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笑星走向巨星-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新店的想法,是上次《大圣归来》曝光后周星跟郭超提出来的。
  因为随着周星越来越红,连带着郭超也有了一定的名气,笑声工厂哪怕现在开两场也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开新店也就成了必然。
  当然,这是郭超的梦想,也是周星的目标。
  能多挣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能吸收铁粉,近距离的同观众和粉丝互动,也是维持人气的好方法。
  随着以后他们人气攀升,周星也会带其他演员提升名气,这样以后哪怕自己和郭超不在的时候,也有其他演员来撑场子。
  就像前世的德云社,随着郭德纲带着那些徒弟演出,把他们捧红后,就分开演出,每个演出队里都有一到两组知名搭档作为队长压轴表演,这样能够最大化的保证上座率,不至于离了郭德纲就没法演出了。
  开心麻花也是如此,现在里面知名演员除了沈腾外,马丽、艾伦、王宁、常远都红了,另外第二梯队的魏翔、杜晓宇、黄才伦等人也都有了不低的知名度。
  魏翔在《欢乐喜剧人》里有不少次助演,比如第一季跟沈腾搭档表演《热带惊雷》美国大兵,第二季里的《白蛇前传》的小青,让王宁、艾伦从未拿过第一的尴尬局面一举扭转获得冠军,当然,还有《大圣归来》里的牛魔王。
  周星也有这样的野望,他不仅想让自己红,还要让剧场里的其他演员一起跟着红。
  上个月,周星就问过张扬、刘伟和王笑,以及陈勇四个人,问他们是否有兴趣加入笑声工厂。
  陈勇没什么问题,而张扬和刘伟、王笑这对相声搭档的唯一要求就是周星以后得给他们创作好作品。
  对于周星来说,他有一个世界的财富,说句不中听的话,哪怕张扬他们演到嗝屁,恐怕也演不完。
  虽然还没有签合同,但这已经是没有悬念的事情,吸收了四位非常有潜力的得力干将!
  不仅如此,剧场里还有上次跟周星、郭超一起参加相声小品大赛初赛,在《那些年我们错过的一支舞》里饰演女老板的张俊红,虽然她年龄超过三十岁,但演技比起郭超也不遑多让,算是现在笑声工厂的一姐。
  在剧场以后的表演风格上,周星和郭超聊过很多次,依然沿袭郭超之前的方式,拼盘大杂烩和专场演出并存——平时表演相声、小品、话剧和二人转拼盘,每当节假日或者特殊日子的时候,举办相声专场,或者小品专场、话剧专场等等。
  关于未来,这段时间里周星也思考过很多次,最终从记忆里梳理了前世喜剧产业发展的几条方向。
  第一个就是像《今晚80后脱口秀》制作公司笑果文化一样,吸纳幕后写手和编剧,制作线上、线下的喜剧脱口秀。
  第二个就是像赵大叔、郭德纲、邓超、陈佩斯以及开心麻花一样,建立一支完整的演出团队,表演驻场喜剧,时机成熟后进军电影市场。
  而第三种,就是像欢乐传媒一样,通过《笑傲江湖》挖掘喜剧素人、通过《笑傲帮》将喜剧素人培养为喜剧达人、然后送到《欢乐喜剧人》完成从达人到明星的转化,此后再通过网剧、电影、电视剧兑现人气……
  不过,在曾经那个圈子里历练,周星或耳闻或亲眼见证,知道每条路都不好走。
  像喜剧演出这条路,陈佩斯花了30年,经过邓超《翠花上酸菜》的启发才找到方向,而笑果文化、开心麻花以及邓超背后的俞白眉团队,每家也有超过十年的发展历史。
  至于欢乐传媒,他们进入喜剧市场较晚,对于喜剧人才的培养体系虽然被外界看好,但也有一些问题。
  当然,欢乐传媒背后的嘉娱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可是有徐峥的欢喜传媒,以及贾玲联合参股,可以说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关系有关系,前景并不愁。
  而在这个世界,齐民的新派娱乐已经有点前世欢乐传媒的影子,但还是初步。
  也就是说,新派传媒现在还处于前世欢乐传媒出品《笑傲江湖》的阶段,没有后面的《笑傲帮》的沉淀,和《欢乐喜剧人》的升华。
  周星通过观察发现,新派娱乐也还没有意识到这一条产业链,反而拔苗助长的在《超级喜剧人》里面挖掘出选手后,立刻就投入到影视、广告和剧场捞金。
  这种缺少沉淀的方式,几乎就是压榨人力资源,这样对于公司当然有好处,可以快速积累和捞金,最后开始大电影制作。
  而对于演员来说,恐怕到头来依然不温不火,甚至他们的名气,以及没有经过历练、提升的演技,也会拖累大电影票房。
  正是看到这个世界喜剧产业的现状,通过对前世喜剧的思考,周星完全可以抢在新派娱乐之前,进行这种模式的运作。
  等到新派传媒回过神来,他旗下的艺人恐怕已经完成《笑傲帮》的积累,达到可以参加《欢乐喜剧人》这种档次节目的水准和名气,那个时候,就算新派娱乐再次杀来回马枪,也已经拍马不及了。
  所以,周星的方式就是参考第二、第三两种结合的方式,剧场和电视分步着手,分层布局,最后投资影视、大电影,打造大IP,组建自己的娱乐王国!


第184章 对周星的恶毒攻击!                                  
  回来后的这几天,每天上午周星都跟着郭超到处看场地,但都没有一个适合的,要么是场地不够大,要么是位置太偏僻,要么就是房子太老旧。
  对于分店,周星和郭超都一致认为应该打造一个精品店。
  就像做生意一样,同一个品牌的商品有便宜有贵,区别就在做工和包装上,通过丰富产品层次、架构,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商场和购物中心也是如此,同一家商场会在不同的位置开设不同消费层次的店面,比如平价百货、时尚百货、精品百货甚至高档百货等等,产品有分层,才会从各个档次填充消费层,最大化的占领市场。
  这就是行销学上的产品分层,落差拉开,才会有区别。
  笑声工厂是老店,已经无法大规模整改,虽然那里是梦开始的地方,但以后随着规模的扩大、名气的提高,时间的问题,两人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经常去那里。
  再一个那里属于老城,附近没有太多的停车场,对于现在的发展来说也是不利因素。
  而开设这个精品店的意义,就是通过分散客流,通过软硬环境和服务的提升来增加两人的价码。
  有时候,艺人虽然很风光,但在很多人眼里,其实也是一种商品,而身价、出场费就是互相之间对比的筹码,身在圈内,你想清高,想独树一帜,不可能,也只能遭到整个行业的唾弃。
  老店已经不可能提价太多了,而新店却给了两人发挥的空间。
  其实林贤堂的齐林社也有类似的方式,只不过他并不是通过店面来区别,而是票价——每当有林贤堂演出的时候,票价会飙升到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程度,而平时虽然也贵,但大部分人还是能购买得起。
  周星曾经跟郭超分析过其中的利弊,最终决定采用分层的方式。
  在未来,笑声工厂以周星创作的作品为蓝本,形成平价、中档、精品三个层次的店面,互通互补。
  这么做不仅仅可以分层开发和维护客户群体,还可以像前世欢乐传媒打造《笑傲江湖》、《笑傲帮》、《欢乐喜剧人》三种高度的平台一样,最开始进来的成员或者资质普通的演员在平价店表演,积累人气锻炼演技,等到有一定水准了再去中档店,甚至精品店。
  对于观众来说,这是三种不同层次的店面,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求,有对比,才能刺激消费。
  而对于演员来说,三个层次的店面薪资不同、提成比例不同,机会、待遇也不同,这种晋升机制才是保持演员向上活力的源泉。
  那个时候,平台给你搭建好了,每个人都有晋升的机会,就看你愿不愿意努力,肯不肯下功夫。
  甚至,在精品店之后,还会有更上一步的空间,那就是参加电视节目,积累更多人气,在明星评级榜上有名后,进而参演电视剧,甚至电影。
  当听到周星这一番论述的时候,郭超直接听傻了,简直叹为观止!
  他没想到周星竟然考虑的这么深,想的这么远,而且搭起这么大一个架构,只要有一个好苗子,给予时间和培养,在笑声工厂就可以完成从入行到大明星的产业化之路!
  这种想法太过异想天开,但仔细想来,又有极大的操作可能。
  优胜劣汰下,哪怕最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