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兴之路-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记住了?”

    “我记住了。”

    “好了,你回去休息吧。我累了,要休息了……”

    “谢谢您。”叶媚起身给陶唐鞠了个躬。

    叶媚走后,陶唐锁上门,洗了个澡,躺在床上想心思。贾建新肯定是受人指使的,一个年轻的副处级不可能想着跟总经理掰手腕,这点丝毫不用怀疑。可以断定,贾建新在得知情况后一定吓的要死,但自己是不会如处理权建和一样处理他的,当然,把叶媚抛出来,贾建新就完蛋了,会死的很难看,从此在公司再无立足之地。那不过是出了口气,于大局无补。留着他不动,反而效果会好的多……

    陶唐的思绪转到了下午的老干部座谈会上。这个会是他提议召开的,后面还计划开几个会,包括营销大会和科技人员座谈会。科技人员座谈会随时可以开,但营销口就有些顾虑。他跟左云的谈话算是放出了一个气球,如果风平浪静,那么左云这个女干部就可以用,如果惊动了一片,也没什么坏处。直到现在,营销口的内幕还隐藏在重重迷雾中,包括市场的运作方式。李珞曾主动说他要做一次汇报,但迄今为止没有动作,他不催,主动权交给对方。最大的顾虑正如吕绮所说,市场在营销部手中,具体地讲,就在那些营销员手中。吕绮既然意识到了这点,说明事实基本存在,同理,他相信李珞或者刘书林也未必能真正掌控营销员……大刀阔斧地整顿营销是不行的,一来自己没把握,二来自己尚未想好该怎么办。说来说去还是个机制问题,新的机制没想好,旧的机制最好不要动。有规矩总比没规矩强……

    老干部们的意见极多,发言有很大的火药味。当然他们不是冲着他来的,相反,几个退下来的老领导说了一大堆自己的好话。他并不在意那些对他的表扬,他知道,等他的施政纲领逐渐展开,意见就会取代表扬。这绝对是规律。老干部们对红星存在的**问题深恶痛绝,点了好几个领导和部门的名,让主持会议的赵庆民和参加会议的郭涛坐立不安。令他惊异的是,老干部们的**名单中竟然没有李珞!这是怎么回事?在红星塌方式**中,李珞竟然能独善其身吗?他不相信。如果左云反映的问题属实,很难相信李珞可以置身事外……

    老干部们强烈希望自己彻底清查红星存在的**问题,但那是不行的,清查**容易,搞好经营却难。红星依赖的就是这么一支队伍,他手里没有预备队!老人家在913事件后对bj军区采取挖墙脚甩石头掺沙子的办法他学不来,至少他没有沙子可掺。“五一”休假回京见到冯世钊时谈到了班子问题,他不同意调整的任何动议,认为现在不适宜动——除了出现杨文欢和宋悦的情况。听冯老总的言外之意,他对赵庆民和郭涛都不甚满意,恰恰这两个人却是打开红星局面的关键人物……想来想去,他觉得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抓主要矛盾,红星的主要矛盾就是经营,而经营的关键是先把规模做起来!在燕京时冯世钊问他,今年最乐观的可以搞到什么局面,他说了个数字,100亿。冯世钊是明白人,当即说,如果你搞出100亿,说明我选对人了。

    能不能搞出100亿,就看五六两个月了……黑暗中,陶唐目光炯炯地望着头顶上灰白色的灯罩,毫无睡意。

 第八十四章李珞

    郭涛突然组织对二级库检查并未令李珞不安。营销部的二级库肯定有问题,但肯定没有致命的问题。而且就凭郭涛那水平能查出什么结果?

    但刘书林在向他汇报时他却摆出了姿态,冷冷地说,“想在这方面找我的茬肯定打错了算盘。因为我没有指使你们干任何违规之事。至于你们,我倒想让监督部门给你们上一课,最近一两年来营销部的基础管理严重滑坡,我不止一次提醒你了。谁做的饭谁吃,我还是这句话。”

    在宋悦那个班子里,李珞最瞧不上的就是郭涛了,其次是赵庆民。当然,刘秀云除外。那个女人完全是傍了宋悦升上来的,没有人瞧得上她。

    赵庆民的特点是滑,总琢磨着既当**又立牌坊。当风险和利益不相上下时,老东西总是选择规避风浪。当年兴建所谓给研高工的高知楼(即前文所提的东96号楼),最初就是赵庆民的主意,是他忽悠了宋悦。宋悦也是的,你说你家又不在平泉,你在意房子干嘛?而赵庆民的高明之处是,在班子研究此事时他病了,没有参会,也就没有留下他同意此事的会议记录。等宋悦事发,上面调查此事时,他又全推在了宋悦身上,说他本来是不太同意兴建大户型的,反正宋悦已经是死老虎了,头上的屎盆子多扣一顶也无所谓了。结果就是宋悦的余生怕是要在高墙电网内度过了,赵庆民却安然享受着特权带来的成果。

    比起赵庆民,郭涛就是颟顸无能的典型了。说他个自命清高是抬举他了。在李珞看来,郭涛这个人除了清高(清廉)外一无是处,他讲的每句话都正确无比,但没有一点用。他反对特权和贪污,但拿不出一点抑制特权和贪污的办法来。他注意维护班子的团结,但所做的努力总是带来新的不团结。他满腹经纶,却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点办法!

    李珞敢断定,依靠郭涛来对付下面那帮滑不留手的处长主任们,绝对会劳而无功。

    陶唐竟然启用郭涛做助手,令李珞感到好笑。但随后看到总经办以公司名义发的关于清查二级库的通知,韩志勇竟然做了郭涛的副手,这就让李珞有些坐不住了。

    韩志勇的精明和狠辣绝对不在自己之下!他可不是纸上谈兵的郭涛!

    李珞随之断定,这件看似平常不过的业务活动背后一定有陶唐的影子。不然,以郭涛高谈阔论不务实事的性格,绝不会去当这个检查组的组长。这个人只愿意当裁判员而不愿当运动员。而韩志勇更不会“屈居”郭涛之下甘做郭涛的副手!

    陶唐这招棋很高明。如果用韩志勇牵头来查二级库管理,韩志勇一定假公济私将目标对准自己,最后的结果会令陶唐很难收场,因为李珞坚信韩志勇不会查出什么摆得到台面的问题来。而现在陶唐抬出了郭涛当组长就比较妙了,因为他是了解郭涛的,这个人虽然颟顸,却比较爱惜羽毛,从不搞团团伙伙。这等于限制了韩志勇的发挥。而躲在背后的陶唐则进退自如,如果郭涛与韩志勇发生冲突,他出来协调便是。

    这件事令李珞高度警惕起来。感觉到陶唐比想象的还要难对付。如果最初的分析是陶唐占据了天和——他有上级的支持嘛。后来的结论是这家伙善于煽动,口才好,知识面宽,对企业管理相当精通。但他那些讲话或者安排李珞都没有太在意,比如对精益管理的推动,不过是大而化之,没有一点实际的含金量。真正让李珞警惕的是陶唐带一帮人去东湖抓订单,因为预示着他要将手伸进自己的地盘了。与东湖的谈判成功其实算不了什么,那不过是沾了和唐一昆同学关系的光。而且李珞坚信,东湖示好红星必有后着,所谓无利不早起,东湖肯定是盯住了红星的地盘。陶唐独断地做出价格差异在10%之内全部接受他曾准备看笑话,因为韩志勇不会同意这样做,韩志勇不是以此对抗陶唐,而是不能投降自己。结果跳出了个明筱月,狠狠扇了韩志勇一巴掌,得利的还是陶唐。他曾下力气搞清楚为何明筱月会在关键时刻策应陶唐,答案很快找到了,是赵庆民那个老狐狸支了招。明筱月与赵庆民的传言早就有,没人在意。看来赵庆民抓到了最好的机会,一举数得呀。

    如果东湖价格问题上陶唐中了赵庆民的计,那么这一次就不是了。陶唐上任后真正出手就是这一次,清查二级库看起来是小事,背后的心机却令人生畏。

    李珞从来都认为一把手必做的功课就是用人。陶唐来红星一样需要过这一关。李珞认为,陶唐采取“圆规”战术注定失败(圆规战术是李珞总结的,即一把手以自己为圆心,以班子成员为半径画圆,跟谁都等距离交往),反过来,陶唐如果拉一派打一派会更糟糕。拉谁呢?最恰当的就是自己和韩志勇,结果就是迅速树敌。拉自己,自己会示好——没有理由不示好,但韩马系将人人自危。拉韩志勇也一样。至于别人,则更愚蠢,因为同时开罪了两大派系。

    陶唐来厂一个月了,在用人上却大出李珞的预料。看似盯住了营销,却反手抽了韩志勇一耳光(乘韩志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