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者人际-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构状态的话,那么,平衡安适则是由所产生的良好人际环境属性。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能明确无误地感受到,只要我们的人际关系统一、和谐,人际环境就宁静安适了。当我们的人际环境宁静安详了,一个人在生活中往往就会表现得自信但不目空一切;有理性但不过份;有主见而不强加于人;有才干却总谦虚有礼。

3.安祥的人际环境是明彻透悟的。

所谓明彻透悟,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讲,就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对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都能自觉真谛,识达必然的境界。人们对理穷了,对源彻了,也就心明如镜,不再有问题,不再有疑难。内心不困不惑,就能从纷乱中理出头绪,从对立中看到和谐,从失败中想到成功,从黑暗中看到光明。气度宽广,胸怀坦荡,凡事提得起,放得下,临危不惧,处险不惊。明彻透悟,是安祥人际环境中安详之心的重要特征,又是其得以真实形成的认识论基础。因为只有穷了理,彻了源,理智、情感和欲望之间的关系才能调理得恰到好处。如此,才会有人际关系的统一和谐、宁静安适,换句话说,一切矛盾、烦恼、忧愁、压抑、暗淡,才会瓦解冰释,不再侵扰我们。

综上所述,所谓安祥,是人际环境的一种良好的整合状态,具有统一和谐、宁静安适和明彻透悟三重有机联系的特征。

无人不渴望、追求幸福。可大多只片面注重在体格健美、物质富有、工作成就与组织赏识等方面下功夫,找欢乐,却很少向自我的内心世界去努力追求安祥。殊不知,诸如此类予人以满足的要素能否有效获取,实际上能否给人带来和带来多少幸福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要视主体心的安祥而定。安祥既是创造成功的人际环境的力量,同时又是人生幸福不可缺少的内容或方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得安祥之人际环境者,则得幸福之人生!

勿容讳言,人的人际关系与其所实际得到的社会荣誉、物质财富的多寡具有一定关系。而在既定社会环境中,这一切之获取就在于个人内在潜力及其发挥状况。当潜力一定时,发挥程度的高低则随人们心态为转移。一个人,内心充满矛盾、浮躁、怨恨,与环境、他人必然格格不入,难以让人产生信赖感。这样,社交公务等方面活动的障碍增加,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为减少。一个人,内心迷茫、混乱、暗淡,必不能端正人生方向,经常误入岔道歧途。一旦行动起来,不是没有主意,乱了方寸,就是左右不适,丢了机会,不断制造错误,阻滞了自我潜力的积极有效发挥。恰恰相反,安祥的心,却能让你的潜力迸发得淋漓尽致。一个人,心底祥和平静,必定令他人感到和蔼可亲,堪能信赖。与人没有心理阻隔,关系畅通办起事来自然得心应手,合理欲望皆会实现。

安祥的人际环境是人生幸福不可忽视的重要源泉。它是幸福,也给人创造幸福的条件。无论谁,要追求,要达到愉快、美满、充实、潇洒的人生境界,决不能缺少一个安祥的人际环境!

安祥的人际环境对于人生幸福是如此之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为自己营造一个安详的人际环境呢?

佛经的本质就是安详,或许,我们可以在佛经故事中找到“安详”的真正意义,和寻求安详人际关系的途径。

第3节:礼拜六方

黎明,佛陀入城。途中,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礼拜着。佛陀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那男子说:“我叫做善生,每天向六方礼拜,是家族传下来的习惯。据说这样做,会得到幸福。”

“佛陀也有六种礼敬的方法。”佛陀慈祥地说:“一、孝顺父母:做儿女的要孝养、顺从,令爸妈欢喜、安慰。二、敬重师长:做学生的要敬重师长,接受教导。三、妻子:是一个好助手,夫妻要互相敬爱。四、朋友:对待朋友要诚实、互敬。五、僧众:对待僧人要布施、恭敬。六、仆人:对待仆人要宽大,不要令他过分疲倦。这六种人是我们生活中心的人物,和他们相处得合理,会有快乐的家庭,美满的人生。单是礼拜六方,有什么用呢?”善生很高兴,就皈依佛陀去了。

选自《白话百喻经故事》

正如佛陀所言,我们生活中心有六种人物,与他们相处得合理,会有美满的人生。当然,我们在生活所遇到的人绝对不止这六种人。当一个人了解人际关系的正面意义与功能时,就能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人际关系,也能享受人际交往的乐趣与优点。寻求友伴就像渴了要喝水一样,是人类群性的自然表现;跟不同的人在一起,才能显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若世上只有你一个人,那么,你的存在,及所作所为,又有什么意义与价值呢?与人交往不但可以互相鼓励、支持、消除内心的孤独感,也使人较能承受失败和挫折,抒解许多负面的情绪,而且还可以从别人的眼中了解到真正的自己,就像镜子一样,促使自己更客观的了解自己,包括好与不好,自知与不自知的地方;另外很重要的是,透过人的相处可以促进社交能力和学习扮演适当的角色,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如何进退应对,只有从实际的接触中,才能得到最具体的磨练与体会。

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难处了。在这个经济迅猛发展、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社会中,即使是那些被人们美誉为八面玲珑的人,也时时感受到了人际关系难处的尴尬与困扰。在我们每天孜孜寻求立足和发展的纷繁复杂的社会上,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着人际关系的左右、掣肘和制衡,几乎每个人都受过人际关系的助益、荫庇或妨碍、伤害。可以说,在这个社会上,所有的成功者都在人际关系方面得到过温馨的哺育、救援和协助;同样地,所有的失败者也都在人际关系方面遭受过冷酷的诋毁、残害和挫折。人际关系对于人生顺逆成败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得到了世人的广泛认同。

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是人生事业成功的需要,是人生幸福的需要。生活中善于理解别人,并乐于相助的人,自己可获得蕴籍和欣慰;而对于被援助的人来说,则更会产生情绪上的良好感染与反馈作用,能使人得以安慰、鼓舞。这种精神上的快慰和舒畅,对于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注意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者,绝大多数身体健康,长寿者居多。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有吝啬、多疑、嫉妒、高傲等,极易形成他人心理上的“劣性定势”,对自己精神上也是一种无形压力。这种人往往伴有一定躯体症候,如烦躁易怒、食欲不振、头痛失眠;有的郁闷心悸、胃脘不舒。容易罹患过敏性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消化性溃疡以及心血管疾病等。研究还表明,那些性情孤独、不愿与邻里及亲友往来的人,其死亡率要比喜欢交际的人高出2。5倍。

第4节:颜面之气

在一个村庄上,村里的人共同偷得了一头牦牛,并且把它宰杀吃掉了。

那个失牛的人根据线索,寻到这个村庄上来,见到了那些村人,问他们说∶“我的牦牛,是不是在你的村庄上?”

偷牛的村人回答说∶“我们并没有村庄。”

失牛的人又问∶“池边不是有一株树么?”

他们回答说∶“并没有树。”

失牛的人于是再问∶“你们偷牛,是不是在村庄的东边?”

他们仍旧回答说∶“并没有东边。”

失牛的人又问∶“你们偷牛的时候,不是刚刚正午么?”

他们还是回答说∶“并没有正午。”

最后,失牛的人就说∶“依照你们所说,没有村庄,没有池,没有树,或者还可说得通。可是天底下那里会没有东边,没有正午呢?因此,我知道你们说的都是谎话,不可相信。牛一定是你们偷吃了,是不是?”

那些村人知道无可抵赖,只得承认把牛偷来吃了的事情。

选自《白话百喻经故事 偷牦牛》

人爱面子,为了保持颜面,虽做错了事,死也不肯认错。不肯认错,于是想办法遮盖错事;不肯认错,于是狡辩,推卸责任;不肯认错,因此一错再错,一直错到底;不肯认错,于是铸成更大更严重的错。我们常夸中国是泱泱大国,是礼仪之邦,有五千年文化传统。可我们中的许多人就是死爱面子,不肯认错,似乎五千年文化带给我们的礼仪,不能帮我们克服这最基本的操守。或把错事隐藏、遮盖,欺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