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是否认为东岚、天下,都是一家一人之物呢?”白初宜问得严肃。
沐清愕然,没料到白初宜竟问出如此大逆不道的问题,但是,易洛却笑了,他微微挑眉,很认真地回答:“一家一人之物?东岚王只能是一人。日后一统天下,帝君的至尊之位同样只有一个。既然如此,紫华君为何还问这个问题呢?”
白初宜不动声色地看着他,易洛轻笑:“东岚王手握权柄,生杀予夺尽出其意,可是,东岚上下,稚子亦有奉献,唯王室子弟例外。王室子弟与生俱来的特权与享受皆是子民所奉,东岚又怎么会是一家一人之物呢?以此及彼,天下之主亦如是!”
易洛的话里话外均将自己与东岚王区分开来。沐清惊讶之后也明白了,他所说的东岚王并非指某人,而是指所有得到东岚王位、掌握国之大权的人。而易洛话中的意思也让沐清惊讶。
“这是白王当年的教导,朕时刻未敢或忘一字!”易洛闭上眼,轻声叹息。
易洛是真的没敢忘记。当年白子风说这段话时,神色是少见的严厉,他几乎是心惊胆颤地记下这段话的。之后不到一个月,白初宜出生,白王带着女儿出走,这是白王最后的教导,令易洛不得不在每一个夜晚辗转反思其中的深意。
何为王?何为帝?何为“天下本无主,唯有德者居之”?
对易洛的叹息,沐清似有同感地低下头,白初宜却只是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便转移眼线,自顾自地沉思。
“紫华君,你打算如何应对?”易洛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恢复了心情的平静,抬头问白初宜下一步打算。
“自然是平叛。”白初宜答得理所当然,对他的问题很是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易洛扬眉:“朕是问这份檄文。”
白初宜更是莫名惊诧地反问:“难道王还想写一份应檄的诏书不成?他们是叛逆,王自是不必理会。”
易洛一愣。他身世复杂,心性阴郁,因此,也极为高傲,一见这份檄文,他心中就有一较高下的火气,倒是真的想用一份诏书来狠狠地贬薄一下,竟忘了自己的身份。
他是王,怎么可以与叛逆的檄文计较?根本不理会才能显出他的风范。
想到这儿,他不由失笑了,没再说这件事,只是问她:“那么,朕何是发平叛的诏书?”
白初宜低头沉吟了一会儿,心里默默地计算全局之后,才抬头,肯定地回答:“三天后。”
易洛眉角一跳,轻轻点头,算是同意了,接着问道:“若是我们叛乱未平,陈国便开始反攻,你可安排妥应对之策了?”
白初宜执礼回话:“臣已安排妥当,再说,臣算过,平叛最多只用三天。”
“三天?”易洛扬眉,眼中有淡淡的笑意,“紫华君,你真的将所有变故都算进去了?”他抬手阻止白初宜说话,很平静地说:“最多——还是计划七天吧!”
白初宜皱紧眉头,听他说“七天”之后,更是惊讶,随即看着易洛追问:“王既然如此说,请教臣算漏了什么?”
易洛却不肯说:“现在就说明了岂非很没有乐趣?朕相信,紫华君可以应付任何变故!”
白初宜脸色很难看,对易洛的说法没觉得有半点欣喜。
见她这般,易洛反而微笑着起身离开。沐清虽然同样不解,但是,还是立刻跟着易洛离开。
“王为何不立刻下诏平叛?”离开羽林驻地后,沐清才紧赶两步,凑到易洛身边询问。
易洛看了他一眼:“朕还以为你明白呢!”
沐清坦白地摇头:“臣以为,既然陈国随时可能反攻,平叛就应尽早进行,而不是这样不着急地再等三天。”
易洛忍不住微笑着摇头:“你想得没错,只是……相较陈国威胁,朕宁可冒这个险也不想放过这次的机会。”
“机会?”沐清皱眉思索。
这一次,易洛直接给出了答案:“这次的机会把握好,东岚就再无世家的势力了!”
听清了他的话,沐清瞬间瞪大了眼睛。
“朕可不是世家喜欢的王,传檄之后,普通平民百姓未必肯信,但是世家却会抓住这位机夺朕的王位。这个机会可不是常有的。”易洛轻笑,很愉悦。
“可是,紫华君……”沐清觉得不太可能,难道那些世家不考虑紫华君在王一边吗?
“紫华君也是人。”易洛淡淡地道,“前面是宛城扼道,后面是同郡郡师,即便是紫华君面对十倍于己方的大军、完全不利的地形,也不会有太多的信心与奢望。她自己自然可以脱身,可是绝对不可能再带一个人。更何况,据他们所知,她并未与朕同行!”
易洛忽然想到,若是当真处于那样的情况,白初宜会怎么做呢?
——是勤王救驾,还是冷眼观望,看看他会如何应对,再确定有无必要救驾?
——只要对东岚有利,谁为王,于她可有不同?
也只是想想而已,他随即便收回思绪——无论如何,现在,他才是紫华君效忠的东岚王,而且,她就在身边——对沐清说:“叛逆总是要冒险的。那些世家若是连这点险都不敢冒,朕倒也不必对付他们了。只是,恐怕这种机会对他们来说,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沐清看着他眼中的笑意,心中一颤。
——原来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是只想对付易庭与柳家的叛逆!
——也对!若只是为了易庭与柳家的叛逆,易洛就不该在楚城停留!
——那么,楚城的遇刺是否也早在他们的算计中了呢
第二十二章平叛
“王一点都不担心君上的忠诚吗?”沐清的话有些诛心之意了。 难道紫华君就不会背叛吗?易洛竟完全没有计算这个可能。
易洛的眼神立时变冷,沐清却毫无畏惧地回应他的冷视,半晌,易洛缓缓摇头:“朕不担心。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是,先王早就说过,紫华君一定会效忠东岚王,而朕相信,东岚上下,除了朕,没有人够资格为王!”他确信这一点。
沐清目瞪口呆,易洛却淡淡地轻笑:“易庭到现在都没有明白,得到东岚王位并不意味着结束。他不明白,我们的父王在选择继承人时到底考虑什么!”
易洛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连白初宜都不知道,易洛很清楚羽桓想要什么样的继承人。
他是王长子,更是白王的弟子,所以,他早就知道,在很多年前,他的父王与白王已经在冀望天下。
羽桓要的是能够继续他们未完的事业、令东岚统一天下的继承人。
易庭的目光却一直在东岚一国。
或许,他同样有一统天下的志向,毕竟,圣朝之后,哪一个君王霸主不希望成就结束乱世、一统天下的大业呢?
只是,成就那样的大业并不是有志向便可以的。
沐清很想问易洛:“为什么紫华君一定会效忠于东岚王?”但是,他隐隐明白,自己不会得到答案,也就没有问出口。
这个问题与“白王为何效忠东岚?”一样,令人困惑,也无法得到答案。
与白王有关的一切都是东岚王室讳莫如深的话题,而紫华君与白王实在是不可能分开来说,而且,易洛也说了,他不知道原因!
最重要的是,那并不是现在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沐清这样想着,也就沉默着跟随易洛回到县衙。离县衙还有段距离,就看到陈延与周淳站在大门旁,正说着什么。两人看到王驾,便停止交谈,肃立迎候。
“进来吧!”不待两人说明来意,易洛便直接开口让正在行礼的两人进来见驾。
陈延的来意并不难猜,易洛一见到他便明白了。
东岚所谓的世家是指有爵位承袭的家族,相较其它各国沿用圣朝的五级爵位制度,东岚的爵位只有三级:亲王、公、候。至于白初宜所领的“君”爵,是羽桓从圣朝爵位中找出来,特意为她设的,诸般仪制等同亲王。
东岚立国艰难,高祖称王时便明诏天下:“除王子,非军功不得封王。”同时,东岚对有功之士从不吝公侯之赏。这些功勋之家随东岚的发展而壮大,几乎到了左右王权的地步。羽桓用白子风的最初五年,诸般国策全是削弱世家。
陈延有宜阳侯的爵位,按白王制定的《爵制》,他也是陈家家主。他可以代表陈家表态。如果他连这个都想不到,易洛就要怀疑他是怎么当上宛城令的了。
“臣收到家书,诚惶诚恐,请王上明鉴!”陈延一进门,不等易洛坐下,便跪倒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