的就是主要领导人的信心。信心一旦没了,企业也就离垮台不远了。所以,在最近连续召开的董事局会议及经营层会议上,唐一昆给大家的印象是信心满满,“我们曾经遇过比现在更困难的局面。不是吗?东湖遇到了困难,其他人就没困难吗?我们走到了现在,总不能说比创业之初更难吧?”

    道理没错。但困难不是靠信心来解决的,要的是实际措施。当前最挡手的还是个资金问题,陷于东湖地产的巨额资金不能解套,而东湖矿业和东湖机械都嗷嗷待哺,资金从哪儿来,看起来只有继续向金融机构融资一条路了,相关部门提出的数字是四个亿。

    财务出身的新任集团副总裁徐成彦提出了一个令唐一昆不快的数字,那就是集团总体负债率过高,言外之意就是不适合继续贷款了。唐一昆没有正面回答徐成彦的问题,而是以东面那个遭受重重困难的邻国。“大家都知道那个连粮食问题都无法解决的邻国是如何解决堆积如山的外交困局的,它的基本思路就是以超强硬对抗强硬!事实上,这招拿出来,效果真的不错……”

    很明显,唐一昆无视超高的资产负债率。徐成彦知道,很多老总,包括国企老总并不在意这个标志公司经营健康的重要指标,他们更关注现金流,只要手里有钱,能多贷款就贷吧。东湖不是国企。但也不是公众公司,东湖的股权握在两个家族手里,是地道的私有企业,他们不在意把经营成果以利息的形式拱手交给银行,包括徐成彦在内的其他领导人似乎更不应当操心。所以,唐一昆拿了一个国际问题打比方,其他与会人员都不吭气了。

    其实唐一昆的真实意图并不为董事局所有成员所理解,包括徐成彦在内。因为唐一昆解决东湖困境的思路并非单纯要向银行申请流贷缓解东湖的资金压力。如果真正摸准了东湖发展的脉络,徐成彦就不会如此糊涂了。

    唐一昆解决问题的思路一向是这样的:当你遇到问题时。不能单纯地想着解决这个问题,而应当试图解决另一个更大的问题,当那个更大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后,前面那个问题基本上就迎刃而解了。或许有人会想。怎么连小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却图谋解决大问题?其实,如果你能制造出大问题来,解决小问题真不在话下了。还是举一个军事例子吧,其实也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因为其中夹杂了太多的政治因素。当年萨达姆老兄因为两伊战争的债务问题发起对科威特的入侵,激怒了这个星球的老大,策划了沙漠军刀。集结了几十万人马,花费了上千亿美元把老萨同志狠狠教训了一通,这还不算完,十余年后,还是以子无虚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再次入侵伊拉克,把老萨向条狗一样抓起来绞死了,使得老萨成为政治军事史上的笑柄。以美军前线总司令的话形容老萨:他不是一个政治家,不是一个军人……总之他什么都不是。够寒碜人了。用唐一昆的思路去解那道题,抛去所谓的正义非正义不谈,老萨如果不在科威特停下来,而是一鼓作气把沙特也给占了(沙特当时的军事实力绝对抵挡不住),美军第一阶段的所谓“沙漠盾牌”就失去了立足点,老萨手里可打的牌就多了很多,讨价还价的余地就大了很多,局面就完全是另一副样子了……

    唐一昆扩大问题的方案就是启动平泉新城建设。如果平泉市委市政府启动新城规划并由东湖房地产公司主导此事,机会不止是东湖地产的,东湖实业三个版块都将受益无穷。在唐一昆看来,这才是解决东湖现存问题的唯一途径。这也是“制造一个更大问题来解决小问题”

    别说徐成彦了,便是齐震魏舍刚也不是真懂这个道道。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你坐哪把椅子,你就思考那把椅子的问题。他们当然没有唐一昆战的高,所以他们总是囿于具体的资金和市场,眼光的差距很大。

    平泉新城有必要建设吗?答案有好几个。赞成的可以找出若干理由,反对的也不是没道理。但官员需要政绩是事实吧?投资拉动生产和消费的道理没错吧?唐一昆坚定地认为,无论是王一还是陆耀祖,他们都需要不断创造新的政绩,你领着决定你命运的上级参观崭新的城市总是更具震撼力:拔地而起的高楼,宽阔的大街,完善的配套设施,都是施政者交出的最好答卷。难道不是吗?太宗说发展是硬道理,我们所遇到的所有问题难道不应该用发展的手段来解决吗?

    但平泉新城规划有了,进入实施阶段的临门一脚总是踢不开。从周鸿友那里得到的消息应当是权威消息了,省里至今尚未正式批复这份关系平泉无数人前途命运的规划。

    唐一昆感觉到周鸿友没有如他所愿努力去争取这份规划的通过。为此他冲周鸿友发了脾气,他有这个资格。周鸿友的解释是这样的,不是他不努力去跑,而是市委陆书记有些想法,没有陆书记的点头,他不好动。

    这就麻烦了。唐一昆可以随意出入上官市长和王一书记的办公室,可以和他们像朋友一样敞开来谈。但他在陆耀祖那里做不到这点。不得不求救于陶唐的引荐。认识是认识了,但陆耀祖很冷淡,感觉对他,对东湖不是很感兴趣。他一直关注着陆耀祖的行踪,他有办法了解陆耀祖在干什么,关注什么。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