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人民公社化”运动前后,我国农村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全国性政治运动,主要包括农村大辩论、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反对包产到户、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农业学大寨运动,直至“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这些运动不仅伤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尽管如此,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78年间,我国农业经济和农业生产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生产发展等两个方面。
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78年间,我国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大部分都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生产资金也有很大一部分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农民也以劳动积累的形式作出巨大的贡献。在全国范围内修筑了许多水库、水坝、水渠、抽水机站、机井、河堤等。这一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田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对抗御干旱、洪涝灾害,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灌溉面积来看,1952年全国农田灌溉面积约30万亩,1978年增加到67万多亩,增加了1。25倍。其中机电灌溉面积由4755亩增加到37万多亩,增加了77。5倍。
二是加速推动农业机械化。1959年4月,毛泽东在《党内通信》中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求农业机械化“四年内小解决,七年内中解决,十年内大解决”。1966年7月,国务院在湖北召开了第一次农业机械化会议,决定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据统计,从1952年到1978年农机总动力由18万千瓦增加到11750万千瓦,增加了651。8倍。大中型拖拉机由1307混合台增加到557358台,增加了425倍。农用排灌动力机械由9万千瓦增加到4823万千瓦,增加了534。9倍。农用载重汽车由280辆增加到73770辆,增加了262。5倍。
三是修建小型水电站。在修建水利的过程中,各地农村修建了许多小型水电站,农村发电量和用电量不断增加。从1952年到1978年,农村小型水电站由98个增加到82387个,增加了839。6倍。发电能力由0。8万千瓦增加到228。4万千瓦,增加了285。5倍。农村用电量由0。5亿千瓦时增加到253。1亿千瓦时,增加了506。2倍。农村用电量的增加,使农村照明和农产品加工业有较大的发展。
四是大力兴建化肥厂。1957年以后,我国开始重视化肥的使用,逐渐兴建化肥工厂。1969年到1978年10年间化肥工业迅速发展。1978年全国小氮肥厂达到1533个,国内生产的化肥量达869。3万吨。在发展国内生产的同时,又进口接近国内产量的化肥,使我国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加,总计由1952年的7。8万吨,增加到1978年的884万吨,增加了112。3倍。亩施用量由0。073斤增加到7。85斤。
五是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这期间我国农业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群众相结合,在改良土壤、水利灌溉、合理种植、植物保护、田间管理、农机具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统计,农业科技成果达3137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授奖的有381项,有20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些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对农业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杂交水稻良种的推广,就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二、农业生产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78年间,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成就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以及社队企业的发展等方面。
一是农业总产值与粮食产量基本呈现增长态势。1953年至1958年,我国农业生产总体上是发展的,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以1952年农业总产值为100,那么到1978年是199。8,增加了将近一倍;同期粮食也增加了85。9%。但是从年度来看,这中间却出现很大曲折。1960、1961、1962这三年,无论是农业产值或是粮食产量,都跌到1952年的水平以下,最低点比1952年下降了5。9个百分点。十年动乱期间也在1968年、1969年和1972年先后三次出现波动。同一期间,粮产量也出现同样的波折,两者十分接近。
二是经济作物也实现了较快增长。经济作物除油料增长较慢外,其他作物都有较快的增长,甜菜、烤烟、黄红麻、甘蔗增长率都在一倍以上。据统计,从1952年到1978年,棉花增长了66。2%,油料增长24。2%,黄红麻增长255。6%,甘蔗增长196。7%,甜菜增长464。1%,烤烟增长373。9%。
三是牲畜及肉类产量增长明显。这一时期,养猪业发展迅猛,自1952年到1978年,猪的存栏数增长了235。6%。草原牧业也有很大发展,如羊在同一期间增长了175。1%。但是草原由于投资有限,建设进展缓慢,人工半人工草场建设不多,再加上自然灾害,大大地制约了牧区的畜牧业生产。从总体上来看,由于畜牧业的发展,肉类供应有了较大程度的增加。猪牛羊肉的产量由1952年的338。5万吨,增加到1978年的856。3万吨,增加了153%。
四是社队企业的创立与发展。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后,各地将农业合作社办的企业转为公社企业,将农村3万个手工业社转交公社,另外从生产队和社员中抽调了一些生产资料和人员办了一些企业,总称社队企业。1958年底共有产值60多亿元,从业人员1800万人。1959年企业发展到70万个,产值100多亿元。办得较好的是粮食加工厂、砖厂、石灰厂、农机修配制造厂等。三年困难时期,很多社队企业纷纷倒闭。20世纪70年代,由于城市工厂部分停产,部分工人回乡,城市知识青年下放,给社队企业提供了人才、原料和市场,才逐步发展起来。至1978年全国共有社队企业152。4万个,职工2826。6万人,固定资产原值229。6亿元,产值493。1亿元。这些企业就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的前身。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前30年,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总体上实现了一定的增长和发展。但是,这一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存在许多问题,如经营体制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农村运动不断,没能正确处理工农关系与城乡关系,农业生产单一化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十分缓慢。据统计,从1957年到1978年的21年间,农业生产总值只增长了83。97%。农民按人口平均的纯收入只从72。95元增加到133。57元,平均每年只增长2。88元,农村中还有1亿多人口处于贫困状态。上述情况表明,我国农村和农业再也无法按照原有体制维持下去,改革势在必行。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
·引言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推动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30多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一节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
新时期农村改革从承认农民的微观经营主体地位开始,随着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的逐步推广普及,农村人民公社体制最终废除,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得以确立。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农民就试图摆脱高级社和人民公社的束缚、重获经营自主权和收益支配权,从而自发掀起了三次“包产到户”的浪潮,但为当时“左”的指导思想和人民公社体制所不容,屡屡被制止和“纠正”。然而,农民的自发努力一直潜流涌动,到70年代末期又一次形成规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发展农业生产,成为农村工作的中心。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又将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请”了回来。安徽和四川则是这一改革行动中走在前面的两个省。
早在1977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在第一书记万里的领导下,从落实政策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