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长久完全不知道这个,81年正是他们紧张的时候,所有的技术研发正在紧要关头,各种各样的技术难关被他们一一攻破,连带着的专利也申请了不少,当然技术人员只管工作,这些不对口的事情都是由张怡总监来做的。
张怡感觉越来越喜欢这项工作了,虽然和这些大陆的老粗口味不对,不过几乎是两天一项专利的生成速度却把她深深的震撼了,就算她以前在国外公司也没见过这种阵势。张怡现在在香港和内地来回穿梭,感觉完全不一样,以她的眼光完全可以看到研发成功之后的巨大商机,这如何不让她兴奋。
国外公司的研发团队一样拼命,但是目的不一样,老外都是为了出人头地、金钱美女(事业爱情?),说好听点就是实现在我价值。
至于长久他们很奇怪,长久算是个懒人,基本除了研发工作其他事情不管。团队几乎全凭着一股子狠劲支撑,那就是死也要把程控交换机搞出来。
这点上张怡却是明白,还定期组织参观学习,到老区,到香港,几厢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由不得这帮愤青们不努力。
国家还很落后,列强还很凶残,日后子孙们是不是有口饭吃,就看咱们这帮爷们是不是拼命了,这是研发团队的共识。
做学问可以闭门造车,搞研发却得跟上形势,隔三差五的得弄点最新资料,否则两眼一抹黑,迟早得吃亏。这点上张怡还是做的比较好的,不但托人从香港带了许多国际科技论文回来,还和国内的情报搜集机构保持联络,互通有无,也算是为国家做了贡献。
就81年这次决策,计算总局领导还和长久通了气,旁敲侧击了一下,说是询问长久的意思。毕竟长久是0521微机、工作站的主要研制人,现在却没个正式的名分,不清不楚的,领导心里也挂念。
虽然总局领导说得很隐约,没提啥协议的事情,不过长久倒也能猜出个大概来。很简单,再蠢的人亏吃多了也知道啥话能相信啥话就是个屁,运十不就是个鲜明的例子吗?
长久梦中的年代,运十很早就立项,虽然历经坎坷但却在80年成功试飞。大飞机一出世即引起了西方的关注,各种阴谋诡计艰难险阻纷至沓来,只可惜华夏人从来不怕强硬的封堵,越封堵越出成绩,却往往总是栽在自己人的手下,看来善良是一种原罪。
愤青们都知道,运十承载了太多的希望,列强自然看不下去,这个不同于压制日本,日本是战败国,几乎没有自主权力,西方只要一施压就得屈服,所以日本发展的再快也得顺着老美的意思来。
华夏则不同,聪明才智压制不住,封锁效果甚微,反而愈挫愈猛,渐成气候。因此列强们只能智取,利用华夏焦急发展的心态和没见过市面的纯真感情小涮了一把。
没想到华夏果然上钩,毅然决然的停了自己只差临门一脚即可全功的项目转而投入到与麦道公司虚无缥缈的合作中去,到最后只是人财两空。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长久只从总局领导的只言片语中就嗅出了阴谋的味道,不是他天生敏感抑或者惊才绝艳,而是教训实在太沉重了,其过程与手段和运十之伤简直如出一辙。
只不过同运十那种惊天动地动辄以十年计算的大项目比起来,这件事情的猫腻比较好容易看出来,因为计算机技术发展太快了,平均两年一倍的速度足够推翻任何已知的优势,老美就是从这方面着手的。
抛出共同研制或交换技术的诱饵,先把你的技术推广打断,此为缓兵之计;再用类似产品铺开市场,先下手为强,等你明白过来已然悔之晚矣,大面积的从一个系统换到另一个系统成本实在大的惊人,因此失了先手就等于扔下了刀剑。
美国人打的好算盘,工作站的制造技术并非高不可攀,以他们的研发力量短期内很有可能复制,就算复制失败,以集成电路的发展规律,两年之后又得重新洗牌,华夏的一切优势自然烟消云散,而手中紧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老美自然轻松登顶,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此计的精髓就是一个“拖”字,如同牧象之人拿着个挂着香蕉的钓竿坐在大象身上,大象无论是紧追慢赶却总是吃不到。
长久想了一下,还是忍不住给总局领导写了一份长信,详细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并大胆的提出了一个预言,那就是如果国家准备停下了自己的研发,真正把和美国合作研制计算机技术当作一件正事来做的话,不出两年国内计算机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必将崩溃,到时候再凝聚起来就难了。
只是这封长信寄出去之后,如同泥牛入海,杳无回音。长久倒也不在意,甚至恶意的想到这东西是不是真能传达到上层手里还未可知。
至少自己撒下了种子,应该可以顽强的生长起来吧,长久心想,好像自己撒的都是野草的种子……
反正不管怎么说,日子照过,研发照样进行,国家似乎也加大了微机产能,新建了不少隶属于四机部的工厂,专门用于大规模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微机的试验,据报纸上说,用的还是国产设备。
这点长久还是感觉到的,至少现在买0521微机不用总局领导批条子那么艰难了,各种配件供应逐渐充足起来。计算总局甚至还不大不小的组织了几次软件交易会,据说还出了几个成果,不过大多是一些小东西。
81年的7月份,长久研究室已经成功实现了同800门级别的纯数字程控交换机试运行,虽然没出成品,线路容量比较低,但是却证明了长久用电脑实现交换功能的理念是可行的,日后的发展目标只是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线路,实现更多的功能而已。
到了这一步,长久算是轻松了许多,手下的兵们也都成长起来,颇有几个家伙展现了大将之风,在各自的领域里也能独当一面。
这是长久最希望看到的,总不能什么事情都是亲历亲为,铁人也会累死的。不过现在长久可不敢向外界公布已经出了阶段性成果,老祖宗的智慧不是白给的,不出则以,出就要有突然性,让对手猝不及防,一棍子打死。
压力减轻了,长久也有时间关注一下国内的状况。福建那边依然和日本人纠缠不清,一年多下来了,钱出了不少,人也挨个的出国培训,可是东西却连毛都不见一根,除了图片发了一个又一个。
华夏对日本人发出的质疑得到的总是一个回答:美国方面有压力,我们正在协调,很快就有答复。
只是很快是多快,谁也不知道,反正主动权在人家手上,你也没辄。
打听到了这个消息,长久笑了,连自己也分不清是苦笑还是那啥,不过还得忍,否则自己的东西还不成熟就出来,美国人肯定会有对策。只要在巴统里面取消几个禁运项目,自己的研发就得打水漂。
想到这里,长久又不禁心急如焚,恨不得一晚上就把万门局用程控交换机给搞出来。
正文 九十
更新时间:2008…12…13 3:23:50 本章字数:3891
81年的六月,正是挥汗如雨的时候,虽然长久他们做出了等效于800门的程控样机,但是却松不得气,毕竟万门局用交换机和小型交换系统不是一个概念,其复杂性远远超出了想象,这让长久的研究小组陷入了瓶颈。
小型交换系统考虑的问题基本上很少,近似于理想化的工作环境,大型交换系统就麻烦了,各种莫明其妙的问题层出不穷,各种防干扰、防崩溃的稳定冗余部件需要很。
长久其实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小型系统就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以便于将来直接扩展成万门大型系统。
只是难度有点超乎想像,大型交换机的研制陷入了一个僵局,又是一堆从没有见过的问题摆在了长久的面前。
正当长久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许久没有联系的总局领导却找上门来了。
长久有点诧异,能让总局领导亲自出马的事情肯定小不了,慌忙将其引进来热情款待。
总局领导一屁股坐在沙发上锤着腿,舒服的说道:“你小子还挺懂享受的嘛,这里布置的不错,到底是私人企业家,放你走了还正是龙归大海,虎啸山林啊。嗯,这沙发不错,这么有弹性。”
“沙发是我们自己做的,工作实在是累了,做点手工缓解一下压力。”长久拆了一包烟,拿了一颗给领导点上,“弄几个废轮胎拿布一包,绝对比弹簧舒服。”
“嗯,万宝路,还进口烟,生活条件不错嘛。”总局领导深深吸了一口,一下子半支烟没了,憋在肺里几秒钟,呼出来的都是绝对无害的废气,“资本家的生活就是糜烂啊。”
“得!您就别拿我逗闷子了。”长久摆摆手,自己也点了一支,“这是生活消耗品,弟兄们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