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柳如是别传-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泽镇乘小舟至垂虹亭,翌晨复易大舟以待然明来访。“下舟”者,即下大舟之谓。“明早当泊舟一日,俟车骑一过,即回烟棹”者,乃留在垂虹亭旁大舟中再待然明一日,若尚不至,则又易小舟返盛泽镇也。据此札所言,河东君此时迫切不可缓待之情势,及其焦急之心理,可以想见矣。

尺牍第贰柒通云:

得读手札,便同阿众,与弟感怀之语,大都若天涯芳草,何由与巴山之雨,一时倾倒也。许长史真诰,亦止在先生数语间耳。望之!余扼腕之事,病极,不能多述也。

寅恪案:此通关键乃“许长史真诰,亦止在先生数语间耳”一节。陶隐居真诰,为集合杨义许谥即许长史诸人手迹而成之书,其中多涉及仙女如蕚绿华安妃等降临人间之事。河东君此通所指虽难确定,颇疑与第贰章所引牧斋“戏题美人手迹”七诗有关。牧斋此题作于崇祯十三年庚辰春初,河东君此札作于同年夏间,所隔时日至少亦有三四月之久,故然明将牧斋此诗传致于河东君大有可能,至牧斋所见之河东君手迹亦是从然明处得来也。考晋书柒玖谢安传云:“寓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榰遁游处。”及同书捌拾王羲之传略云:“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又与道士许薖共修服食,遍游东中诸部,穷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须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时刘惔为丹阳令,(寅恪案:“令”字应依世说新语言语类“刘真长为丹阳尹”条,改作“尹”字。)许询尝就惔宿。床帷新丽,饮食丰甘。询曰:若此保全,殊胜东山。惔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保此。羲之在坐曰:令巢许遇稷契,当无此言。二人并有愧色。”世说新语言语类“刘真长为丹阳尹”条刘注引续晋阳秋云:“许询字玄度,高阳人,魏中领军允玄孙。总角秀惠,众称神童,而风情简素。司徒掾辟,不就。早卒。”真诰贰拾真冑世谱略云:“(许)副字仲先,庶生,即长史(谥)之父也。与谢奕(安等)兄弟周旋。”又略云:“(许)薖字叔玄,小名映,改名远游。与王右军父子周旋。”然则谢安石王逸少之在东山,其所与交游者为许询许薖,而非许谥即许长史,但长史之父仲先及兄远游,固尝与王谢胜流相往来。河东君或于此有所误记,因而掺混耶?若为误记掺混,则东山之谢安石恐非牧斋莫属,盖然明当时所能介绍于河东君之胜流,惟牧斋一人曾于崇祯元年戊辰会推阁臣,列名其中,虽因此革职回籍,然实取得候补宰相之资格。至其余如谢象三之流,资望甚浅,不足与谢安石相比也。职此之故,第贰章论牧斋“戏题美人手迹”七首,谓其诗乃钱柳因缘重要资料之一,实则亦是钱柳因缘材料之最先见于记载者。河东君此札可取以相证发也。

尺牍第贰捌通云:

(上段前已引。)已至湖湄,知先生尚滞故里。又以横山幽奇,不灭赤城,遂怀尚平之意。不意甫入山后,缠绵夙疾,委顿至今。近闻先生已归,幸即垂示。山中最为丽瞩,除药炉禅榻之外,即松风桂渚。若睹良规,便为情景俱胜。读孔璋之檄,未可知也。伏枕草草,不悉。

寅恪案:此札“药炉”二字,杭州高氏藏本如此,今依以移录。瞿氏钞本“药”下缺一字,王胡本补作“铛”,自是可通,但杜牧之“题禅院”诗云:“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见全唐诗第捌函杜牧叁及孟棨本事诗高逸类),并东坡集柒“和子由”四首之二“送春”云:“鬓丝禅榻雨忘机。”及东坡后集肆“朝云诗”云:“不似杨枝别乐天,天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河东君自与谢象三绝交发病后,意态消沉,借禅说以遣愁闷,因而多读佛经,如第贰伍通云“呗具宗极”,第贰柒通云“便同阿难国再见矣”,第贰玖通云“见遮须之尊,忘波旬之怖”及“今虽华鬘少除,而尼连未浴”等,皆用内典之文,可为例证。至“药炉禅榻”之语固出杜苏之诗,人所习知,不足为异。所可论者,河东君以其身世之关系,于“朝云诗”一类之作品本甚留意,况曾一度以“杨朝”为称,唐叔达为之赋“七夕行”,程孟阳为之赋“朝云诗八首”及“今夕行”,其于东坡是诗,尤所专注,此事理所必然也。(详见前论“河东君嘉定之游”节。)河东君作此书时正值其浏览佛经及赏玩苏诗之际。其实东坡此诗之“药炉”本指烧炼丹汞之“药炉”,而非煎煮药物之“药炉”,观此诗七八两句“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可证。盖“经卷药炉”指佛道之教义,“舞衫歌扇”指姬妾之生活,以今昔情境互异为对文。东坡此意河东君未尝不知,不过借用之,以写煎药疗病之景况耳,若必谓非作“药铛”不也。河东君早与几社名士交游,自然熏染轻鄙宋诗之风习,第叁章论河东君金明池“咏寒柳”词实用东坡之诗,今观此札中“药炉禅榻”之语又得一证。王胡本以“药炉”为“药铛”,就文义言原甚可通,然于河东君学问蜕变之过程似尚未达一间也。夫河东君之涉猎教乘本为遣愁解闷之计,但亦可作赋诗词取材料之用,故所用佛经典故自多出于法苑珠林等类书,若“遮须”一词乃用晋书壹佰贰刘聪载记,实亦源于佛经,颇称僻典。然则其记诵之博实有超出同时诸名姝者。明末几社胜流之诗文以所学偏狭之故,其意境及材料殊有限制。河东君自与程孟阳一流人交好以后,其作品遣词取材之范围已渐脱除旧日陈宋诸人之习染,骎骎转入钱程论学论诗之范围,盖几与当时萧伯玉士韦等千子南英诸名士同一派别,而非复云间旧日之阿蒙矣。

河东君至杭州访然明不遇,未能与商迁居之地,故遂自行决定由吴江之盛泽迁往松江之横云山。似此不俟然明之回杭而匆促作此移居之计者,其间必有不能久待之理由。据陈忠裕全集卧子自撰年谱崇祯十三年庚辰条略云:“春纳侧室薄氏。以三月北发。六月就选人,得绍兴司李。七月南还。以八月奉太安人携家渡钱塘。(抵任所。)”可知崇祯十三年春卧子于其继母唐孺人服阕后即又纳妾薄氏,复北上选官,以常例推计,其得官南还及赴新任当不过数月间事。河东君自崇祯八年夏间脱离卧子,晚秋离去松江后,至崇祯十三年夏间作此札时固已历五岁之久,而两方实未能忘情,第叁章论卧子“长相思”、“上已行”两诗已言及此点。意者河东君作此书时或闻卧子之北行,或竟知卧子之得官南归,所以急欲迁居松江而不待然明之归者,其意旨傥在是耶?

“横山”即横云山,嘉庆修松江府志柒山川门云:

在府城西北二十三里,高七十尺,周回五里。本名横山,唐天宝六年易今名。又河东君戊寅草“(崇祯八年)秋夜杂诗”四首之二“澄崖相近看”句下自注云:横山在原后。

寅恪案:第叁章引钱肇鳌质直谈耳柒“柳如是之轶事”条载河东君旧日居松江之佘山。佘山在松江府城北二十五里,(见嘉庆修松江府志柒山川门。)与横云山地相邻接,而横云山之规模尚狭小于佘山。河东君是否先居佘山,后迁横云山,抑或前后皆居横云山,钱氏掺混言之,今不易考知矣。

“赤城”者,文选壹壹孙兴公“游天台山赋”云“赤城霞起而建村”,故以赤城比天台,其实高下大小不可同语。若谓河东君于此亦不免文人浮夸之习,则恐所见尚失之肤浅。鄙意河东君之取横云山以比天台山者,暗寓“刘阮重来”之意,实希望卧子之来访也。此通云“不意甫入山后,缠绵夙疾,委顿至今”,第贰玖通云“及归山阁,几至弥留”,岂居横山以后卧子又无来访之事所致耶?更可注意者,东坡词云“人间自有赤城居士”,(见东坡词水龙吟。)河东君殆亦于此时熟玩苏词,不仅熟精选理也。

尺牍第贰玖通云:

(上段前已引。)邈邈之怀,未卜清薖。何期明河,又读鳞间耶?弟即日观涛广陵,聆音震泽。先生又以尚禽之事未毕,既不能晤之晚香,或当期之仙舫也。某公作用,亦大异财墅风流矣。将来湖湄鳜鱼如丝,林叶正赪。其为延结,何可言喻。

寅恪案:欧阳永叔居士集壹伍“秋声赋”云“明河在天”、“夷则为七月之律”。今河东君此书云“何期明河,又读鳞间耶?”是此书作于崇祯十三年七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