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现方式很适宜于见出神性的庄严 (无论是把神性 作为有定性的个别的神来了解,还是把它作为本身绝对的人 格来了解);尽管中世纪的人物画像也还是缺乏有定性的情 境,不能表现个别人物的性格,所以通常只能把性格的整体 很呆滞地表现出来。
b)有定性的情境处在平板状态 情境一般既然要靠有·定·性,所以第二步就是要跳开上述 无情境的静止和沐神福的静穆,跳开独立自足性本身的严峻 状态。这样,本来无情境的也就是内外都静止不动的形象就 要动起来,就要放弃它的空洞的简朴。但是这下一个步骤,即 用个别外在事物作更具体的表现的步骤,虽然是有定性的情
……………………………………………………………………………………………………………………………
第三章 艺术美,或理想
1 8 2
境,却还不是在本质上见出差异和冲突的情境。
这种初步的个性化的表现所以还不能产生什么进一步的 结果,因为它还没有和其它事物处于敌对性的对立,因而不 能引起什么反应动作,在它的无拘无碍的状态中,它本身就 已完满了。在大体上应看作游戏的那一类情境就属于这一种, 因为游戏里面所发生的和所做的事都见不出真正的严肃性。 只有通过矛盾对立,对立的某一方面遭到了否定和克服,行 为和动作才能见出严肃性。所以游戏这一类情境既不是动作 本身,也不是激发动作的机缘,而只是时而是虽有定性而本 身仍太简单的情境,时而是一种行动,本身没有由冲突产生, 也没有导致冲突的那种重要严肃的目的。
a)进一步就是由无情境的静穆转到运动和外现,这可以 是单纯的机械运动,也可以是某种内在需要初步发生作用和 得到满足。举例来说,埃及人在他们雕刻形象中把神描绘成 为双手双脚都紧束在一起,头不动,胳臂紧靠着身体。希腊 人就不然,他们让手足不紧靠着身体,让身体取行走的和发 出多样动作的姿势。希腊人有时也用这种简单的情况来表现 他们的神,例如休息,坐着,向上静观;这类情况固然适宜 于表现出独立自足的神的形象中某一种定性,但是这种定性 还没有与更广泛的事物发生关系,还没有碰到矛盾对立,它 只是处于自禁闭状态,只是在它本身上才有意义。属于这种 最简单情境的特别是雕刻,而最擅长于寻找这种无拘无碍情 况的特别是古人 ① 。他们在这方面显出高度的智慧,因为所采
① 指古希腊人。
……………………………………………………………………………………………………………………………
2 8 2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用的情境愈简单,他们的理想的崇高和独立自足性也就愈显 得突出,所采用的行动和不行动愈是平板的,不关重要的,永 恒的神的静穆和常住不变性也就愈清楚地现在目前。所以这 种情境只是扼要地把一个神或英雄的特殊性格显示出来,不 让他与其他神发生关系,或是造成敌对和分裂。
b) 如果情境显示出某一种特殊目的在它本身以内达到 了实现,某一种行动与外在界发生了关系,并且在这种定性 范围之内表现出在它本身以内的独立自足的内容(意蕴),那 么,情境就算更进一步得到了定性。但是这些外现还没有扰 乱形象的静穆与沐神福的和悦状态,而是显得它们本身只是 这种和悦状态的一种结果,一种确定的方式。在这方面希腊 人的创造也是明智的,丰富的。要使情境无拘无碍,它所包 括的行动就不能显得只是另一行动的开始,以至产生进一步 的纠纷和对立,而是全部定性都要显得在这一行动中就可以 完全见出的。梵谛冈好景厅的阿波罗 ① 所处的情境就是如此, 雕刻家抓住了阿波罗刚用箭射死了庇通,就以胜利者雄赳赳 的姿态向前迈步的那一顷刻。这种情境已经见不出早期希腊 雕刻的那种庄严的简朴,不象它们那样用无足轻重的外在情 境把神的静穆和童子似的纯真表现出来:例如爱神维纳斯刚 出浴,意识到自己的威力,静静地向前望着;林神们和山妖 们在嬉游,这种嬉游的情境就自成一种天地,不牵涉到而且 也不应牵涉到其它事物;山妖抱着幼小的酒神,带着微笑和
① Belvedere Apollo,希腊著名雕刻,现藏梵谛冈艺术馆。庇通是妖蛇:被
阿波罗射死。
……………………………………………………………………………………………………………………………
第三章 艺术美,或理想
3 8 2
无限的温柔妩媚看着这小孩;小爱神在进行着多种多样的类 似的无拘无碍的活动—— 这一切都是早期希腊雕刻所取的情 境的例证。反之,如果行动更具体,情境就比较复杂,它就 不适宜于用在雕刻中来把希腊诸神的独立自足的威力表现出 来,因为个别的神的纯粹的普遍性就会被他的行动中许多细 节遮掩起来了。毕迦里 ① 在他所雕的交通神麦库理—— 就是 路易十五赠给德国无忧宫雕刻展览室的那一座—— 描绘这个 神在系飞鞋带子。这是一种完全平淡的动作。陶瓦尔德生 ② 所 雕的麦库理却不然,他所选的情境对于雕刻是过于复杂了。麦 库理一方面刚放下自己的笛子,细心静听玛西亚斯 ③ 吹笛,一 方面瞟着杀玛西亚斯的机会,心怀恶意地抓住隐藏起来的一 把剑。反之,提一件比较近的艺术作品来说,路多尔夫·夏 朵 ④ 所雕的系鞋带的女郎是和上面说过的麦库理在做同样简 单的事,但是这种平淡的情境却不能象一个神在安闲自在地 系鞋带那样能引人入胜。一个女郎系鞋带,她就只是在系鞋 带,这件事本身是无意义的,无足轻重的。
c)从此就得出第三个结论,得到定性的情境一般可以看 作一种纯粹外在的较确定或较不确定的原因,这原因成为一 种机缘,引起与它多少相关的更较广泛的表现。例如许多抒 情诗就是用这种机缘式的情境。一种特殊的心境的情感形成
毕迦里 (Pigalle,1714—1785),法国著名雕刻家。 陶瓦尔德生 (Thorwaldsen,1770—1844),丹麦著名雕刻家。 玛西亚斯(Marsyas),希腊神话中的著名的吹笛手,常和诸神竞赛吹笛。
① ② ③ ④ 路多尔夫·夏朵 (Rudolph Schadow,1786—1822),德国雕刻家。
……………………………………………………………………………………………………………………………
4 8 2 第一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一种情境,可以用诗的方式来认识和掌握,并且和庆祝、胜 利之类外在环境联系在一起,就导向情感和思想的这一种或 那一种或宽或窄的表现和形象。在最高的意义上,品达的颂 歌 ① 就是这种应合机缘的诗。歌德也常用这种抒情的情境作 材料。在较广的意义上甚至他的《维特》也可以叫做应合机 缘的诗,因为通过维特把他自己心头的烦恼痛苦,自己的心 事,表现于艺术作品。抒情诗人本来一般地都在倾泻他自己 的衷曲。借这种倾泻,原来闷在心里的东西就解放出来,成 为外在的对象,借此我们一般人也得到解放,正如眼泪哭出 来了,痛苦就轻松些。歌德就说过,通过《维特》的写作,他 解脱了他所描写的那种内心痛苦的重压。但是《维特》里所 写的情境已不属于现在讨论的这个阶段,因为它所掌握和发 展的是最深刻的矛盾。
这种抒情的情境一方面固然可以现出某一种客观情况, 某一种对外在世界的活动,但是在另一方面,这种情境中的 心情本身的内在色调也须摆脱一切原来外在的关系,回到它 本身,把它的内在情况和情感作为出发点。
c)冲突 以上所说的一切情境,象我们已经约略指出的,本身既 不就是动作,一般也不是激发真正动作的原因。这些情境的 定性仍然或多或少地只是纯粹机缘式的情况或是一种本身无
① 品达(Pindar),公元前六世纪希腊抒情诗人,他的作品大半是歌颂战争
胜利和当时当权人物的。
……………………………………………………………………………………………………………………………
第三章 艺术美,或理想
5 8 2
意义的行为,其中一种有实体性的内容 (意蕴)借这样一种 方式来现出:定性象是一种无害的游戏,用不着有真正的严 肃性。只有在定性现出本质上的差异面,而且与另一面相对 立,因而导致冲突的时候,情境才开始见出严肃性和重要性。
就这一点看来,冲突要有一种·破·坏作为它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