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农村建设60年-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1995年,乡镇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到近300万家,全国性乡镇企业集团发展到327家。到2000年,全国95%以上的乡镇企业完成改制,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得到完善,乡镇企业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主力军。到1996年,全国生产出口产品的乡镇企业达15万个,出口交货值达6008亿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7。8%。到1996年底,乡镇企业数达到2336万个,吸纳农村劳动力1。35亿人,完成增加值17659亿元,分别是1991年的1。2倍、1。4倍和5。9倍。1997年1月,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的颁布和实施,乡镇企业的发展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乡镇企业再度出现了增长速度放慢、效益下滑等问题。为此,全面推进对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寻求发展的长期动力,成为这一阶段深化乡镇企业改革的关键。

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措施:一是要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着重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储藏、保鲜、运销业。二是要结合整个工业结构调整,加强技术改造和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能力。三是东部地区的乡镇企业要注重提高科技含量,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和外向型经济;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四是积极推进乡镇企业改革,放手让群众从实际出发,探索和选择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增强企业活力,调动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按照中央的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有关部门相继制定了深化乡镇企业改革的政策,主要有:一是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二是大力发展乡镇园区,推动乡镇企业布局调整,促进乡镇企业合理集聚;三是鼓励引导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推动大中型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五是维护乡镇企业权益,减轻企业负担。

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推动下,乡镇企业从2002年以来保持了连续六年的良好发展势头,经济总量、结构调整、素质提升和经济效益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目前,30%的国内生产总值、45%的工业增加值、34%的出口都是由乡镇企业创造的。经过结构调整,乡镇企业的规模效益日益明显。全国乡镇企业有各类园区和产业集聚区5600余个,园区实现增加值已占乡镇企业增加值近四分之一。2007年,全国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69620亿元,上缴税金7366亿元,从业人员总数达1。5亿人,累计支付劳动者报酬达1370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收入1440元,乡镇企业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的各种支农补农资金突破200亿元。

三、乡镇企业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

尽管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它依然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对缩小工农、城乡差距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乡镇企业是实现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据统计,2001年,全国乡镇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315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7。7%。从企业结构看,乡镇工业主要是小企业,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起形成了我国大中小结合的较为合理的工业企业结构。2001年乡镇工业企业数672万个。从产业结构看,乡镇企业以农产品加工、资源开发、劳动密集型、轻型加工企业为主,城郊乡镇工业相当一部分是为国有大工业进行加工配套的。2001年全国乡镇工业企业从业人员7615万人,大大超过国有工业企业职工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5。5%,乡镇工业增加值占农村社会生产总值的44。7%。

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在带动农村工业发展的同时,为工业生产和职工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起来,促成了大批小城镇产生和发展,进一步为农村工业化开辟了广阔道路。2003年,集中在全国小城镇,占乡镇企业总数47%、总计共1036万家乡镇企业,吸纳就业9644万人、占乡镇企业就业总数的71%。各地实践证明,乡镇企业发达的地方,小城镇发展就快。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提高企业聚集效应,小城镇的发展拥有了主导产业的支撑,更加繁荣富庶起来,原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得到改善。

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新的增长点。农产品加工业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对接的最佳形式,也是农村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关键是要“抓大扶小”,全面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要促进乡镇企业的改组、改制和技术进步,提高素质,鼓励乡镇企业把自身的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营领域,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升级。

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有效形式,又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又是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乡镇企业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既能包容个体企业,又能包容外资企业、集体企业、混合企业等。同时,它植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具有农村经济的属性,这又是它的特殊性。要发挥乡镇企业的优势,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建立健全经营机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适销率。要依靠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工业,真正使农民富起来。

·第二节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城镇是技术、资金、商品、市场、能源、交通、通信、人力资源的集合中心。世界发达国家的历史表明,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相一致的过程。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换,经济结构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换,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换,城镇化水平相应提高。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的模式并不是单一的,世界上各个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都有各种不同的模式和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双重背景下,沿着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异地转移的双重方向发展,正在逐步走出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一、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的城镇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有4。8亿人口,占同期全国人口总数的89。4%(1949年底)。广大的农民群居在众多的自然村落和集镇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也由农村转到城市。

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乡村手工业也获得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广大农村集镇逐步得到恢复并呈现初步繁荣。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集镇上的粮行、米市很快衰落。到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改造完成之后,集镇上的行业和店组纷纷实行了合作化、集体化,仅有的少数个体手工业户也因缺乏原料和市场而停产,店铺大为减少。从此开始,本应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农村集镇日趋萧条。另外,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随着“一五”计划核心——156项重大项目在各大城市的铺开,中国的城镇快速发展,诞生了11座新城市。1957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为15。4%,比1949年的10。6%提高了5个百分点。

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撤区并乡,政社合一,大部分地区形成一社一镇的体制。其后农村又限制了自留地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农村单一的经济状态日渐形成。这样一来,除了公社所在地的集镇有一定的发展外,大批小集镇则趋于衰落。另一方面,“大跃进”运动在全国各地掀起“大炼钢铁”的浪潮,大量农民进城大炼钢铁,1960年城市人口增加了2352万人,城镇化水平由1958年的16。2%提高到19。7%。这种“跃进式”的城镇化缺乏坚固的经济政治基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