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国以来,在经济建设上发生的几次重大挫折,从经济上来说,都是同盲目扩大基本建设规模分不开的。今后不能重犯这种错误。目前又出现了某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的现象,许多地方和单位上了不少计划外的建设项目。这种情况必须引起严重注意,并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加以解决。
在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的同时,必须使资金接照正确的方向,得到合理的使用。最重要的就是一要保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二要保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这两项是实现我国经济振兴的主要依靠。为了确保这两项,就必须下最大的决心把扩大一般加工工业能力的盲目建设压下来。
为了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和保证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投资效果,国务院作出了以下规定:(1)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包括国家预算内的拨款、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都必须由国家计委和省、市、自治区计委进行综合平衡,统一纳入国家计划。(2)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一律由国家计委审批;小型基本建设项目,一律由省、市、自治区计委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3)所有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4)所有确定进行建设的项目,一律实行五定,即定建设规模,定投资总额,定建设工期,定投资效果,定外部协作条件,并且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度。(5)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由建设银行统一管起来,按计划监督使用。
(二)调整和整顿现有企业,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我国现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很不合理,经营管理很落后,这是妨碍经济效益提高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长期积累下来的解决起来难度很大的问题。许多企业由于原材料和能源供应不上,开工不足甚至不能开工生产;有的工艺和技术落后,物资消耗高,产品质量差,甚至完全不符合社会需要,大量积压;有的缺乏最基本的经济核算制度,消耗无定额,成本不核算,长期亏损;有的缺乏最必要的规章制度,管理混乱,无人负责,纪律松弛,浪费现象严重。几年来,情况有所好转,但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全国还有相当数量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没有达到过去曾经达到过的较好纪录,有近30%独立核算的国营工业企业亏损。这种状况,一方面使不少先进企业不能开足马力生产,另一方面落后企业却消耗了大量能源和原材料,这就既加剧了整个社会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的紧张,又加重了国家财政的负担,严重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增长。这种状况不改变,整个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就很难有进一步的提高,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也很难得到实现。
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国务院决定,按照产品分工由归口部门协同地方组成领导小组,制定行业规划,提出企业调整方案。对那些物资消耗高、产品质量差、经营不善而长期亏损的企业,对生产供过于求、产品大量积压的企业,对与先进企业争能源、争原材料、争运输能力、争市场的落后企业,必须首先实行关停并转。目前在税收、价格、信贷筹方面存在的许多妨碍先进、保护落后的制度和办法,必须逐步予以修订。在今后三年内,必须把现有企业整顿一遍。
(三)大力促进社会生产的技术进步
六五期间,要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
经济振兴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则问题。六五计划的全面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社会生产的技术进步。从更长远的观点来看,要到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进而向更高的水平迈进,更需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国务院要求,从现在起,要抓紧编制行业发展规划,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发展规划,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规划,以及全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纲要。通过规划,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技术政策,提出到本世纪末需要和可能达到的技术水平,并且确定逐步淘汰落后技术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要从实际出发,确定切实有效的适合自己特点的技术发展方向。技术条件较好的沿海和内地的大中城市,要积极帮助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要根据全国生产发展的需要,围绕着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项目,把各种科技课题配起套来,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各方面的科技力量纽织起来,发挥它们的专长,分工合作,进行攻关。国务院将组织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制定落实措施,力争在两三年内打开新的局面。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是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凡是国内迫切需要而又一时解决不了的生产技术,必须在调查研究、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手续,及时地、积极地从国外引进,并且认真组织科学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做好消化和推广的工作。国家要在外汇和国内配套资金上给予支持。
必须采取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把企业改进技术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要建立行业的和企业的技术开发中心,发展科研、设计、生产之间的各种形式的联合。国家、地区、部门和各行各业的生产建设计划,既要规定发展新产品的任务,又要有淘汰落后产品的明确要求。今后考核企业,要把是否增加新产品和采用新技术以达到成本低、产量高,作为一项重要标准。
四、六五计划的特点
(一)强调经济与社会共同协调发展
从六五计划开始,我国的经济计划中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计划的题目也相应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而以往的几次五年计划都是仅仅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与以往历次的五年计划相比,六五计划突出了社会的发展,计划中用一编社会发展计划的篇幅,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计划安排,包括人口、劳动就业、居民收入和消费、城乡建设、社会福利、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社会秩序等,特别是强调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劳动就业、环境保护等方画,反映了人的因素在计划中的地位在增强。
这一改变,首先是文化大革命后纠正左的指导思想,在计划方法上的重要改变。以往在计划安排上过分追求高速度、高积累,长期忽视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事实证明,经济效益是同人民生活和社会整体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六五计划注意在生产、建设、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这就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经济发展,单纯追求高速度和高指标,忽视人与社会发展的倾向。说明片面追求传统的名义GDP的理念在新的发展观下开始作出调整,GDP应该回归它的自身,而不是被过分迷信和赋予太多的政治含义和标准。
我国从六五计划开始,国民经济计划中强调社会发展的内容,也是符合这个时期的世界潮流的。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国家--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在自己的经济计划中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并把国家计划改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如罗马尼亚、苏联、法国、日本等。这一改变的认识基础是:国民经济计划是经济任务和社会任务的综合,是同人的生活有关的一切问题的综合;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国民缢济发展的结果,而且成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在对国家计划的新的认识基础上的经济计划编制的一个新发展。
(二)经济发展战略
开始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强调一切经济工作都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这是六五计划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从以提高速度为中心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根本性转变。
六五计划是我国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六五计划的编制对我国经济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以往编制国民经济计划过分追求高速度、高指标、高积累和片面保重点,在计划安排上忽视经济效果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六五计划的制定,以及在指标的确定上,中央提出,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方针任务和奋斗目标要恰当,注意留有余地。
六五一开始,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