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的研究结合起来一起发展,研究范围不但要涉及野蛮种族,而且也要涉及文明社会。只有联系社会、经济和心理形态的起源,才能对这些形态进行充分的研究。这个方法主要应归功于马克思。由于缺乏这个方法,一些高度抽象的和传统性的学科与历史之间发生了致命的脱节现象。前者接受了一些固定的范畴——人性,心理人或经济人;后者要末是文学性的或说教性的;要末仅是学究式地罗列历史事实。各门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同历史结合起来。这本身就需要对科学和人文学科进行一次普遍改组。
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发展社会科学更甚于需要发展自然科学,不过社会科学在目前如此得不到支持却并不是偶然的。
这与其说是由于它们有固有的困难,不如说是由于仅仅进行这种研究就是对目前社会制度的彻底批判。在我们的社会制度下,它们是永远不会得到发展的,为了发展社会科学而进行的斗争同时也就是改造社会的斗争。
科学的前途
在考察科学研究的发展前途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的总方向,并且可以从中得出相当可靠的结论。不可能知道的是一些根本性的新发现的可能性以及这些发现对整个科学发展所起的革命化作用。我们在过去已经有了这种发现,X射线和放射活动就是近来最惊人的发现。有人说,由于这种事情无法预测,事实上要进行预测就等于作出发现,所以,展望科学的前途是没有意义的。这话只是部分地正确;比较重大的发现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是在特定领域中进行集中研究的成果,不过人们必须首先为某种别的理由在那个领域进行广泛的研究,然后才会有这种发现。在十九世纪初叶,原是不可能预测细胞繁殖的机制的,不过当时却可以说:除非用显微镜对细胞进行研究,就不可能发现它们的繁殖情况。同样,除非把气体放电现象作为研究对象,X射线和放射现象以及由此接着产生的一切就根本不会发现。所以实际的问题是:要保证科学可以在最广泛和最全面的战线上发展,随时准备把科学遇到的基本发现当作意外礼物加以接受和利用。
交互作用 从上述关于科学战线和未知领域的粗略叙述中可以看出,在不少地方,不同学科之间有交互作用而且它们和人类活动之间也有交互作用。不过把科学划分为若干部门,它们彼此之间的横的联系就大部分看不见了。280页的图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弥补这个缺点。那幅图表指明了各学科之间的内部联系以及科学和生活的比较直接的实用方面之间的联系。核物理学和生物化学之类基本学科和桥梁性学科的重要性由表中所表示的这些学科在整个科学领域中的许多联系显示出来。当然可以编制出完整得多的图表,不过由于它过于复杂,反而可能使人看不清主要的关系。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讨论了科学在起内在需要的推动下向前发展的情况。不过我们也已经充分说明了科学不是孤立的活动,还有着外在的实际应用的可能性,而这个可能性又会为开展这门学科的研究提供实际理由。迄今科学主要是从事分析先于人类而存在的世界,而不是分析人类自己的产物。仪器设备之类整套人为科学装备的作用,并不在于创造新的自然界,而在于使人类能够进行了解自然界的本来面貌所必需的实物分析和逻辑分析。不过这仅是一个开头,因为人类所创造的世界也需要加以研究和控制。随着时间的进展,宇宙中由人类决定的那一部份将相对地变得越来越重要,不过由于这一部分建设起来更快一些,它必然不那么稳定,需要人们对它有更彻底和更仔细的理解,以防止人类自己创造的事物把人类自己摧垮。
第十四章 科学为人类服务
人的需要
如果我们把人类生活及其发展当做我们研究的中心,科学活动就会呈现不同的面貌,而且彼此联系的方式就会显得和前一章所描述的有所不同。人的需要和愿望不断地为探索和行动提供动力,因此,可以把科学看作是我们取得必需的知识以满足某一特定需要的方法之一。我们可以把科学中的人的需要依照迫迫切程度分为四等,科学同其中每一类需要都有一定的关系。首先是对于食品、住所、健康和娱乐的基本生物学需要。其次是对于满足这些要求的各种手段的需要。
这些手段就是生产性事业、运输和交通以及文明社会的整个行政管理、经济和政治机构。不过社会不但要存在下去而且还继续发展。旧的需要要求得到更好的满足,新的需要也会不断出现。政治运动成为人类社会的这些动态的需要的推动力,不过这些需要的最终体现形式是由科学决定的。因此,科学往往变成社会和经济变革的主要力量。最后,社会在自己的所谓文化——礼仪,艺术和对于生活的总的态度——中认识和表现了自己。在这里,不但实用科学,而且科学所展现的世界面貌都再次成为主要因素。
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人们开始第一次认识到:社会终于能够充分地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了。只是在最近只是靠了科学,这才成为可能,不过我们也知道:我们还没有做到我们应当可以做到的地步,并不是因为没有科学,而是因为社会和经济制度有缺陷。从已知的人类基本需要出发,我们现在已经有可能建立一个生产和分配的技术体系来满足这些需要。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旦明确说明了需要的数量,供应的问题也就多少确定下来了,因而也就可以按照现有技术来衡量每一个要求切实可行的程度。例如最近对食物的研究已经说明:一旦有可能用科学方法确立最低营养标准和最宜营养标准,就可以采取政治和经济行动来加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所采取的行动要比人们用含糊不清的措词表明同样真实的饥饿的时候我们所可以采取的行动有力得多。一旦一种需要可以大体上从数量上来阐明,要满足它就变成了一个明确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了。如果有组织的社会决定满足这个需要并且准备支付其费用,它就变成纯技术问题了。技术可以用比到现在为止快得多的速度应付这些问题。现在我们已经有可能相当准确地预测为了这一目的需要采取哪些技术改革措施。
我们将在下文尝试进行一下这种预测。这种预测略为超出了现行技术趋势的范围,但决不是空想的,换言之,我们并没有提出任何我们不知道怎样实现的改革建议。
我们可以把人类基本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不过人是高度社会性的动物,因此,这种划分必然是人为的。社会需要可以支配行动,不下于生理需要。在不少情况下,人们宁愿忍受饥饿和艰苦生活而不愿破坏社会准则。实际上,我们目前社会制度中的极度不平等的现象所以能够维持下去,是靠了社会习惯的约束力,远胜于靠了暴力。不过生理的需要有更大的迫切性。因为缺乏必需的东西达到一定程度,人就活不下去了。全世界发生的绝大部分疾病大概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于缺乏基本必需品的缘故,一般是由于缺乏食物,其余的疾病有很多可以归咎于劳动条件差。换言之,人们确确实实是被他们的社会制度害死的,说得更明确一点,就是:如能充分供应人类的基本必需品,就能使世界上每一个人平均多活二三十年左右。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是太极端了,但它只不过是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英国人平均寿命是五十五年,印度人平均寿命是二十六年,可是没有一个人从两者的差数中得出明白的结论。
食物
头一个同时也是主要的必需品是食物。现在要估计现有人口或者任何一定的世界人口的食物需要量是很容易的,但是要估计为了使这批人口的食物消费量达到最宜标准所必需的农业生产总量却比较困难。不过所有的估计都一致认为,如果全世界现有的优良农田都用最好的现代方法耕种,所提供的食物就会达到最宜标准所需数量的二至二十倍。我们用另一个方法也可以得到这一结论。约翰·奥尔爵士在他提出的关于英国(这方面条件比较优越的国家)的营养状况的报告中,不但指出有一半人口食物不足,而且说明其中有五分之一的健康状况甚至在最低标准以下。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估计出整个人口食物消费量达到充足水平所需的食物数量。这个数量的价值比目下消费量总值多百分之二十,大约为英国农业产值的三倍。如果假定英国人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