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松堂自序》“40年代”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便处于社会之中,“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人总能找到自己的归属,一个家庭、一个学校、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社会性”自始至终都会伴随左右,像鲁滨孙那样因不可抗力而远离社会的人,同样也需要一个“星期五”做伴。所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便要做一个社会的人。
冯友兰先生说:“个人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个人只有在社会之中才能生存,才能发挥他的作用。他跟社会的关系,并不是像一盘散沙中的一粒沙子,而是像身体中的一个细胞。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说,如果把人的一只手从他的身体分开,那只手就不是一只手了。”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离开了群体,任何人都无法独立生存,一个人的能力再出类拔萃,如果离群索居,就绝对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章太炎先生有一句名言:“夫大独必群,不群非独也。”一个人要想成为杰出的人物,必须学会融入集体,利用集体的优势来成就自己“大独”的理想。即使一个人的能力不算优异,但若他学会融入集体,借助于“群”的力量,那么他获得成就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就是最好的证明。
西楚霸王项羽,出身贵族家庭,他年少时学习书法不成,学剑仍不成,遂立志要学“万人敌”,于是跟从叔父学习兵法。他身高八尺,力能举鼎,武艺高强。年轻时的项羽志向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
与项羽相比,刘邦在四十岁时还是一事无成,只是一名小小的亭长。这位布衣出身的汉高祖在年轻时,还是一个市井之中的无赖。他长得没有项羽英俊潇洒,更没有项羽武艺高强,也没有项羽那么良好的家庭背景,可以说,年轻时代刘邦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能当上皇帝。然而,最终登上皇位的人,却是他这样一位小混混。
这当中有什么原因呢?后来,史学家们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项羽虽然优秀,但他的“大独”理想是建立在“群”之外的,而刘邦虽然不怎么优秀,但时势造英雄,他是在“群”中一步步被推为“大独”的。项羽的确武艺高强,用兵也非常有术,“破釜沉舟”的典故就是用来形容他的军事才能的,然而项羽总是仗着自己的个人能力,忽视了他的部下们的作用。正如原来本是项羽部下的韩信所说:“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能用,对待自己的部下,该给的封赏又十分吝惜,只凭借自己的匹夫之勇,自然不可能成就帝王的霸业。”而刘邦呢?虽然本领不怎么样,用刘邦自己的话来说,“文不及萧何,武不及韩信,谋不及陈平”,然而这些人才都能为刘邦所用。这就说明了一点,刘邦是一个群中的“大独”,一个懂得充分利用“群”的力量的人。
最后历史的进展也正是如此。鸿门宴后,项羽再也没有了杀刘邦的机会,反而逐渐被刘邦赶超,最后在垓下决战之时,英雄一时的西楚霸王谱写了“乌江自刎”的悲歌。
项羽的悲剧正好印证了社会之于人的重要性。许多杰出的人士,之所以被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击垮就是因为不善与人沟通,不注意与人交流。
据《圣经》记载,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他们互相协助,日子越过越好。后来决定修建一座通到天上去的高塔,即巴别塔。上帝得知此事后,又惊又怒,心想:人们讲同样的语言,就能建起这样的巨塔,以后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呢?于是,上帝让人世间的语言发生混乱,使人们互相言语不通。从此,人们各自操起不同的语言,感情无法交流以,误解开始出现,巴别塔因此半途而废。
或许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但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圣地亚哥认为的那样,世间存在一种宇宙万物共通的语言,只要你愿意,就能发现它的存在。其实,有没有这样的一种语言,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有没有一颗融入社会的心。唯有拥有了这样的一颗心,才能不再一人隅居,重新回归充满温暖的人群当中。
薄则于人,善用内心尺度
每人内心都有衡量行为的一把尺,随时都在使用它来衡量别人和自己。
——《中国哲学简史》“忠恕”
人是感性的动物,依照自己的价值观去对待事物,往往处理事情,冯友兰先生说:“每个人内心都有衡量行为的一把尺,随时都在使用它来衡量别人和自己。”但很多时候,人们内心的尺是和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可以随意变化的,尤其是在衡量自己和他人时,尺子总是会出现巨大的差异,完全就是两套截然不同的衡量标准。
一位哲学家在海边目睹一条船遇难。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部溺死了。他痛骂上苍不公道,只因为一位罪犯正好乘坐这条船,竟然让众多的无辜者受害。当哲学家正陷入这种苦恼之际,他发觉自己被一大群蚂蚁围住,原来他站的位置距离蚂蚁窝不远。这时,有一只蚂蚁爬到他身上并叮了他一口,他立刻用脚踩死所有的蚂蚁。天神在这个时候现身,并用他的拐杖敲着哲学家的脑袋说:“你既然以类似上苍的方式对待那些可怜的蚂蚁,难道你还有资格去批判上苍的行为吗?”
这位哲学家如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一样,对别人的要求远远超过对自己的要求。他们在评判别人时,总能头头是道,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可是当自己身陷其中,成为当事人时,就忘记了自己曾经说过的话,犯了与别人同样的错误。表现在工作中,一方面是用放大镜来观察他人的行为,说三道四,评头论足;另一方面却故意漠视或放纵自己的行为,毫无标准可言。
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了用自己想象中的尺,去衡量别人的行为,却忽略了每个人心中的尺并不一样,拿自己的尺去衡量别人未必合适,何况有时那是连自己都无法达标的尺。不妨将高高举起的、衡量别人的尺粗化一下,试着放低对别人的要求,适度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切就会变得圆满很多。
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和许多人都是朋友,其中包括许多被人认为是孤僻、不好接近的人。有人十分奇怪卡耐基的想法:“我真搞不懂,你怎么能忍受那些怪人呢?他们的生活与我们一点都不一样。”卡耐基回答:“他们的本性和我们是一样的,只是生活细节上难以一致罢了。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戴着放大镜去看这些细枝末节呢?难道一个不喜欢笑的人,他的过错就比一个受人欢迎的夸夸其谈者更大吗?只要他们是好人,我们不必如此苛求小处。”
卡耐基不愧是人际关系学大师。其实,人往往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优点与缺点共存,美丽与丑陋俱在。与人相交,要看好的方面,至于一些小节,诸如生活习惯之类,大可以“视而不见”。
服装界有名的商人史瓦兹是一个“薄责于人”的经营者,他的成功就和这个品格有莫大的关系。史瓦兹刚入服装行业的时候,有一次他拿着样衣经过一家小店,却无缘无故地被店主讥讽嘲笑了一通,史瓦兹并未反唇相讥,而是诚恳地请教。店主观点独特,史瓦兹大惊之下,愿高薪聘用他。原来这家小店的店主居然是一位极其出色的服装设计师,只是因其自诩天才、性情怪僻而与多位上司闹翻,一气之下发誓不再设计,改行做了小商人。史瓦兹弄清原委后,三番五次登门拜访,诚心请教,这位设计师愤然拒绝,出言不逊,史瓦兹毫不气馁,常去看望他,终于和他成为朋友。这个人后来进入了史瓦兹的服装公司,帮助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服装帝国。
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任何时候都不要以自己的标准苛求他人,求大同存小异,才是为人处世的智慧所在。英国有一句谚语说得好:“要想知道别人的鞋子合不合脚,穿上别人的鞋子走一英里。”将心比心,自己不想做,或者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强求别人去做,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的生活氛围就能轻松得多。
遗失信者,世间再无立锥之地
从个人成功的观点看,有信亦是个人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
——《理想人生》“存诚敬”
一句“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让人们看到了诚信的价值。“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