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6月下旬,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在布加勒斯特召开,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策划几国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搞突然袭击,横加指责。中苏两党和两国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鉴于这种情况,中共中央于7月至8月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会议的议程主要是讨论国际形势,同时也讨论国内经济问题,落实和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7月18日,李富春对国内的任务及其应该采取的方针和具体政策提出了五点意见。第一,坚决贯彻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方针;第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中心,真正做到工农业并举;第三,以少数的大型企业为骨干,而以中小为主,遍地开花;第凹,坚决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保重点,保质量,质量和数量并举;第五,坚决贯彻全国一盘棋,中央、协作区和省市三级结合,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计划。其中对扭转当时严峻局势最有意义的是以农业为中心和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他提出,首先要注意安排工业支援农业的问题,主要是钢铁、机械、化肥、农药、运输。今后两年支农钢材的分配比例争取做到11%至12%;同时要保证一年四季的农业劳动力,其次是副业生产的劳动力,农业生产要贯彻劳逸结合的方针。谈到缩短基本建设战线,李富春指出:上海会议以前,大家都感到基本建设战线拉长了,结果是基本建设的项目层层扩大,生产就不能不层层加码。
我们必须接受教训,下决心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下决心搞三级结合,统一计划。这样,才能克服层层扩大、层层加码、物物交换、采购人员满天飞的现象。他还说: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主要是缩短中央计划的基本建设,其次是各省市的,再次是县、公社的。李富春提出,在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的条件下,要保农业为基础、以钢铁为代表的原材料和突破尖端技术三个重点。
李富春强调:要打破追求总产值的观点。今后的计划首先要按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的要求完成任务,而不是首先统计产值。他郑重建议:从明年起。年度计划只搞一本账,只搞一个计划,不搞第二本账。会议期间,中央还召开了国务院各工业部长和各省市委工业书记会议。会上有些人对缩短基本建设战线还踌躇再三,很不情愿。李富春严肃批评一些地方和部门热中于层层加码,指出:削基建、保生产,削劳动力、保农业,不要再犹豫动摇,不要再讨价还价。在这次会议上明确宣布:明年在这样的基础上,必须贯彻全国一盘棋,一本账。第一,计划只搞一本账,不要搞第二本账;第二,各省、市制订了计划后,不搞计划之外的东西,大家按计划办事,不要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这个精神,不仅省市委,而且希望省市委极力强调贯彻到专、县、社去。
李富春还总结了在计划指标安排上相互攀比,缺乏全面安排的教训:你长高了,我非跟着你长不可,我长不上去,你也长不上去。不管计划的安排也好,生产的安排也好,应该接受教训。基本的教训是这一条:综合全面的研究、安排考虑不够。李富春的意见得到中央工作会议的赞成。他和薄一波联名提出的《1960年第三季度工业交通生产中的主要措施的报告》也经会议讨论通过,并经中共中央批转全国。这个报告提出:为了扭转第二季度以来主要产品下降的局面,解决生产组织不力、企业管理工作松懈和基本战线迎长、物资使用分散的问题,必须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坚决削基建,保生产,集中力量把钢、铁、煤、运输的生产搞上去,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会议通过《关于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和《关于开展以保粮、保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确定压缩基本建设战线,保证钢铁工业等生产,认真清理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保证农业生产;决定以后国民经济不再搞两本账,只搞一本账,不搞计划外的东西,不留缺口。
从此,自1958年1月南宁会议上为了满足大跃进的形势要求,为了反冒进,避免被说成保守,也为了满足地方的需求,写进了毛泽东的《工作方法六十条》的三本账的办法被终结了。实际上,1958年以来,从中央和地方层层搞自己的两本账,一路下来,已经远远不是两本账,而是六、七本账了,指标层层拔高,成为炮制高指标的重要源泉。两本账的终结,在计划方法上为纠正高指标做了铺垫。
但是,在这次会议进行过程中,发生了苏联政府提出撤走全部在华苏联专家和终止合同的突然事件,激起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这种情形下,一些人不能冷静地考虑问题,又提出要炼争气钢,要在当年炼出2000万吨,提前实现钢产量赶上英国的目标。结果,会议没有能就调整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高指标继续延续,国民经济继续走低,调整工作又拖延了一年多才全面开始。
第04章 国民经济调整中的计划工作
·1。调整方针与调整内容的确定
一、调整方针的提出
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出台的根本原因是三年大跃进破坏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客观经济规律逼迫中央不得不做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安排。
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特别是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瞎指挥风和干部特殊化风等五风的泛滥,严重挫伤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反右倾运动使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加上从1959年起连续3年遭受了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急剧减产。1959年的粮食产量降到3400亿斤(当时估产亿斤),1960隼又降到2870亿斤(当时估产3700亿斤),跌到了1951年的水平。棉花、油料、肉类生产也普遍大幅度减产。加之高估产、高征购,留给农民群众的口粮远远不够维持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也异常紧张,出现了全国性的粮食恐慌和危机,许多人由于营养不良得了浮肿病,很多地方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由于大炼钢铁,致使各个工业部门之间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农业减产致使工业原料供给不足,职工生活十分困难;企业盲目下放和破除规章制度使企业管理混乱等等,也使工业陷入了越来越严重的困境。
1960年6月,中共中央召开了上海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做了《十年总结》。指出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鉴于当时经济形势严峻,各方面的供求关系十分紧张,生活资料奇缺。1960年7月中旬以后,李富春在北戴河找一些部门的领导座谈,深感这样的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对国民经济必须进行必要的整顿,填平补齐,巩固提高。他把这些想法,同当时在北戴河的邓小平交换意见,得到邓小平的赞同和支持。他们认为这应该作为编制1961年计划的指导思想。李富春将自己的意见告诉了计委党组同志。
1960年8月30日至9月5日期间,国家计委党组四次在中南海西花厅向周恩来汇报编制1961年经济计划的情况,国家计委提交的《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提出,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方针应以整顿、巩固、提高为主,增加新的生产能力为辅;压缩重工业生产指标,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加强农业和轻工业的生产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周总理在审查报告时指出,对于国民经济计划的方针,与其提整顿,不如提调整,并建议增加充实二字,从而形成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这个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夫衡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建设取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根据这一方针,1960年8月中下旬,国家计委党组讨论编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李富春对八字方针的关系作了阐述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方针应以整顿、巩固、提高为主,增加新的生产能力为辅;着重解决配套、补缺门、前后左右和品种质量问题,以便取得主动。在草拟和编制1961年计划过程中,国家计委向中央各财经部门及各大区通报了李富春的意见,强调编制明年计划的方针,应以整顿、巩固、提高为主。李富春的意见得到了周恩来的有力支持。
9月30日,经周恩来签发,中共中央基本同意并批转了国家计委《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将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第一次见之于中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