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底部的空间,在后面半截都是被燃气轮机以及核反应堆占据了,还有连接尾部推进系统的巨大主轴。
工作环境恶劣,在前面半段,原来则是被用于做弹药的储备库。
没有了口径庞大的主炮,这些部位自然就空了出来。
听到刘一九的这些话,吴天海跟艾国秀都是飞速在他们的工作笔记上面记录下来了。
艾国秀对于这事情实在是有些无法接受,现在彻底麻木,刘一九来这边,貌似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而是增加项目难度的。
“这些系统直接把潜艇上面的搬过来用就好,没有必要去考虑太多。潜艇的检测设备,探测设备,甚至常规武器系统……”刘一九看着模型,虽然是完全按照比例,但是却没有办法看到内部的情况,当即就说道,“这里面具体情况也看不明白,咱们还是到船坞里面的战列舰上面看看内部空间如何布置更加合理吧。”
顺便,刘一九也想要看看战列舰的情况。
庞大的军舰,回来了这么多年,他还没有登上去看看呢。
对于他的要求,两人并无意见,当即就召集了不少的设计人员,尤其是相关的武器系统以及结构设计人员,浩浩荡荡地向着船坞而去。
现在的船坞,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地,在最右边的一侧,则是正在修建的十万吨船坞,而衣阿华级战列舰所在的船坞,则是之前修建的。
巨大的港口设备竖立在船坞的两侧,而中间区域的船坞上面则是有着巨大的顶子,这里面正在建造着共和国最为先进的核潜艇。
“在进行安装之后,这需要进行保密,美国人跟苏联人的卫星都能够看到我们的进度,这一点必须防备起来。”刘一九看了看着上面,然后在抬头看看天上,不由有些忧心。
虽然美国人的间谍卫星目前的分辨率还没有太高,不过也能够模糊地看到。
战列舰的改造,就剩下巨大的壳题了,这跟后来共和国建造航母那样如同堆积木的模块化建设不一样。需要在这个船体框架内部的空间里面如同修房子那样一层层建造起来。
很多的设备,在这一层建造完成之后,就会安装好之后再进行上面一层的建设。
最底部的动力系统,将会是最开始建设的。
吴东浩对刘一九的要求皱起了眉头,“刘主任,船坞太过庞大了,建造顶部的工程太大了。而且目前也来不及……”
“谁说要在上面盖起来?两边的龙门吊这样大,那得修多高才合适?而且跨度实在是太过庞大了。”刘一九摇了摇头,他可没有想过要修建一个屋顶把船坞盖起来。
即使有钢结构,也会严重影响建造进度的。
吴东浩有些疑惑。
其他人同样也不知道应该采用什么办法。
“在船坞两边弄出浓烟,这样卫星就无法看清这一区域了。晚上除非月明星稀,其他的时候不用,有大雾的时候也不用。包括那边正在建设的十万吨船坞同样如此。”刘一九给出了一个最为简单的办法。
对于环境的影响什么的,根本就不在乎。
西方国家污染了地球数百年,然后,他们发展了起来,却要求刚刚开始发展的中国对环境负责。
何况,这样干,将会有着一个最大的好处——逮美国间谍。
对于这样的海边区域,船厂的存在肯定是美国人知道的,突然从他们的眼皮下面消失了,他们能够不好奇?
他们在中国发展的间谍,肯定会不断地靠近这一区域。
没有再说什么,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开始登上内部已经被大部分拆空的船体。
战列舰回来了这么长的时间,早就被国内的测绘人员完全绘制了下来。目前有着少量的工人以及技术人员在里面一边研究一边拆卸,很多的结构都被巨型吊塔吊装出来,不需要修改在未来就得装回去的,直接就存储在船坞两边,由工人进行清理保养。
需要改造的直接就被送到相关的工厂里面。
彻底没用的,也被丢到了一边,这些钢铁虽然是几十年前的,但是依然能够使用。
美国最顶级的军舰用钢,国内还没有办法完全仿制出来。
从甲板至底部,高度超过五层楼房高,站在最顶部甲板上面往下看,内部就成了一个正在修建的楼房,有的地方所有的甲板被拆卸下来,露出底部,有的地方则是有着好几层楼高的地方都是没有拆除。
“那边区域拆至底部,动力系统什么时候开始装配?生产进度如何?”刘一九询问着吴东浩,以及在他身边的总工程师马东。
“动力系统是由九院负责生产,目前那边尚未完成,跟他们沟通,说是还得有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完成生产……”马东解释着。
刘一九没有说什么,九院那边说三个月,肯定就只会提前,而不会延误工期。
核动力系统,对于九院的动力研究单位来说,也没有什么复杂的。
唯独的技术难度就是建造小型化的核反应堆。
九院就是靠着核电厂提供充足的用电,核电厂采用的技术是利用反应产生的高温加热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汽轮发电机。这里面不需要进行发电,只需要利用核反应堆加热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带动主轴运转,从而让螺旋桨转动起来……
第1345章 这不是一艘军舰,而是一支舰队的整合
“动力系统那边不会出现问题,这后面的区域,推进传动方面究竟是如何考虑的?”刘一九站在舰桥的位置向着后面全部被拆卸一空的巨大空间说道。
这里面原本是有着好几层的,全部都被拆卸掉。
美国人把里面的8座重油锅炉给拆了,仅仅留下四座蒸汽锅炉,让中国方面以远比货船还慢的速度把这庞大的战舰给缓缓地开了回来。
原本就是非常的空旷,现在把周围的区域拆除,看起来也就更加空旷了。
四根巨大的传动轴只剩下两根平整地安装在船舱底部,就连最后面的推进螺旋桨,也都是换的更小的不知道从什么老旧战舰上面拆下来的玩意儿。原本四轴双舵的推进结构,因为美国人的拆卸,也仅仅只有最外面的推进舵了。
他们仅仅是让中国能够利用这个把军舰开回来而已。
没有让中国方面用拖船拖回来,也就算是非常不错了。
“原本考虑采用常规动力跟核动力的混合动力,不过考虑到目前常规动力方面技术并不足,所以我们干脆直接就采用核动力。根据九院方面提供的技术参数,在原本安置重油锅炉的位置安置两座小型核反应堆……推进系统方面,依然采用四轴双舵的机构。在舰桥靠近尾部的区域安置反应堆,这一区域,奔中间安装涡轮机构,可以一台带动,也可以两台带动后面的所有轴跟前后两组舵轮……”
艾国秀指着中间空旷的区域对着刘一九介绍着说道。
原本,美国人设计的这种军舰,锅炉主要是安置在舰桥下面,这样也是为了重心考虑。
现在锅炉的位置变成了两座小型的核反应堆,重量倒是减轻了不少。
“这个对于重心的影响,如何解决?”刘一九问着。
此种情况都是非常明显的。
“虽然说核反应堆跟庞大重油锅炉的数量有着很大的差别,不过我们需要更强的冷却系统,同时,由于反应堆在最中间的位置,所以需要加强防护。周围采用加厚的安全壳。同时,为了供应整个军舰上面的用电,我们将会在中间动力转换区域安装汽轮发电机,这样就能够供应整座军舰的能量使用。在巡航状态下,一座反应堆运行就能够确保使用需求,在作战的时候,需要高速机动以及更多的能源的时候,两座反应堆最多开启百分之七十五的功率就完全能够到达战列舰的最高速度38节,比原来美国人的重油锅炉跟蒸汽锅炉全功率运行要快差不多5节。当然,如果达到全功率运行,甚至可以保持一个小时42节的高速……一座核反应堆百分之五十功率运行,也能够达到25节。”
动力系统在两座核反应堆的供应下,将会非常强劲。
42节的最大速度,也算是高速军舰了,就连很多小型的护卫舰,驱逐舰都是无法达到这样的速度。
刘一九对这样的性能自然没有意见,不过后面的区域,因为整个动力系统改变,将会节约大量的空间。在中间空隙区域,会装上数十枚东风—31导弹,其他的地方却空置了出来。
还有个问题就是国内仿制的传动主轴以及舵轮,是否能够拥有足够的强度。
依阿华级改用了两种不同螺旋桨,外舷轴螺旋桨直径5。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