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兴之路-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给魏舍刚当副手,待遇不比到总部低……东湖总部其实是个虚架子,这你知道。魏舍刚跟我说过待遇方面的事,说少的那一块他负责补齐。也算是个承诺。他要的其实不多,就是让我出一份有利于矿业的报告。我在矿业几十年,即便他不讲,我也会偏向矿业的……”

    “姐夫,你可别小瞧了唐一昆!他之所以把你调到总部来,就是要你从理论上做出他希望的结果。唐一昆可不愿做任何形式的拆分……你可要搞清楚这一点……他现在和唐老三、魏舍刚算是彻底站在对立面了,绝不是写一份报告那么简单!”

    “我晓得。这也是我不愿意让小晨来东湖的主要原因。在国企搞点技术蛮好……”徐成彦长长叹了口气。

    “这次搞不好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张红芹压低了声音,“前段时间,我一个搞网络写作的同学盯上了唐一昆,准备写一本以唐一昆为原型的网络小说,知道我在东湖混,缠着要我提供有关唐一昆的素材,我给了他一些无关紧要的……”

    “什么意思?”徐成彦没听懂小姨子的意思。

    “姐夫你听我说嘛。我这个同学有点意思,他原来是红星宣传部的干事,辞职了,竟然当上了网络写手,已经完稿两部书了。不知从何时起,他对东湖发生了兴趣,特别是对唐一昆。哦,他跟唐一昆也是同学。有意思的是,这家伙竟然怀疑起东湖第一桶金的来源,有些刨根问底的样子……你说,如果我给他一些材料,等他这部书写出来放在网上,我再想点办法替他做些宣传,会不会对魏舍刚作用?”

    此一时,彼一时。张红芹前段时间重逢吕绮时曾谈到孙敦全的“写作”,明确表示孙敦全在东湖内斗激烈之际写东湖的发展史不合适。但现在情况变了,魏舍刚加入到战争中了,迫使张红芹一家选择站队。张红芹当年之所以舍弃所谓的铁饭碗投奔东湖,并非因和唐一昆是同学,完全是因为其姐夫徐成彦是东湖矿业的创业元老之一。她跟孙敦全意外重逢,刻意隐瞒了她在东湖的一切,其实,她是知道东湖创业之始的许多秘辛的,但她却没有对孙敦全透露过,也没有给吕绮透漏过。不过,即使是她给孙敦全讲诉的那些她认为无足轻重的东西,也帮了孙敦全很大的忙,让孙敦全见识到了唐一昆值得钦佩的一面。

    现在,为了帮助魏舍刚获得胜利,张红芹祭出了一个冷招。

    “这种办法,太偏门了吧?我看管不了什么事”听了小姨子的招数,徐成彦摇摇头。

    “你可别小看网络的力量……”张红芹比起有些老派的徐成彦,更为了解舆情对于一个名人的杀伤力,“我看了他写成的一部分草稿,文笔不错,故事很动人,如果有意煽动,平泉人会对文章发生兴趣的”

    “我的意思是无所谓……那不是决定性力量”徐成彦并不反对张红芹的这招,他是不看好其效果。

    “你同意就行”张红芹说,“不过,你千万不要低估唐一昆的能力。那家伙厉害着呢,而且,唐老三未必会站在你们一边”

    “这个我知道……”

    张红芹走后,徐成彦独自梳理了东湖最近的局势,越想越觉得心惊。

    东湖实业遇到经营上的困难不假,但徐成彦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翻翻东湖的发展史,情况比现在严重的有好多次。没错,除了那个大杂烩的东湖机械出现问题,煤碳出现滞销压货,导致矿业公司业绩大幅度下滑,而自去年年底,平泉的房价终止了连续数年上涨的局面,成品房开始出现滞销,连带了东湖集团的支柱板块——东湖房地产公司经营局势恶化起来。问题叠加的后果首先反映在资金流上,六月份,高层连续召集会议研究对策,决策层对形势的判断比较一致,认为就东湖的经营范围而言,将会经历一个“寒潮期”,比较集中的意见就是在三大板块上同时收缩战线,削减项目和开支。

    但大老板唐一昆却不同意这个对策。收缩战线也罢,削减项目也好,必然导致东湖实业规模的萎缩,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债务危机和裁员危机,政府未必会支持集团的战略。唐一昆认为,就算如你们所言,经济将进入一个下行通道,或者叫经济危机,那又如何?危机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难受,竞争对手就舒服了?危机是什么?是危险和机遇的合称。我的看法不仅不能收缩,还要努力扩张才是。当然,扩张不是全方位的,应确定重点,保证效果……

    徐成彦是参加了那次绝密的内部研讨会的,尽管他不是董事会成员。唐一昆所说的确定重点,徐成彦完全理解,就是把资源集中在齐震所管的东湖地产嘛。果然,很少在会上公开反对唐一昆的魏舍刚率先提出质疑,董事长所说的重点就是平泉新城建设,对吧?我不反对我们积极参与平泉新城建设,但我反对集团试图“引导”政府决策,没别的,风险太大了。与其把巨额资金投入到一个尚未得到正式批复的项目中,还不如顾及眼前。东湖机械旗下的许多企业有着光明的前景,应予扶持。东湖矿业更是集团的起家根本,决不能因为矿业的暂时困难而舍弃。总之,我赞成大部分人提出的忍耐方针,宏观经济自有其运行规律,我们发展到这一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了。

    徐成彦明白魏舍刚所谈的“引导”政府决策是什么意思。这也是唐一昆在房地产市场屡试不爽的秘诀了,在摸清楚地方主要决策人对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后,东湖总是“诱导”政府的规划,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正面支撑。其投入毫不例外地在“正确”的决策中得到回收,不仅如此,还给东湖带来了巨额利润。“双赢”的局面是谁也乐于看到的……但东湖地产在正常的投资项目下的收益就低的多!比如投入巨资寄予厚望的翡翠园楼盘,被刻意宣传为平泉市最高档最富人文气息的楼盘,开盘以来的实际情况比对外宣传的差很多,徐成彦是有所耳闻的……

    果然,东湖机械总裁唐一为立即对魏舍刚的发言表示赞同。他当然希望集团重视东湖机械了,而不是之前确定的抛售方针……

    徐成彦注意到唐一昆当时脸色很不好看。他知道引起魏舍刚反对的根本原因不是宏观经济形势,而是逐渐浮出水面的家族内斗。想到此,徐成彦有些不寒而栗。

 第179章东湖的内部斗争二

    作为跟随魏舍刚多年无话不谈的主要副手,徐成彦的性格极为复杂,充满了矛盾。他渴望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却又无处不表现出小心谨慎;他鄙视国企僵化的体制和机制,却把儿子送进了红星。他倾慕财富和权力,却为儿子设计了注定不会有远大前程的技术工作。

    徐成彦是东湖集团极少数熟知唐一昆的家事的外人,比较清楚魏舍刚和唐一昆公开摊牌的缘由。双方的矛盾应当早就有了,不过一直被双方克制在容许的范围内,绝没有到了影响东湖生存和发展的地步。唐、魏都是聪明人,都晓得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道理。但这一次不一样了,在魏凤茹和唐一昆撕破脸后,魏舍刚不得不做出最后的抉择,或者任由唐一昆“胡闹”下去,或者用激烈的手段将其拽回到“正路”上。

    在唐一昆将徐成彦从矿业公司副总裁位子上“提拨”至集团副总裁位列齐震之下前,魏舍刚曾与徐成彦有过一次深谈,魏舍刚把唐一昆与其姐的矛盾由来毫不避讳地端给了徐成彦。

    魏舍刚说,他这次算是彻底伤了我姐的心了。之前他那些花花草草的烂事我姐都忍了,做的够可以了。但这次他来真的了,他那个女人给他生了儿子,并且有培养其为接班人的意图,玩得太过了!所以我姐才提出重核股份……你来评评理,这能怪我姐吗?你是东湖创业的元老之一,算是看着东湖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你说句良心话,没有我家的鼎力支持,东湖能有今天?没办法,我这次必须站在我姐一边了。之前我总是考虑大局,******,什么大局?总不能让他由着性子把公司交给外人吧?

    徐成彦只有唯唯。魏舍刚并没有讲重核股份的具体情况。他不敢去问。他可不敢轻易搅入唐一昆和魏舍刚的争斗中。魏舍刚是谁?是东湖矿业的老大,东湖集团事实上的二把手,说句俗气的话,魏舍刚是在东湖集团跺脚乱颤的主儿。而魏舍刚对上的就更不是善茬了,那可是东湖绝对的老大,如果问徐成彦害怕谁,无疑那个人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