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栖特种兵-第1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朱理学的创始人朱熹、二程就真的懂吗?

    如果真懂,他们就不会长篇累牍地试图阐述了!

    其实,他们连老子的水平都没有达到!

    如果达到了,他们也西出函谷关,杳然人世间了。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真正的理学大家,依然把寻找天理当作首要任务了。

    而那些僵化的文人,则囿于程朱理学一些现成的东西里,不知道进取。

    这种文风,最明显的一个特种就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这六个字的后三个字上――灭人欲。

    他们这种做法,如果程朱能够出来说话,一定会大怒,拍案而起,痛斥他们的不学无术!

    告诉他们这六个字的本来意思是什么!

    存天理,灭人欲,说的是天理是天理,不要把人的一些**主导的杂念掺进去!

    你掺的人欲越多,存留的天理越少!

    都是人欲了,你也就没有天理了!

    你知道你们在做什么吗?

    你们就是打着红旗反红旗!

    口头上在使劲嚷嚷 ““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做的,却是“存人欲,灭天理”!

    因为在实际效果上,你们满满的都是人欲,哪里有半点天理!

    所以老百姓直接向苍天申诉“没天理呀!”

    你们这些混账,上上下下都让你们得罪尽了!

    丁善庆作为一个顶尖学者,自然知道这个真髓,也一直倡导这个真髓,可是问题是,存天理的要求,就必须远离人的一些欲念,这人的欲念都是由人的需求而来!

    如果没有人的**、不管人的需求,存那个天理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必须找到二者直接的桥梁,把二者衔接起来,天理要存,人欲也不能灭!

    于是,他经过多年的研究,而且一直和曾国藩探讨,确立了两个治学方针,作为岳麓书院的教学座右铭。

    这就是“格物致知”和“经世致用”。

    其中格物致知,是存天理的一个原则,也就是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这这个理性知识,就是天理。

    ‘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

    格,至也。

    物,犹事也。

    致,推极也,

    知,犹识也。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

    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

    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当然这是朱熹的想当然,天理并非是一个人有了愿望就可以认识的。

    但是作为一个原则,去探求那个最终的存在,这个方式还是非常重要的!

    最可贵的是,丁善庆把他作为书院的执导原则,全力贯彻遵循!

    不过,真正让他尽心竭力的,还是另一个原则。

    经世致用!

    。

    PS:  刚刚结束了阁推荐,谢谢各位朋友的倾力支持!

    新书求收藏推荐支持!

   


第1362章 格物致知扎根

不管是经世致用也好,还是格物致知也好,实际早就在儒家文化中存在,也早就有人论述提倡、推行。

    但是作为一个校训,大整旗鼓地倡导和落实到教学中去,这个岳麓书院属于首创,在当时首屈一指。

    单就格物致知来说,毕竟纯理论的内容和做法多些,但是经世致用就不同了。

    经世致用,实质上是把格物致知的东西,用来经营他们所面临的世界,也就是时间所有的一切!

    凡是他们要做的事情,都需要经营!

    所谓经营,就是用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来指导这个世界中各项事务的运行。

    能不能运行成功,很大程度在于是不是按照规律去做,不按照规律,瞎干一气,自然是肯定失败。

    但是,这里隐含一个前提,就是他们所遵循的规则是正确的。

    而这个正确的规则是哪里来的呢,是格物致知的结果。

    但是,谁能保证格物致知的结果就是正确的?

    没有人!

    甚至连这个结果是否正确,都无从得知。

    所以,经世致用又是检验格物致知结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

    也就是说,要想保证格物致知的正确,必须经过经世致用的严格检验。

    因此,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原则,也在绝大多数场合被人们看作是毫不相干的原则,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

    进一步分析,就知道二者是互相依靠,互相提供服务的!

    没有经世致用的需要和目的,格物致知就失去了他的意义。

    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知道而去格物,那么这个原则就成了当事人的一个小小的宠物,其成败得失无人关心,对社会毫无影响。

    因此,格物致知必须为社会所用,就是经世致用。

    而经世致用如果没有格物致知结果的指导。就成了瞎子走路,没有目标,不知道如何行走。

    没有目标的行为,简直连动物都不如。

    动物的所有行动。还都离不开自然本性的驱动。

    人的行为,没有明确的、合宜的目标,甚至别离了自然本性的约束。

    哪怕造反的农民,也都给自己的造反行为找一些理由,何况更有理智的人。更何况最有理智的文人!

    因此,这些人的一举一动,都必须有格物致知过程中得出的认识成果做为原则约束。

    直接地说,经世致用必须后于格物致知;当然实践中,这是一个无限的循环过程。

    因为这个关系,二者互为对方提供存在的根基,也为对方提供永不枯竭的活力!

    而在具体推行经世致用方面,丁善庆和曾国藩互相支持,相得益彰!

    对于曾国藩来说,治理国家。是最大的经世致用!是最富挑战性的经世致用!也是最敏感的经世致用!

    这个方面弄得好,可以升官发财;弄得不好,就会倾家荡产,甚至人头落地!

    对于曾国藩来说,他的生活就是如何当官!

    因此他对格物致知的依靠,程度上高于任何人!

    而丁善庆,虽然也当过跟惯例知识分子有关的官,但是基本上是一个纯学术型的人才,因此他可以在格物致知方面,取得成绩。也就是达到前人没有达到过的高度!

    这些成果,当然他很愿意提供给曾国藩。

    他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他在官场或者其他场合去实验。

    经过检验正确的东西,他才放心地用于教学。

    很多东西。不是可以马上见效的,所以那些东西,就成了曾国藩的专用成果。

    虽然曾国藩毕生混迹于官场,但是对他最为重大的生涯经历却是军事!

    太平天国的崛起,让他投笔从戎,成为一名军事统帅!

    这个不管是他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都是必须走上这一步的!

    不走上这一步,只有一个结局,就是和满清朝廷一起灭亡!

    他就在众多陪葬的汉人知识分子当中,充当其中的一员。

    满清灭亡无所谓,可是让他陪葬,他岂能甘心!

    于是,他就成了一个军事统帅。

    这对于他来说,生命攸关!

    这对于他的经世致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于是就有了丁善庆的《左氏兵论》。

    据说这部兵书后来失传了。

    看丁善庆和曾国藩的关系,对于失传就可以理解了。

    因为丁善庆的这部格物致知的总结,就是为了曾国藩在军事上的经世致用准备的!

    也许是一无用处,也许是无价珍宝,无人得知。

    不过,曾国藩在历史上,是军事上的最后胜利者,其中是否有《左氏兵论》的功劳,就只能是感兴趣之人的猜测了。

    政治上、军事人的经世致用,促使丁善庆在格物致知上、在日常教学上加强了这二者的研究和联系,所以他很忙。

    但是,他和曾国藩都清楚,他们的方向是正确的!

    只有有足够的时日,他们必然在这方面建立起一个深厚的基础,建立一个稳固的秩序,把这个学术和治理都至关紧要的题目做下去。

    可是,真的还有这个机会吗?

    今天曾国藩突然过来,告诉丁善庆一个消息――咸丰宣帝逃到了这里!

    这意味着在军事上满清一败涂地!

    满清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

    它名义上的消失,也已经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