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不大相符。而且当时东北军主力大多集中锦州,张学良还没有下定彻底退到关内的决心,东北军残部应该向那边靠拢才是,11月份仍然滞留汤岗子的可能性不大。
也有可能是共产党的部队。中共辽中县委派出朱世超打入地方武装毛长山部,对其改造后,以其连续奇袭海城、汤岗子、千山、首山等处。这支队伍对日军发起攻击的具体时间不详,但辽中县委是1932年才成立的,所以,也不可能在1931年对汤岗子发动进攻。
那么,只能是义勇军了。据当地《近代鞍山大事记》记载,11月9日,有四百余义勇军在汤岗子活动,把溥仪堵在屋里很可能就是他们的杰作。只是,这支部队的具体番号不详。辽南义勇军的主力老北风、项青山正在锦州方面配合黄显声将军“活捉凌印清,枪崩日本兵”,在这一带作战的应该是海城本地的义勇军,他们有可能依靠熟悉地形和日军周旋,而一旦遭到攻击,又可以安然散入民间,令日军摸不着头脑。
这件事的考证本来可以告一段落,但离开东北不久,在沈阳的朋友给我来信,说那张照片找到当地老人看过,竟有意外的收获——第一,这地方很可能是往原日本满铁附属地去的路上一个警察阁子,那个塌了顶的房子原是个炮楼,后来又修好了,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才被扒掉。沿着它前面的路一直往里走,就是当地人叫“老毛子馆”的原苏联铁路员工休假宾馆外面一处车场。这地方离溥仪住的对翠阁比较远,隔了一山一湖,除非放大炮,否则溥仪那边应该是听不到的。第二,当地的确有一支义勇军武装打过日本满铁附属地。这个义勇军首领姓张,事变前是个绿林好汉,手下有一帮弟兄,他打的是千山而不是汤岗子,目的倒不仅仅是出气,而是去绑日本人的票。他抓了一个叫山本抑或杉本的日本经理,向日本人勒索了四万金票,然后拿这笔钱买武器改善装备。第二年老北风还在营口山寨了一把这个桥段,绑了个英国人,换来一千支枪,就是有名的“波利绑架案”。这个打千山绑架日本经理的事情,据说还登载在前几年的当地报纸历史版上,不仅仅是传闻。
要真是这位张大侠骚扰了汤岗子但面对日军守备知难而退,那他实在要太郁闷了。试想,反正是绑票,要是一咬牙打进去,把溥仪抓住,那能换多少条枪啊!
老张估计也得喊冤——我怎么知道那个澡堂子里能藏着一个皇帝呢?!
历史,就是在这样的阴差阳错中行进。
在写完此文的时候,忽然再次接到沈阳来的邮件,告诉我那个可能差点儿绑了溥仪的“土匪”确有其人,此人大号张文良,虽然和张学良只有一个字的区别,却没有任何亲戚关系。张文良,字志斌,海城县老虎屯人。本是当地小学教员,因受欺压拉了杆子,报号“绿林好”,抗战爆发后看不惯日本人欺负中国人,率部参加了义勇军,活动在鞍山郊区。1931年冬季,他率部突袭千山旧堡,将福源海株式会社日本经理山本治福绑架作“人质”,向日方索要赎金,驻鞍山的日本守备队和警察连续追缴,出动大批军警试图夺回人质都没能成功,最后不得不通过当地官绅谈判,付出4万日元,将肉票赎回。“绿林好”用这笔钱买进大批弹药,改善装备继续和日军作战,所部加入辽南义勇军第十二路军。这是记录在鞍山大事记里面的事情,不是传说。
外篇(四) 傀儡王的伪满建国?
1932年3月9日下午,溥仪就任伪满“执政”典礼在长春举行,象征着伪满洲国的出台。为了粉饰太平,日本关东军安排下,伪满各地纷纷施放烟火,游行庆祝。然而,游行的队伍除了军警之外,就是在压力下被组织上街的学生、商人等,普通百姓关门闭户,以这种消极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反抗。于是,连日本方面的杂志上,也不得不在伪满建国游行的照片标注中感叹——参加游行的队伍显得冷冷清清。
这些人虽然出来游行,心中对日本人的态度却大多十分抵触。李顿调查团到伪满调查的时候,日本人也曾组织各种各样的请愿团,结果,就是那些被硬赶过来的“请愿团”,也会乘日本人不在场的机会偷偷向调查团表态:别看那请愿书,都是日本人胡扯或被他们修改过的,“并不代表我等本意”。
人可以出错,按说,标语不该出错了吧。然而,就在策动伪满建国的时刻,连标语都和日本人开了个国际玩笑——关东军为了“庆祝满洲国成立”,在沈阳城头所挂标语,“满蒙独立”的“蒙”字却无端掉了下来,并被日本记者拍摄,留在了《一亿人的昭和史》中。这对做事细致的日本人来说,恐怕是一个极罕见的失误。
为何专门掉了一个“蒙”字呢?萨推测,这或许是上帝的一个黑色幽默,告诉世人伪满洲国是蒙不了人的。
实际上伪满洲国的确是蒙不了人的。尽管日方进行了各种粉饰,但无法掩饰的是,日方官员和军人公开占据着“满洲国”的各个实权部门,并通过规章确定了其主宰地位。“满洲国”,其傀儡的性质,是直接写进了白纸黑字的文件中的。
即便是伪满洲国“皇帝”溥仪,也难逃傀儡的命运。在日本关东军的严密看守下,这位“笼中天子”被闭锁在长春东南一隅伪满皇宫的高高围墙之内,并无行动自由,其活动大多仅限于勤民楼、辑熙楼和同德殿这三座楼房。
令人惊讶的是,日本方面的记载中,溥仪这个伪满皇帝,竟然也有“抗日”行为。原来,溥仪尽管是关东军扶植的傀儡,但曾经满腹复兴大清王朝思想的他也曾想过摆脱关东军控制,加强其在伪满洲国的发言权。如同很多朝代傀儡皇帝的计谋一样,溥仪也策划采用驱虎吞狼的方式,引发日方内部斗争从中取利。对此,日方其实也有警惕。作为陆军精锐的日本关东军有一个天然的对手,那就是日本海军。日本的政界无法制约军界,军界一直是陆海军争斗的局面。因此,为了避免在伪满出现海陆军矛盾,关东军从最初就很小心防止海军进入伪满系统。尽管日方可以为汪精卫政权建立一支海军,却一直不肯为伪满洲国建立“帝国海军”,而将其水上力量整合为一个不伦不类的“江上军”,意为隶属陆军的江防部队。如此,伪满根本不具备利用这个矛盾做大的可能。然而,溥仪的聪明让日本人也颇为吃惊,他在日本寻找的支持者是关东军真正十分忌惮的——溥仪极力拉拢日本皇室,与日本皇太后建立良好的关系,试图通过日本皇室压迫关东军让步。这种活动在1935年溥仪访问日本前后达到高潮。
不过,由于关东军是日本军队中最著名的“下克上”部队,东北又是其最重要的禁脔,而日本皇室对溥仪的好感并没有达到牺牲陆军利益的地步,所以,溥仪的挣扎最终陷入无效,其得力助手郑孝胥被病死,亲信凌升等被杀,溥仪自己也差一点被关东军换马。溥仪后期对日本人几乎变态的畏惧,大约就源于这次不成功的努力。
这种说法是日本人的一家之言,虽然在历史上有一定依据,但未必可靠。可是,当我们看溥仪在建立伪满前后的照片时,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伪满时代,溥仪几乎没有笑的照片。
而此前,溥仪的照片大多表情轻松,甚至还颇有一些和皇后婉容的私密照。
这个伪满洲国皇帝,当的舒服吗?这样的对比,让人忍不住一声长叹。
三、第一次反攻——营口
日军攻占沈阳后,分掠东北各地,而东北军主力却持不抵抗态度,步步后退。一时全国报刊不断出现此处“沦陷”彼处“失守”的信息,抗战形势显得十分严峻。然而,日本《光辉——满洲事变写真大全集》中,却刊出了数张日军在中国抵抗力量打击下被动防守的照片。根据日方在照片下的记载,这是1931年底日军在营口的守备队遭中国军队攻击时拍摄的照片。在这次攻击中,营口守敌被迫放弃市区大部,退守商会和警备队司令部,经激战才坚持到援军到来。在一片败退的大潮中,是谁打出了这样一次凶猛的反攻?
营口为辽南重镇,也是重要港口,战略地位重要,若中国军队据有此地,等于为东三省的抗战保留了一条可以直入腹地的海上补给线,因此早为日军重视。“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立即有计划解除各战略要点东北军警武装,营口即为其重点攻击目标之一。事变第二天,即9月19日,日关东军一部占领营口税关与盐务署,营口即告沦陷。守军李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