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拆借市场成为许多金融机构弥补信贷不足的重要渠道;利率过高,达月利15%,甚至2%,严重干扰了金融市场秩序;大量拆借资金被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或进入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一些参与拆借的金融部门,违反清算纪律和收费规定,收取回扣和好处费。在股票交易中,银行资金违规进入股市,金融机构参与股票炒作,造成股市大起大落。此外,企业未经批准,任意集资或发行企业债券,1992年企业债券发行量达682亿元,相当于1991年的28倍,助长了经济过热。商品期货市场中,少数大户联手操纵期货市场,牟取暴利,地下期货公司趁我国交易法规不健全,对客户进行欺诈等。由此可见,规范金融市场,加强监督和管理,不但已成为稳定金融、抑制经济过热的首要任务,也是金融市场本身健康发展的关键。

1994年起,金融市场进入重点治理、规范发展阶段。首先采取紧急措施,整顿金融机构。要求立即停止和认真清理一切违章拆借,不得变相捉高存贷款利率,立即与自己兴办的各种经济实体脱钩。同时整顿企业集资和债券发行。其次,建立健全证券委员会和证券监督委员会,统一监管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因为期货交易实质上也是金融行为)。理顺证券、期货交易所管理体制,规范证券、期货交易所行为。整顿证券交易中心,规范证券公司业务活动;期货交易和经纪公司除清理整顿外,暂停审批新的机构,规定期货经纪公司一律不得从事期货自营业务。建立和完善证券、期货协会,充分发挥其行业自律监管作用。第三,严格管理货币市场,明确界定和规范进入货币市场的主体的资格及行为,限制拆借日期,防止资金从货币市场流向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规定凡银行买卖或参与买卖股票、期货,或给企业和证券经营机构贷款买卖股票、期货,一律严肃处理;借款人私自挪用贷款从事股票、期货等投机活动,不但立即收回贷款,且一年内不再给其贷款。第四,控制证券发行节奏,规范发行市场,禁止发行和交易中的违规行为。严格限定期货贸易范围,规定期货市场主要从事商品期货交易,为了使期货贸易稳步前进,已开办的钢材、食糖、煤炭、粳米、菜籽油期货也暂停交易;严格控制境外期货交易,坚决取缔非法境外期货交易。第五,对未经管理部门批准的武汉、天津证券交易中心、联办交易所经营国债回购业务中的不规范回购交易,导致金融机构之间形成金融三角债问题及金融诈骗问题,着重进行了清理和整顿。

通过整顿和加强管理,金融市场逐步走上轨道。由人民银行省市级分行牵头组成的资金融通中心统一了资金拆借市场,国债回购业务经整顿,改在同业拆借网络进行,成为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银行资产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操作工具;结合外汇汇率并轨,建立了规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股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1997年9月,上市股份公司已达708家,上市总胶本1597亿股,市价总值16400多亿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24%,但过度投机、违章炒作等,对市场正常运行影响仍然比较大。金融市场在今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进一步培育资金市场、证券和期货市场,使其规范有序,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四、财政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经济运行软着陆的成功,除了有效地治理整顿金融市场这个重要举措外,财政体制的重大改革及其成功,也为提高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抑制地方和企业的投资冲动产生了重要作用。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4年以前这段时间,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虽然在预算管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以及税收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仍然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国家与国有企业方面,为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国家实行了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这项改革虽然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增加了产出,但是承包制本身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由于在增长利润分成中,国家只拿小头,制约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国家财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持续下降,1992年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9年的26。7%下降为16。6%;困难加剧。此外,承包基数因时间的推移不合理因素增多;企业经营中的短期行为威胁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承包合同的执行中实际上包盈不包亏;等等,都削弱了政府财力和调控经济的能力。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实行了财政包干和分灶吃饭。地方财政包干制使每年增加的财政收入,多数归地方所得,这不仅使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且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倾向,恶化了资源配置,干扰了市场的正常发育。由于中央财力不足,就无法满足调节地区发展水平、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等宏观调控的需要。由于财政包干,地方政府的利益就与地方的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于是地方政府纷纷发展短平快、价高利大的项目,投资饥渴?预算软约束?重复建设成为很难治愈的顽症,而这些都是经济过热的根本原因。

此外,在财政运行上,由于体制不合理、不规范,各种擅自减免税,随意退税、包税现象普遍,财权分散,各种集资、摊派屡禁不止,大大降低了国家财政的分配协调功能。

由此可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已成为当时加强中央宏观调控的迫切要求。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辽宁等省、市、自治区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试点年又进一步扩大了试点范围。在此基础上,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决定从1994隼1月1日起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实行。

这次财税体制改革,是建国以来第二次重大财税体制改革。它主要是建立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税收体制,同时实行税利分流,以调整整个财力的分配格局,并为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这次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税制体系。基本内容如下:

(一)实行分税制体制,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1。按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事权,划分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2。根据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3。按统一比例确定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4。妥善处理原体制中央补助、上解以及有关结算事项。

(二)改革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1。国有企业统一按照国家规定的33%的比例税率缴纳所得税,取消各种包税做法。2。建立统一、规范、合理的企业所得税税基。3。国家采取多种形式收取国有资产收益。如股份制企业分红,合资企业分利,全资企业实行税后利润上缴等。4。取消原来对国有企业征收的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墓金。

(三)全面改革税收制度,建立新型税制体系1。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补充的流转税制。2。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3。建立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4。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5。开征土地增值税。6结合税制改革,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税收基本规范。

(四)彻底取消向中央银行的透支或借款,赤字全部以举借国债方式弥补

从1994年起,国家财政改变了多年实行的债务收入不列赤字,对外公布的赤字又以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的传统做法,转以国际通行的口径计算赤字,以国际通行的做法弥补赤字,即:债务收入不列入正常财政收入;经常性(无偿性)财政收入与全部财政支出之间的差额(负值)即为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仅以国债一种方式弥补。改革后的国家财政预算所安排的赤字,也就不再有所谓的软赤字(以债务收入弥补的赤字歼口硬赤字(以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的赤字)之分。

这次财税改革,由于目标明确、措施得当,获得成功。

五、经济运行软着陆的成功经过

上述改革和发展,到1997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