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光明率先表态。“我同意。生产部已经忙得四脚朝天了,实在顾不上精益这块……而且,大家现在初步了解了,精益绝不是清扫卫生擦洗床子这类事情。复杂着呢。”
没人反对。
“那好。发规部是管机构的,你们起草文件并赋予其职责吧。第一,精益部归马总管。第二。精益部的编制人力资源部要尽快明确,原则上要精干,先把现在生产部从事精益管理的人员拨过去。第三,精益部暂由生产部副主任王为民管,职务是副主任主持工作,他原来就是管这个的嘛。大家看如何?”
马光明不想分管精益,但不等他说话,陶唐就堵住了他,“老马你不要说了,精益部必须你来管,这个没商量。你不要嫌麻烦,我会对此投入很大精力跟你一起抓的。”
马光明不吭气了。
仍然没有意见。这种纯业务问题没人会反对,只要不涉及自己。
散会后,陶唐跟着刘秀云去了她的办公室。这是他第一次来刘秀云办公室。
“刘总,是不是觉得我有些出尔反尔?前面大话炎炎地要严肃处理,转眼就妥协了?”陶唐在刘秀云对面坐下。
“我没有那样想……也没资格那样想……”
“秀云同志,你下决心纠正前期失误的心情我完全清楚。就我的本意,我是主张严办的。因为这帮人就是些蛀虫。不仅吞食红星的财富,还损伤着职工的士气,后者的损失不是金钱所能估量的。但大家的意见也有道理,因为其中一部分人的离岗是我们批准或者默许的,这个问题处理起来就比较棘手了。权衡利弊,我不得不违心地同意大多数同志的意见。我明白大家也是站在大局考虑问题的。所以,你不要有顾虑……”
刘秀云毕竟是个女同志,心里委屈,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对于调整你的工作,昨天已经跟你谈了不少了。我对你管人事的效果不满意,但对你本人却没有任何的意见。在班子里,你和邱总都是七零后,是最年轻的,希望你放下可能有的包袱,轻装上阵,把采购这块抓好,管好。秀云同志,我注意到了你的履历,是从总经办升上来的,客观上讲,这样的履历苍白了一些,办公室更多的是事务性工作,业务上差了些,希望你以后多钻研下业务,将来好管理更多的单位。秀云同志,我注意到你在分管人劳和劳服系统时深入基层少了些,这不行,我们这些搞企业的,总坐在办公室是不好做出正确的决策的,情况来自基层,办法也来自基层,以后多多地深入下去,不要怕别人说你不懂,不懂就问,就学,下面的同志不会笑话你当学生,只会尊重你务实好学嘛。另外,我注意到以前你有畏难畏惧矛盾的苗头,这很不好,我们在这个位子上,回避矛盾怎么行呢?我的经验,回避往往造成更大的矛盾积累,直面矛盾反而好办了。希望你以后大胆管理,多一点杀气。俗气点讲,不要怕得罪人。组织是你的后盾,我也是你的后盾嘛。还有,你前几个月发生的业务活动费就你的分管范围而言,多了些,当然,并没有违反现有的制度,制度规定了副总们的业务活动费额度嘛,但我们这些人是不是应当考虑下职工的反映呢?一些可招待可不招待的能不能省下呢?这是小事,但也不是小事,关乎干部的作风,我们这一层带头大吃大喝,怎么要求下面呢?最后说说采购部吧,我知道采购这块问题不少,深层次的,尚未暴露的问题肯定存在,只要我们秉公心,讲程序,所有的问题都会妥善解决的……我这个人说话直,眼睛里不揉沙子,手也狠,但没有私心,只讲称职与否,绝不会划线整人……是不是这样,我说了不算数,要时间证明。一句话,希望你振作精神抓好采购业务。好吧?”
“好的,谢谢陶总的教诲,我会照您的指示努力的……”刘秀云心里五味陈杂,不停地抹眼泪。她知道,尽管陶唐点出了她一大堆问题,但陶唐不会对自己下手了。(未完待续。。)
第125章采访一
在陶唐看来软塌塌的处理方式却在红星公司掀起了滔天巨浪。特别是在办公楼前广场前的公示栏公布了脱岗人员名单及相关处理办法(引自关于处理脱岗问题的红头文件)后,这件事立即成为了红星公司的头号新闻。
公示名单及处理办法是邱林接管人劳的第一炮,没有请示陶唐,本来也用不着请示陶唐。当赵庆民对陶唐说出这样一来就彻底断了退路的担忧后,陶唐说他们这样做就对了,至少表明了我们一视同仁的决心,邱林同志还是有干劲的,不错。
但陶唐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派李志斌去现场听一听群众的反映。李志斌去了,躲在人群中装作看布告中的名单,侧耳倾听着周围的议论。议论很热烈,凡是关注此事的人,都是和脱岗有些瓜葛的。早就闻听公司要处理此事,现在终于有了结果,自然聚集在广告栏前观看。一面研究布告上的名单和处理办法,一面发表着自己的议论。当几个最著名的人物也出现在名单上时,谩骂便逐渐消失了,到后来,反而有人夸赞其陶唐来,“还是人家陶总有魄力。好吧,既然那些‘大脑袋’榜上有名,我也就不说什么了,不然,老子跟他们没完……”
“话不要说的太早。名单是有了,但是不是真干,还要看一看。反正我儿子是不回来了,不行就办停薪留职。只要这上面的人有一个不处理,他们就休想动我儿子……”
下面反响热烈,却没有出现有人预想的骚动。
邱林对踹踹不安的潘成贵说,“你看,我说对了吧?大家关心的是我们是不是敢一视同仁地处理这件事。现在我们毫无保留地干了,反而消停了。陶总跟我说,人事工作的秘诀一是公道,二是公平。三是公开。这三公真是抓好人事工作的要旨啊。”
潘成贵唯唯。心想,说球的容易。什么都公开了,还有什么权力?另外,这次算是把平泉甚至总部的关系得罪完了,指不定遭遇什么麻烦呢。但他现在身处危境,朝不保夕,而邱林显然得到了陶唐重用,俩人虽是最密切的上下级关系,却不是一股道上跑的车,潘成贵当然不会说出心里话。
“下面就是严格按照公布的时间办事了。到期不回厂或者不办相关手续的。一律做除名处理,不需要请示任何人了,按期回厂的,先不要安排具体单位,进行一段时间的上岗前培训再说,不少于一周吧,这件事你们跟职教部联合办。另外,要重申一下考勤规定,对于再出现类似问题的单位。一定严肃处理。”刚接手人事管理的邱林干劲十足。
吕绮的一万救急款到位,徐德玉算是把心放在了肚子里。人有时候是需要自我欺骗的,能将眼下的坎儿迈过去就成,至于以后。再说吧。给表哥打了电话,得知他在医院情况很好,他儿子已经知道父亲住院,去医院看望了。给姑妈打电话。说他父亲情绪不错,自觉身体好了不少,他还对徐德玉说。他在利用星期天做家教,每月能挣几百块,省着点花够吃饭了,要表姑不要给他寄钱了。徐德玉很高兴,但表示钱还是会寄的,做家教可以,但要吃好饭,这方面可不能省钱。
表哥得到暂时的安顿,徐德玉的心思也就放在了工作上。7月10号,组织部关于调整她级别的批复下来了,从本月起她就可以享受正科待遇了,岗位工资增加了180元,差不多够她吃饭了,加薪不多,但令她高兴。几个同事因此要她请客,她痛快地答应了,不过放在了星期天,现在她实在是太忙了。
这边尚未完成关于精益管理专刊的编撰,那边又奉崔健之命编辑一组关于脱岗人员清查处理的专栏,以配合公司正在开展的脱岗整顿。这个专栏显然是要用事实来支撑的,道理好讲,即使是那些受到压力面临抉择的脱岗人员,也不好说脱岗是正当的。但实际情况就不一定了。所以,意气风发的邱林和分管宣传部的常文海联袂来到宣传部布置任务,要求宣传部尽快组织一批有份量的稿件,弘扬正气,以正视听。
“最近宣传部屡次受到陶总的表扬,还给大家特批了奖金,”常文海在邱林讲述了脱岗清查的意义后,笑眯眯地对宣传部的全体成员说,“确实,我们的厂报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受到了职工的欢迎。这是跟大家的努力分不开的。陶总最近就脱岗人员清查跟我谈了两次,核心就是要弘扬正气,明辨是非,理直气壮地宣传大道理。这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