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们房地产这些年-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谝唬挥谑呛酰D嫌绕涫呛?谑械木靡跃说乃俣确⒄梗珿DP增速破天荒地高达83%多,连续两年的财政收入都比上年翻了一番,而在财政收入总额中房地产的收入又占40%。

据《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1996)》统计,1992年1—9月,海南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94万平方米,超过建省办特区三年多来住宅施工面积的总和,比1991年同比增长两倍,完成投资达31。46亿元,是1991年的四倍。

让人热血贲张的海南岛培养了日后中国房地产业的巨子。

前两年海南经济低潮,大部分淘金者都撤了,纷纷回到内地,冯仑、潘石屹他们决定留下来碰碰运气。和许许多多的下海人一样,几个人成天混迹于街边拍档、沙滩浴场,“无聊的时候骑着自行车绕岛一周,回来时已经满脸胡子”。

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政治嗅觉敏感的人。各路精英从南方讲话中找到了开拓新事业的勇气和灵感。

邓小平“南方讲话”后,海南经济急剧升温。

机不可失啊!冯仑与王功权、易小迪、王启富、刘军、潘石屹六个人立即凑了三万块钱,创办了“海南农业高技术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后来这家公司有了一个更简洁的名字——万通。注册时,法人代表、总经理一栏填的是王功权。王功权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管理工程系管理工程专业,之后在吉林省委宣传部企业宣传处工作。他是在1988年来海南的大巴车上和冯仑认识的。

冯仑和刘军的头衔是副董事长,易小迪是总经理助理,王启富担任办公室主任,潘石屹出任财务部经理。

冯仑在一次同广东人的聊天中听到了“机构按揭”一词,查了词典才理解意思。不曾想,“机构按揭”就成了他们起步的开始。

1992年初,冯仑回北京和一家信托投资公司老总畅谈海南房地产的投资。冯仑是讲师出身,口才极佳。他跟那个老总又是谈机会,又是讲能力,几句话就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又让对方隐约感觉到自己的实力。

初步取得对方认可后,冯仑开始和对方讲他也刚刚闹明白的新名词“按揭”。

冯仑盯着对方的眼睛说,“这一单,我出1300万,你出500万。我们一起做,你干不干?”对方爽快答应。

从北京拿到这500万后,他们决定买下海口金贸区的“九都别墅”的八栋别墅,3000元/平方米。首付500万元,其余1300万通过中亚信托贷款做按揭。

冯仑事后回忆,“那时的海南很热,大家也愿意借钱给海南的项目,只不过利息很高。”潘石屹回忆说:“利息好像是20%,这笔钱由对方派人监控,利润五五分成,这是我们第一笔种子资金。”

六个人商量后,就把卖别墅的事交给了潘石屹。

两个月后,来了个买主——山西的大老板韩九吉,潘石屹开价每平方米4000元,第二天又来了一个内蒙的老板,潘石屹开价每平方米4100元。初涉房地产的潘石屹对房地产销售居然无师自通,此后他不断抬高价格,虽然这让韩九吉很“气愤”,但他最终还是以每平方米4200元的价格买下了两栋。最后两栋别墅卖出的价格每平方米已抬高到了6000元。

他们六个人终于赚到了第一笔钱,而且是那么多钱。兴奋的潘石屹第二天就拿着一张百元大钞买了一份《海南日报》,他就想看看这钱到底“能不能花”。

看,这年头钱来得就是这么容易!潘石屹曾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态:“赚完第一桶金之后,因为我吃过苦就比较保守,冯仑则比较激进,他有半年的时间跟我们说的话是: 没钱都赚钱,有钱还不赚大钱。所以把我们的自信心一下都树立起来了。”

日后财经作家吴晓波写过一段精彩评述:“1992年令日后崛起的新贵们,在社会舆论与政策环境两方面得到了双重支持。他们加速度般地聚敛资源,在越来越短的时间内创造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财富。他们改变了社会对财富的整体认知,创意和资本成为最具魅力而富有内涵的词汇。”

这群年轻人终于迎来了他们的幸福时刻,冯仑事后的总结是,“天天过年,夜夜结婚”。这是包括“万通六君子”在内的所有闯海人最为“野蛮生长”的日子。

当然,蜜月持续的时间并不太长。

一次,潘石屹去海口市规划局办事,无意中看到一组统计数字,其中海口报建面积大约是人均50多平方米,北京人均才7平方米多一点。而当时海口常住人口仅30万,暂住人口40万。回来一说,几个人对这一组数据分析了一番,都说“海南的好景不长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万通六君子”很快全部撤出了海南。

后来,有人总结说,对于海南而言,1992年末是识时务者全身而退的最佳时机。

张宝全的财富故事,同样起源于海南这座遥远而神奇的小岛。

与潘石屹、冯仑、易小迪等地产领袖类似,张宝全的第一桶金离不开宝岛海南这片曾经的资本蛮荒之地,而正因海南的独特地理区位及当地政府优厚的倾斜政策,此地一度成为淘金者的乐园,其轨迹基本等同于王石之于深圳,此中细节正如张宝全表露的那样:“一下飞机就听到一片打桩的声音,机器咣当咣当地响,黄土都裸露着,我本能地感觉到,这里有我的机会。”

从身份卑微的小木匠到上山下乡时期的农民,从征兵入伍做炮兵到老山前线担当战地记者,从电影导演到下海经商以至最终打入地产一线,再从地产领域分出精力进入数字电影并担当EVD联盟秘书长、北京工商联副主席。从镇江到北京,从北京到深圳,从深圳到海南,从海南到北京……张宝全的经历更接近一个现实版“许三多”的奋斗故事,而且更曲折、更惊险,更贴近真实的生活,而这种螺旋式爬升的路径,体现的恰是倔强向上、鼓舞人心的生命力。

在海南,张宝全得到某金融企业的赏识,创建了房地产公司和海运公司。据说公司就他一个人,身兼秘书、打字员、老板等多个角色,有人说这是典型的“皮包公司”。而正是这样的“皮包公司”,让他积累了第一笔原始资金。皮包公司,粮食买卖,大宗商品进出口,内洋、外洋大规模海运……张宝全恰是在海南以常人难以置信的高速度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张宝全说,只有半年时间。

张宝全现在回想起当时在海南的创业依旧感慨良多:“我刚去海南的半年时间里,就经历了房地产的悲喜剧。看到有的人白手起家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有的千万富翁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从凡人到神仙,从神仙到魔鬼。可以说,海南的经济环境是中国一代人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最好的教材,只有把神仙和魔鬼都想到了,两个结合起来,那才是人。”敏锐的张宝全在海南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之前,当机立断将手上的项目打包处理,全身而退。北上北京,成了张宝全一生中几乎最重要的一个决定。

从最早的今典花园到创下销售奇迹的经济适用房“今日家园”;从苹果社区的“百万案名征集活动”风靡京城,再到其姊妹篇苹果派开创“海选”之先河,张宝全在北京的房地产开发中,总能不同程度地找到与艺术、娱乐相结合的元素,被人戏称为“苹果张”。好像有些不务正业,自称“目前银行没有一分钱贷款”的张宝全最近几年则更多地以蒙太奇数字电影和EVD推进者的身份进入媒体报道视野。也许正因此,这个自称“具有浪漫气质的商人”,不断创造出许多房地产怪异之事: 一系列房地产行为艺术,“能吃的房子”、“消失的城市”等,在各地的巡展无不引起轰动。

在房地产界折腾十余年,张宝全对中国房地产感悟深刻。

他说,早年,以海南为代表的中国房地产经历了疯狂圈地、卖楼花、炒地皮、行销概念、诚信危机等,房地产商演绎了无数一夜暴富的神话。但如今市场规范了,制度成熟了,土地供应公开透明了,开发商再也不能“偷天换日”地挣黑心钱了,神话时代结束了。

他坦言: 今典集团也是那个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发展的规模、速度,如果放到现在,即使仍然是我和我的员工一起做,三五十年也未必做到。

改革开放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在这场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海南成为我国最早的房地产企业成长的丰沃土壤,海南甚至被誉为中国民营房地产企业的摇篮。

从自发探索到自觉培育,由无序到有序,海南初步建立起了地方性市场体系框架,为市场经济体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