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以后的岁月里,他无数次回到红星,因为那是他的家,是他父母兄妹居住工作生活的地方,他不可能不回去。当他在辉煌集团的地位已经可以让红星的上层出面接待后,他选择了低调,每次回家都像做贼,悄悄进去,悄悄出来。
他内心很想知道她的现在,她的家庭,特别是她的丈夫。很想看一看是哪个男人娶走了吕绮。隐隐地,他有些羡慕那个男人。他坚信她会过得很好,那些梦境中她悲伤哭泣的景象无一是不切实际的梦幻。她过去是个优秀的女孩子,现在一定是个优秀的女人。只要她过的好,足矣。
但人生就是这么奇妙,他在失去妻子的第六年,以红星一把手的身份再次回到了红星。令他感到奇怪的是,当戚建民正式通知他新的工作岗位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于是,他和她见面了,和梦境里完全一样,她风姿绰约,神采奕奕,从外到里洋溢着幸福。
这就好啊。
可是唐一昆为他的接风把他毁了。他万万没想到,吕绮竟然跟自己一样,也在默默地念着对方。
真他妈的!没有比这更令人苦恼的事情了。
他多年历练出来的坚忍和克制发挥了作用。他成功地将一列即将滑行出轨道的列车拉了回来。他知道,如果放纵自己,得到吕绮的那一天就会彻底失去她,失去的不止是吕绮,还有很多很多。他没有勇气,也没有权力那样做,那不是爱她,而是毁掉她所有的幸福。
就让一切都过去吧。不过,他会用他的方式去关心她,帮助他,包括吕纬的事。
思绪终于转回到红星的亲戚们,也不省心。除了哥哥的一些传言,但那跟自己毫无关系,哥哥是什么人他很清楚,好在他快退休了,没什么乱子可添了。但嫂子却提出了有道的前程,没错,有道是他唯一的侄儿,从传统上讲,是陶家的一根独苗。他当然会关心有道的前程,但不会拔苗助长。另外,嫂子不赞成有道的婚事,跟他啰嗦过两回,他认为嫂子反对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那个姓汪的女孩见过一次,不算很漂亮,但绝不丑。至于性格,他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有道喜欢就是最大的理由,包括哥嫂,都无权干涉有道的幸福。应侄儿的要求,他正式和嫂子谈了这个问题,显然,白淑娴是很在意他的劝解的,现在好了,总算上了正轨,今年肯定吃到侄儿的喜糖了。
妹夫吴世安是他一直比较欣赏的,稳重大气,和妹妹的感情也好,妹夫一家过的不算富,但肯定不穷。本来是不需要他操心的,但几天前美玲找他,说可不可以让世安做点生意?他问是什么生意,美玲说就是为厂里代购一些材料,他当即就拒绝了。美玲吞吞吐吐地说,领导们的亲属多有操此营生者,也不大,就是代理点分厂低值易耗品的采购,每年做个百八十万,挣点零花而已。他们能做,我们为什么不能做?他问这个主意是吴世安提出的吗?美玲说不是,是她的朋友提醒她的,朋友说你哥是一把手,你要做那还不是一路顺风,谁敢挡你的路?她说跟世安商量了,世安不太同意,所以才找哥哥商量。他说不是世安就好,我就说世安不会这么糊涂嘛。你的朋友在害你,也在害我,你就没听说厂里最近发生的事?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上面明确要求领导干部不能搞权力寻租,我一手反**,一手纵容自己的妹妹搞**?
美玲很不高兴。不高兴也没办法,他绝不会犯此等错误的,这个决心在上任之初就下定了……
只有方兰从未给他添过乱。
结婚前有一段日子他特别容易感冒,方兰开玩笑说,这下完了,嫁了个病号。因为他更喜欢用打针而不是吃药治病,为此她学会了打针。但结婚后他就很少生病了……方兰离去后,一点小事就会勾起他对亡妻的怀念,她是他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不想触及却总是触及。
我是不是背叛了方兰?他在窗外淅沥的雨声中努力回忆着亡妻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间,牙疼消失了,睡意也彻底消失了。(未完待续。。)
第112章序幕
陶唐对2分厂工伤事故的处理的确带给红星中层队伍以巨大的震撼。在此威慑下,人力资源部统计的脱岗人员两天内又“冒出”43人,因各种原因准备隐瞒不报的,在一天半之内全部报了出来。法不责众是公认的潜规则,可谁也不敢赌上自己的前程。
刘秀云现在是焦头烂额。自她分管人事以来,经她亲手批示和默许的脱岗者至少30个。人力资源部迫于压力下发措辞强硬的通知后,那些曾对她“感恩戴德”的脱岗人员纷纷找上门来,他们大都在外面有了新的工作,当然不愿回来,办理辞职手续又舍不得红星的“铁饭碗”,纷纷要她继续给予照顾,这带给她巨大的压力。曾经带来巨大享受的权力快感成为了难言的痛苦。
特别是人力资源部因2分厂工伤被免职的调配科长杨涛,不敢去找陶唐理论,却缠上了刘秀云,非要刘秀云给他个说法。本来杨涛是刘秀云很得力的手下,跟刘秀云跟的很紧,刘秀云很多摆不到桌面上的事都是命杨涛办的,包括私下和分厂打招呼放走人。刘秀云也曾暗示过,她会帮杨涛进步。现在倒好,因为2分厂的工伤事故竟然殃及池鱼,连杨涛的科长也免掉了。这口气杨涛无论如何咽不下去,特别是杨涛得知党政联席会上刘秀云竟然不为他说话,更是生气,跑到刘秀云家“说理”,闹将起来,当时动静很大,据说还是住刘秀云对门的邱林出面解劝的。消息很快传开,说杨涛捏着刘秀云的把柄,准备来一次鱼死网破。
偏偏这时候刘秀云病了,没有住厂医院,而是住进了市一院。于是流言更加凶猛。
赵庆民了解刘秀云的“病情”后。暗骂刘秀云烂泥扶不上墙。怎么能这个时候装病呢?这不是授人于柄吗?身为公司领导,即使真有点小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也得挺住,这也是一种政治素质。
但她毕竟是班子成员,而且是唯一的女同志,赵庆民还得有所表示,他和陶唐打了个招呼,吩咐秘书准备了礼品,带了朱宁去市一院探望刘秀云。
刘秀云见赵庆民来,立即把陪侍她的老公高平和秘书陈嫣撵出了单人病室。她要借机和书记谈谈心。
依陈嫣的本意,她是不愿意来陪侍刘秀云的。但没办法,总经办必须派出陪侍人员,最合适的就是她了,她不来谁来呢?谁让她是唯一的女秘书而且还跟着刘秀云的呢?
来医院的两天里,陈嫣认识了刘秀云生活的另一面,这是个很难伺候的主,联想到她早已听过的那些带色的传言,真不知道她老公是怎么忍耐的。
刘秀云的丈夫叫高平。是理化计量中心的支部书记,公司出了名的老好人,大概也只有他能配得上刘秀云。想到最近李志斌与她谈的所谓的人生经验,媚上者必凌下。刘秀云正是这种人,在比她官大的面前顺从乖巧的像只猫,但对下级则完全是母老虎。
“老高,刘总的病不要紧吧?”朱宁没资格进去。在走廊里询问起高平来。
“血压高,总喊头晕……”
一旁的陈嫣暗笑,高压130算不上血压高吧?
“小陈。要尽心照顾好刘总。”看到陈嫣不该有的表情,朱宁板着脸说。
“书记,我手里一大堆事情呢,能不能换个人来?咱们单位最不缺的就是女同志,照顾病人,她们都比我有经验……”陈嫣乘机提出了要求。
“你有什么急事要办?”朱宁皱着眉头。
“真是贵人多忘事。您亲自布置的工作,转脸就忘了……”
“你是说宣传稿件啊……在这儿也可以写嘛。这个对你就是小儿科了,不仅要写,还要认真写,厂办是公司的司令部,这方面可不能落后了。”
厂报改版后,常副书记和宣传部对新开设的专栏抓得很紧,专门开了支部书记会安排组稿。常文海不仅要求一线分厂写,机关处室更要写。朱宁最近很积极,要求总经办各组每月至少两篇稿件,为了上报,他亲自布置陈嫣,要她以秘书的眼光写一篇陶总深入车间现场解决问题的有“份量”的报道,材料找李志斌要,但稿子必须陈嫣搞。
陈嫣对朱宁说,陶总在单身楼亲口对我讲,少宣传领导,多宣传普通职工,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合适?朱宁说,这里面有辩证法,少宣传不等于不宣传,陶总坚持深入基层为干部作风转变树立了最好的榜样,这种宣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