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汉语-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一以贯之,指用一个道理把一切事物之理贯串起来。以,介词,有〃用〃或〃拿〃的意思。〃一〃是〃以〃的宾语,提到前面去了。
  '3'唯,答应的声音。
  '4'恕,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3)子曰:〃君子喻於义'1',小人喻於利。〃
  '1'喻,明白,懂得。
  (4)子曰:〃见贤思齐焉'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
  '1'思齐,想要和他看齐。齐,用如动词。
  '2'内,内心。自省(xǐng),自我检查。意思是说,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一样的毛病。
  (四)公冶长'1'
  (1)宰予昼寝'2',子曰:〃朽木不可雕也'3',粪土之墙,不可朽也'4'。於予与何诛'5'!〃子曰:〃始吾於人也'6',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7'。〃
  '1'公冶长,孔子的弟子,公冶是复姓。
  '2'宰予,字子我,孔子的弟子。画寝,白天睡觉。
  '3'朽,腐烂。
  '4'污(wū),同圬,涂墙,这里指粉刷。
  '5'於,介词,有〃对於〃的意思。与(yú),语气词,下文的〃与〃同。诛,谴责。这句是说,对於宰予这样的人,责备什么呢(即〃不值得责备〃的意思)。
  '6'始,等於说〃先前〃,〃起初〃。
  '7'改是,改变了这个(听其言而信其行)。
  (2)子贡问曰'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2'?〃子曰:〃敏而好学'3',不耻下问'4',是以谓之文也。〃
  '1'子贡,姓端木,名赐,子贡是他的字。孔子的弟子。
  '2'孔文子,名圉(yǔ),卫国大夫。〃文〃是他的谥号。谓,叫做。
  '3'敏,理解问题快。
  '4'下问,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3)季文子三思而后行'1',子闻之曰:〃再'2',斯可矣'3'。〃
  '1'季文子,名行父(fǔ),鲁国大夫。〃文〃也是谥号。三,古人说三的时候,往往不指确数的〃三〃,而只表示次数很多。但这里和〃再〃相对,所以仍应看做确数。
  '2'再,两次,和又、复等字不同。
  '3'斯,就。
  (4)颜渊季路侍'1'。子曰:〃盍各言尔志'2'。〃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3',与朋友共'4',敝之而无憾'5'。〃颜渊曰:〃愿无伐善'6',无施劳'7'。〃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8'。〃
  '1'颜渊,名回,字子渊,孔子的弟子。季路,即子路。侍,卑者陪伴在尊者身旁叫侍。
  '2'盍(hé),〃何不〃的合音。
  '3'裘,皮衣。唐石经初刻本无轻字(见阮元《论语注疏校勘记》)。
  '4'共,动词,指共同享用。
  '5'把它用坏了也不怨恨。敝,破,坏,这里是使动用法。憾,恨。
  '6'伐,夸耀。
  '7'无施劳,指不把劳苦的事加在别人身上。
  '8'对老年人,使他们安,对平辈的人(朋友),使他们能信任我,对少年人,使他们归依我。怀,归(依孔安国说)。
  (五)雍也
  (1)哀公问'1':〃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2',不迁怒,不贰过'3'。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
  '1'哀公,鲁哀公。
  '2'者,语气词。
  '3'迁,移。不迁怒,不把怒气转移到与那件事无关的人身上。贰,重复一次。不贰过,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4'亡,通无。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1',在陋巷,人不堪其忧'2',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饮,用如名词,饮料。
  '2'不堪,忍受不了。
  (3)冉求曰'1':〃非不说子之道'2',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3',今女画'4'。〃
  '1'冉(rǎn)求,字子有,孔子的弟子。
  '2'说(yuè),后来写作〃悦〃。道,这里指孔子的学说。
  '3'中道,半路。废,停止,这里指因疲乏而走不动了(参照《礼记·表记》〃中道而废〃郑玄注)。
  '4'画,指给自己画定一个界限,不肯前进。
  (六)述而
  (1)子曰:〃默而识之'1',学而不厌'2',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3'?〃
  '1'识(zhì),记住。
  '2'厌,满足。
  '3'对我来说有什么呀?也就是说,这三件事对我来说都不难。
  (2)子曰:〃德之不修'1',学之不讲'2',闻义不能徙'3',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1'修,通修,培养。
  '2'讲,讲习,研究。
  '3'大意是:听到了应当做的事(义),却不能放下暂时可以不做的事,而改从应当做的事。
  (3)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而枕之'2',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1'饭,旧读上声,动词,吃。疏食(sì),粗粮。
  '2'曲,弯曲,使动用法。肱(gōng),手臂自肘到腕的部分。枕(zhèn),动词,当枕头用。
  (4)叶公问孔子於子路'1',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
  '1'叶(shè)公,名诸梁,楚国大夫。
  '2'云尔,如此而已。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
  '1'三人,等於说几个人,并非确指〃三〃。行,走路。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这里指代〃三人〃。
  '2'这两句意思是: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他们身上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藉以改正自己身上与他们相同的缺点。
  (6)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1',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2'。〃公西华曰'3':〃正唯弟子不能学也'4'!〃
  '1'抑,转折连词,这里有〃不过〃的意思。为之,指学习〃圣人之道〃。
  '2'云尔已矣,等於〃云尔〃。
  '3'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弟子。
  '4'唯,句中语气词,表示判断。
  (七)泰伯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2',不亦重乎?死而后已'3',不亦远乎?〃
  '1'弘,大,这里指心胸宽广。毅,刚强。
  '2'仁以为己任,即〃以仁为己任〃。
  '3'已,停止。
  (八)子罕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1',不舍昼夜'2'!〃
  '1'逝者,消逝的事物。斯,指示代词,指川水。夫(fú),感叹语气词。
  '2'不舍昼夜,是说川水日夜不停地流。舍,止。
  (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1',匹夫不可夺志也。〃
  '1'这句是说,三军人数虽多,如果军心不齐,它的主将也会被人夺走。三军,古代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诸侯大国有三军。
  (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1'。〃
  '1'雕,通凋,凋谢,凋零。
  (九)乡党
  厩焚'1',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厩(jiù),马棚。
  (十)先进
  (1)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1'?〃子曰:〃师也过'2',商也不及'3'。〃曰:〃然则师愈与'4'?〃子曰:〃过犹不及'5'。〃
  '1'师,颛(zhuān)孙师,字子张。商,卜商,字子夏。两人都是孔子的弟子。
  '2'过,超过。
  '3'不及,没有达到。
  '4'愈(yù),胜过。与(yú),疑问语气词。
  '5'犹,像……一样。这句是说:超过或没有达到,都是不好。孔子以〃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准则,所以认为〃过〃与〃不及〃同样不好。
  (2)季氏富於周公'1',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2'。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3'!〃
  '1'季氏,季孙氏,鲁大夫,权威大於鲁侯。於,介词。富於周公,比周公富。
  '2'求,冉求。聚敛(liǎn),指搜刮钱财。附益,增加。
  '3'徒,徒党。小子,指门人。鸣,这里是使动用法。
  (3)子路问:〃闻斯行诸'1'?〃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2'!〃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3',故进之'4';由也兼人'5',故退之。〃
  '1'闻,听见,这里指听见了应当做的事,即〃闻义〃。斯,就,马上。行,实行,实践。诸,〃之乎〃的合音字。
  '2'如之何,等於〃如何〃。
  '3'退,指遇事畏缩不前。
  '4'进,使动用法。下文〃退〃的用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