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爹?”
“有一日,你三叔忽地冲到翠微堂说他才是你婆婆亲生的儿子,而爹爹我——”孟存声音低沉哽咽起来:“他说我才是青玉堂阮氏所生的孟氏庶子。”
六娘呆呆地看着父亲,浑身冰冷,又火烫起来,耳中嗡嗡响,眼前一片发黑。
“自那以后,老夫人便疏远了我。因爹爹奉太皇太后诏入宫一事,还罚爹爹跪了家庙。”孟存苦笑起来:“爹爹这大半辈子,最后竟变成了个笑话。早已有离世之心。这些日子只不过为了你们支撑着,最不放心的是你。太皇太后之命,连老夫人也不能违抗,何况是我的阿婵?好孩子,你勿要多想,更不可心存死志。一切都让爹爹去扛。只是连累了你娘,爹爹对不起她。”
六娘见父亲面色灰败,目光散乱,赶紧死命扯住他的袖子:“不,不是爹爹的错,嫡子庶子,不关爹爹事,又有什么要紧,你切莫灰心。爹爹,女儿不死就是,你千万要好好照顾娘亲。”
孟存苦笑了两声,振奋了一些:“皇位之争,究竟孰是孰非?爹爹不过是一介书生,只知道尽忠听命而已。听谁的命?几十年来,朝廷内外均以太皇太后和先帝为尊,一朝天子一朝臣,可爹爹实在不知道,太皇太后和太后争权夺利,一个扶持五郎,一个依靠六郎,若是先帝尚在,他是顾念母子亲情,还是夫妻之情?爹爹想抽身事外,却泥足深陷,身不由己。世人也好,汴京也好,甚至你大伯三叔,我的亲兄弟们只怕也已经避我不及,视身在洛阳的我们一家为洪水猛兽了。”
六娘恸哭道:“不会的爹爹,你带娘回去,带娘回翰林巷去吧。大伯不会害你们的,阿妧在呢,阿妧也在呢——”
孟存摇头道:“傻孩子,自从孟家几十年前牵涉到朝廷争斗里开始,便岌岌可危了。娘娘说得好听,只要你做了皇后,无论谁赢谁败,孟家总能立于不败之地,她也算还清了当年孟家两位老太爷在宫变中救驾之情,可孟氏一族上下内外各房近千人,承先祖孟轲儒家理念,又怎能贪生怕死,将性命维系在我爱女一人之身!”
六娘泪眼迷离,看着父亲决绝赴死的神情,心中也模糊起来。若赵栩真的在壶口遇难了,京师只靠大伯,就算不遭罢官,怕也难以支撑,如何才能保住阿妧的性命,还有翰林巷那许多老老小小。成王败寇的道理她自然明白。如果赵栩能归来,平定洛阳之乱,那么为赵棣写下登基诏书及告天下书的爹爹,阿妧可会帮爹爹一把?就算阿妧肯,向太后和朝臣们又怎肯放过爹爹。
孟存微笑着大力掰开六娘的手指,转身便迈步往外行去。
***
九娘沉静地看着眼前的章叔夜:“叔夜可愿意去一趟西京洛阳?”
章叔夜坚定地摇头道:“殿下和陈将军皆有所托,叔夜不敢擅离职守。我只管守护好娘子你。”
九娘温言道:“我阿姊待我极好,如今不幸身陷困境,被太皇太后当成工具来牵制孟家,扼制我大伯,更要借此收复天下士子之心,以维护赵棣。我想来想去,只有叔夜你有能耐潜入洛阳宫城,将我六姐救回汴京。”
章叔夜默然不语,仿佛记得当年大树下那个笑得温婉的女子,似乎好几回都见到过她。可是想到赵栩再三叮嘱,还有陈太初殷切的目光,章叔夜依然摇了摇头,沉默不语,如山一般静静站立着不动,冷静地看着九娘。
九娘上前两步:“你不愿去就算了,我这里还缺一个搬卸石炭的小工,包你吃住,但一个月只能给你七百文钱,你可愿意做?”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很累,但是家具差不多都到了。还有许多缺的,慢慢添加,我不急。寻找有意思的好玩的东西,是乐趣,不是任务。
冰箱上慢慢的冰箱贴,花瓶,蜡烛,音乐流淌,已经有了家的氛围。
要写字的冲动很强,虽然很晚了,还是先送上三千字。感谢你们不离不弃。
庆祝小麦搬家初有成效,本章留言,一律送上红包。多谢你们。请多留言吧。
第301章
第三百零一章
章叔夜猛然一震; 大雪天慈幼局门口; 那个笑得如春日暖阳的女子; 这句话刀刻斧凿一般在他心头; 从未忘怀。
“别说是搬帽子搬石炭; 就是搬刀山搬火海你也愿意去; 也搬得动。”九娘侧过头; 笑道:“不是叔夜亲口说的吗?过年前你来我家送桃符; 吞吞吐吐了半天就说这一句话; 还记得吗?”
章叔夜喉咙发干眼睛发涩,一动不动地看着九娘脸上的笑容,如春风如春花; 依稀是他珍藏在心底想都不舍得想的模样。那年他自动请缨去百家巷苏府送桃符; 在二门外的偏厅里,夫人亲自见了他,还让他给慈幼局福田院老老小小们带新帽子回去,很大的两个包裹。夫人笑问他可搬得动这许多帽子,他涨红了脸; 许久才说了那句话。
“夫人?”章叔夜胸口剧烈起伏了两下,立刻拜倒在地。
九娘赶紧伸手扶他起来; 笑道:“男儿膝下有黄金; 岂可随意跪拜。叔夜变成这么有本事的郎君; 我高兴得很。”
章叔夜红着眼圈低声道:“夫人不惜表明身份,叔夜更加不能离开娘子身边。”
九娘叹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有何可惧?我怕的是未能尽力而为,伤了自己在意的亲人,才会抱憾终生。以前我没能护住自己,伤的是阿昉。如今阿昉也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儿郎,只有身边这几个待我极好的人,是我最放心不下的,还请叔夜体谅。我也知道洛阳远胜那刀山火海,可我无人可托付。”
章叔夜抿唇不语,半晌后才瓮声道:“娘子要叔夜怎么做?”
九娘慢慢露出了笑容:“你放心,我既托付你,必要保你带着六姐平安归来。洛阳宫中有好几位能帮到你的人……”
***
赵棣听闻懿旨,不顾几位将军的劝说,只命令他们进攻郑州,自己带着人飞速赶回洛阳,至延春殿见太皇太后。
夜已渐深,张蕊珠不顾身边女史们的劝阻,仍然站立在天和殿廊下,看着那殿门外。她有些恍惚,愤怒和不平早已经慢慢消退,赵棣他总归会应承太皇太后的,她了解他。他待自己再好,也会权衡利弊。何况这也是先生赞成的事,一举几得来着,她记不清了。没有人顾及她想什么,要用她的时候才会想到她。
有几只雀儿仓皇归巢,啼叫得可怜。张蕊珠在那微颤的树叶中寻找它们的踪影,这洛阳宫城几十年来无皇帝驾幸,它们早已将那参天大树当成了自己的家,只怕是被他们惊吓到了。可见鸠占鹊巢日子久了,就会把别人的窝当成自己的不放手。
还是晚词经事多,说的话倒有几分道理,当年舅舅娶了荣国夫人,得了青神王氏嫡系多年来在清流和文官中的助力,官场上也有赖于她的谋划,十年也未纳过其他女子。那么赵棣呢?如何才能让孟婵毫无恩宠更无子嗣。自己帮了他这许多,还有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宰相舅舅,他会不会投向孟家,礼待孟婵。她费尽心机,难道便这样为孟婵做了嫁衣裳?
赵棣下了肩舆,浑身酸痛,他铤而走险,在巩义刻意生了一场大病,却一直没能将养好,又来回奔波折腾,身心俱疲,见到廊下伊人正痴痴看着自己,赵棣心中一热,疾步上前握住张蕊珠的手:“你站了多久了?别累坏了身子和腹中孩儿。”
两人携手进了天和殿后殿,赵棣挥手喝令众人退下,仔细地打量着张蕊珠,歉然道:“你知道了?”
张蕊珠凝视着他,半晌才柔声道:“五郎,你应承了?”
赵棣不自觉地看向她微微隆起的小腹上,垂泪道:“应承了。你怪我罢。”
张蕊珠看着他有点乱的发髻,出了会神,才哽咽道:“妾出身卑微,父母双亡,连宗谱都无,有姓氏而不得归,能侍奉郎君,已是天大的福分,从不敢肖想什么。官家身子还未好透,切勿因妾身费神,当保重龙体才是。”
赵棣不知怎么说才好,只将她拥入怀中,低声道:“你明白我的心意就好。”蕊珠如此识大体,他太对不住她,可他自己原来那些暗中联络的朝臣们,早已背弃他而去,如今文要靠太皇太后才能号令群臣,武要靠阮玉郎麾下的三路大军。他只是个傀儡皇帝而已,但不要紧,赵栩死了,太皇太后老了,阮玉郎见不得光,总有一天他能做得了主,再也没有人能替他做主,他定会好好补偿蕊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