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苗大叔叹道:“小武,你听我说,这么晚了,你上哪儿找你爹去?这黑灯瞎火的,万一碰上野兽、碰上毒蛇、碰上强盗可怎么好?你爹是老猎手了,不会出事的。兴许是走得太远了,在外边找地方过夜了。你睡一晚,说不定天明你爹就回来了。”
“可是……”少年犹豫着,手抓住梯子不放松。
“下来吧。这万一你出去出了事,你爹回来可怎么活呀?”苗大叔又道。这时,寨里其他人也都赶来了,有跟武家关系好的,也都开始劝少年下来。
少年思来想去,觉得晚上出去找寻确实不是办法,这么大一片山林,到哪里去找去呢?况且晚上出去也的确是危险重重。无可奈何之下,虽然心急如焚,也只能依言下了梯子。
粗壮少年自然不会真在此时找少年麻烦,扛了自家梯子看了会热闹之后就回去了。
少年在几家亲近人家的劝说下返回了家中。不久看热闹的人陆续散去。只余几个真心关切的人还留在少年家中陪伴。
少年心中有事,反倒是苗家少女像此间主人一般招待乡邻众人。
挨到半夜,众乡邻在苗家少女劝说下陆续回自家休息去了。少年屋内便只剩下瘦高少年“竹竿”、敦实少年“石头”四人了。二人任凭如何劝说都不肯回去,要留在屋内陪伴少年。
一夜无话。度日如年。好不容易挨到天明,少年便迫不及待要出寨寻找父亲。此时,众乡邻也都早早起来要帮着找人。经瞭哨查看四周并无危险之后,寨主王三横破例同意提前开启寨门。
寨门打开之后,众人立刻分散到四下里找人去了。
早饭时间,大家回来聚了一下,没有人有所发现。也不见少年父亲自己回来。少年的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
中午时候,大家还是一无所获。谁也没有发现武家猎手的踪迹。
到了晚上,终于传来消息,有人在三十里外的北山悬崖下,发现了老武头的尸体。
第二章 授艺与传承
火焰逐渐转小,终于在被风一扑之后,化为一缕青烟的熄灭了。
少年将父亲的骨灰小心收拢,装进陶罐,埋在了一处荒坡上。
黑夜中,邻人早已离去。少年却依旧痴痴呆呆的坐在屋里,半点睡意也无。
父亲意外身亡的变故,令心智还未成熟的少年非常难以接受。
蓦然,一个人影走进了少年的屋里。
少年依旧痴痴呆呆。来人一声不吭,静静的站在那里。
良久,少年才下意识的抬起来头看了来人一眼,不由得露出了惊愕的神色。
来人竟然是那位整天喝得醉醺醺的外来人!
真是怪事,此人可是从来都不曾主动踏入他家门一步的,此时此刻,他到底来干什么?而且看他此时的样子,分明清醒的很,不像是喝醉酒后的模样。
少年迷惑不解。
外来人这时候开口了:“我这条命是你父亲救回来的,所以我欠你父亲一条命。现在你父亲死了,我没法报恩,只能替他报仇了。现在我给你两个选择:一是我亲自动手杀掉害死你父亲的凶手,不过从此以后你我两不相欠,我也就不再管你的生死了;二是我教给你报仇的本事,你自己去找仇人报仇,从此以后你我也两不相干。”
“你说什么,我父亲是被人害死的?”少年震惊道,猛的扑过去抓住了外来人的手臂。
“说吧,你选哪一个?”外来人不带丝毫感情的道。
“你是怎么知道我父亲是被人害死的?”少年松开抓住的外来人的手臂,没有回答外来人的话,却反而疑问道。
“我看过你父亲的尸体一眼,他是先被人用钝器击昏,再丢到悬崖下的。”外来人道。
“你就看了一眼,凭什么断定?”少年道。
“凭经验。”外来人道。
“什么经验?”
“杀人的经验。”
“杀……杀人……你杀过人?”
“很多。”
少年舔了一下嘴唇,显然对这段对话一时有些消化不了。
片刻后,少年道:“我凭什么相信你的话?”
“信不信由你!”外来人道,“我再问你一遍:是让我动手替你父亲报仇,还是你自己亲自动手?”
少年迟疑着,没有回答。突然出现的信息量太大了,既没办法分辨真假,也没时间考虑得失。
“再不回答的话,我就当你放弃,自己动手了。”外来人冷冷道。
“等等,我选择第二个,自己动手。”少年急道。
“确定?选择之后便没有反悔的余地。”外来人道。
“是,我选择亲自动手替父亲报仇!——请你教我报仇的本事!”少年突然跪倒在外来人的面前,双手抓住他的衣襟道。
——
“花妹,过几年我就回来娶你!等我回来!”背着行囊的少年依依不舍的对少女说道。
少女的眼睛含泪,眼眶早已哭得红肿了起来,使劲的点着头。
“小武,出门在外要照顾好自己。受不了的话就回来吧——你苗大叔的屋门永远为你敞开。”苗大叔夫妇也在一旁相送。
昨夜,当少年决定要跟外来人学本事后,外来人便要求他收拾好东西,跟他一起到一个地方。并说这一去少说一两年,多则三五载,叫他把家中的事都安排好。
这才有了苗氏一家三口相送的场面。而少年的家,也托付给了苗家照管。
辞别苗氏一家,出了王家寨。师徒二人一路向西而行。
少年本不喜言词,一路上任凭外来人领路,也不多问一句话。
“师父,教我本事,为什么要离开王家寨呢?”许久之后,少年终于问出了憋在心中很久的一个疑问。
外来人瞥了少年一眼,没有回答。
少年也自此没有再问这个问题。多年之后,直到成圣之后,少年才明白外来人的初衷。
外来人自离开王家寨之后,从此便再也没有喝醉过。天气好的时候,外来人便教少年一些拳脚及锻炼之法;天气不好,不宜习武的时候,外来人则教少年识一些字。少年的表现也令外来人颇为满意,无论多苦多累都一声不吭的忍着,既不偷懒也不叫苦。
师徒二人边教学边赶路,饮食则就地解决。有时候打些野味,有时候采些野菜,摘些野果,遇到有水的地方就将水袋灌满。转眼间一年时间过去了。师徒二人已经向西行了数百里路。
这一日,登上一座高山之后,远处一座废墟呈现在师徒二人的眼前。少年蓦然发现,一向对万事漫不经心的师父,眼睛里竟然浮现出诸如激动、黯然、怀恋、伤痛的诸多复杂神情。
数天后。师徒二人走到了之前看到过的废墟前。尽管只剩一片废墟,却依然让从小山寨走出来的少年产生了无比震撼的感觉,心中想象着这座城池当初完好无损时的雄姿!
“师父,这是哪里?”少年问。
“记住,这座城池叫——圣城!”外来人道。
一路行来,地上不时能看见一支支锈迹斑斑的矛首、枪头。少年四顾张望,看见烧得焦黑的城砖碎石间,偶尔会露出残留的骷髅残骸。一阵大风吹过,一个骷髅头被风吹得在地上团团旋转。少年不禁有些害怕,下意识的跟紧了外来人的脚步。
外来人却对这一切熟视无睹,反而怀旧一般的缓步行走着,眼中依旧带着少年难以读懂的复杂情绪——激动、黯然、怀恋、伤痛……
外来人的脚步最终在城中心的一片崩塌大半的圆坛上停住了。外来人在圆坛上东走走、西摸摸,最终选定了一个位置,命少年将那个位置的残砖碎石都挖走。
接下来的几天,外来人或外出打猎、寻水,或盘膝打坐,任由少年辛苦的独自忙碌着。
“师父,这里有个洞!”少年忽然惊喜的叫道。
正在盘膝打坐的外来人立刻奔了过来。师徒两个一齐动手,很快就挖出了一个能容一人进出的入口。随即师父在前,徒弟在后的钻进了洞里。
向里摸索着走了一段曲曲折折的路后,随着外来人手中火折子向壁上的一盏油灯一点而去,眼前蓦然明亮了起来。紧接着,传来了外来人掩饰不住喜色的声音:“这里居然还完好无损!”
眼前是个不过十余丈大小的空间,穹顶离地面大约一丈。四周是一圈排成圆形的黑色石柱,支撑着头顶的穹顶。大厅正中,赫然也有一个三丈大小的圆坛,坛中矗立着一尊真人大小的石头雕像,雕像通体暗淡无光,蓬头乱发,胡须卷翘,上身赤裸,下系兽皮,光脚赤足。
“想不到祭坛还能保存完整,没有被敌人发现!”外来人激动的喃喃自语。
良久,外来人才恢复了冷静。
“跪下!”外来人吩咐道。
少年一向对师父言听计从,当即按照外来人的指示跪倒在雕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