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嬷嬷低声说了句‘老奴不敢。’
苏氏满意点头,道:“罢了,冯大毕竟是为我办事才被抓的,你去拿三十贯钱,私底下打点一下,别让他太受苦,再给他带个话,等过了这阵子风头,我就想法子把他弄出来。”
尤嬷嬷低应一声,从匣子里拿了三张交子,跟苏氏交代一声,便出去了。
苏氏坐回榻上,让芽儿给她上薄荷水,又让她换些冰,然后点名要吃软羊面,让芽儿去大厨房问刘嫂子要。
芽儿被苏氏支使得团团转,出门时已经惹得眼前发花,险些撞到雇来请安的顾清薇。
岚风抬手轻轻拦了下,扶稳了身形摇晃的芽儿,道:“你这是怎么了?”
芽儿勉强给顾清薇行了礼,说去大厨房,便脚步虚浮的走了。
顾清薇不满意的皱紧眉头。
“一个两个的都这么不经心伺候。”
岚风担忧的看着芽儿踉跄的身影,低声道:“姑娘,我瞧着她好像是中暑了。”
顾清薇不以为然的撇了下嘴,“怎么可能,她都是在屋里伺候阿娘,屋里的冰盆她没少享用,还能中暑?”
岚风动了动嘴唇,默默低下了头。
顾清薇已提着裙摆进了上方。
苏氏正悠然的喝着薄荷凉水,瞧见顾清薇进来,她忙倒了杯,递过去。
“天这么热,快喝了解解暑,”苏氏掏出帕子给顾清薇擦汗。
顾清薇坐在椅子上,挺直腰板,边喝水便有着苏氏摆布。
喝了小半碗,顾清薇放下茶碗,道:“阿娘,我听说冯大被衙役带走了,这事是真的吗?”
苏氏手指一顿,道:“你听谁说的?”
顾清薇道:“衙役大张旗鼓的过来拿人,全府都看到了,现在下人们都在说这事呢。”
苏氏垂下眼帘,脸上的表情阴阳不定,她没想到事情竟然闹得这么大,难怪官人也要怀疑她了。
她心里忍不住埋怨起尤嬷嬷,说个话也没有重点,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不说,只会念经样的让她去救那个废物儿子。
顾清薇观察着苏氏,见她这般,忍不住猜测道:“阿娘,这事该不会跟你有关吧?”
冯大应该没有那个胆子乱来。
苏氏不想女儿知道自己那么狠毒,便含糊的道:“别胡说,阿娘怎么会跟水匪有关系。你老实回院子,什么也别听,什么也别信。”
芽儿提着食盒进门,苏氏便让她摆饭,又让她去多拿两个冰盆过来。
顾清薇理所当然的坐下用饭,全然没看到芽儿惨白如纸的脸色。
岚风担忧的看她一眼,却也不敢太过帮忙,只能力所能及的帮着她布菜,但就这样,也得了芽儿感激的一笑。
苏氏好久没跟女儿一块吃饭,这顿饭她吃得分外的香甜。
两母女用过消食茶,顾清薇施施然的回了小跨院,苏氏又支使芽儿收拾桌子,让她把多出来的冰盆拿出去,免得她待会儿午睡着凉。
七月的正午,芽儿服侍苏氏躺下之后,已经是满头满脸的汗。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中元节
太阳逐渐偏西,晒了一天的地面开始往上反温,本就热得快要窒息的天气更加的闷热。
苏氏好睡起来,撩开帐幔,懒洋洋的喊着芽儿。
门外却是十分的寂静。
苏氏等了一会儿,见还没有人应声,不由皱紧眉头。
门口传来略显沉重的脚步,钱嬷嬷撩开珠帘进来道:“太太,你醒了。”
苏氏‘嗯’了声,漫不经心的从床上起来,道:“芽儿呢?”
钱嬷嬷道:“芽儿刚才晕倒在院子里,这会儿还在屋里歇着呢。”
苏氏踢踏着鞋子坐在梳妆台前,拢着乌黑的发丝,道:“这身子也太不经事了,看来还是缺了历练。”
钱嬷嬷呵呵的笑,心里却在暗骂,真是个黑心烂肺的,芽儿还是个孩子,她先是让人在大太阳底下把门,又把她一个人当三个人使唤。这大热的天,从冰库到厨房,来来回回的跑了多少趟,就这么折腾,别说个孩子,就是壮汉也能累倒了。
苏氏对着镜子照了照,招呼道:“嬷嬷可会梳头?”
钱嬷嬷道:“早年倒是学过,只是没真的上过手,只怕太太嫌弃。”
苏氏摆手道:“不碍的,就梳个简单的就好,也没什么嫌不嫌弃的。”
钱嬷嬷便恭敬的上前,给她挽了个妩媚的坠马髻。
苏氏转着脑袋,来回的照了照,才满意的点头,道:“你这手艺比尤嬷嬷还好上一截,以后就照着这样梳。”
钱嬷嬷笑着谢恩,算是真正领了差事,以后也能近身伺候主子了。
几乎差不多的时候,黄嬷嬷来香房找林琪,说姜氏推荐的掌柜,李甲来了,问是不是见见。
林琪想了想,觉得人见不见的不打紧,她要行的事牵扯到了二房,还是不要让人见到他出入这边为好。
就让黄嬷嬷给他带个话,让他先想法子查清楚苏氏开了多少铺子,之后再说其他。
黄嬷嬷琢磨林琪这是要看看他能耐,便温和的笑了两声,去了外院,没多会儿她便回来,又带来了通判府的消息,说冯大死扛着不招,他们怕死无对证,也不敢下狠手,现在只能僵着,另外一同送来的还有韩守奕手书一封。
听说是韩守奕亲手所写,林琪挑了下眉,没想到这孩子才刚五岁就已经开了蒙。
打开信封,林琪翻来覆去的半晌,即便此时心情不佳,也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雪姣好奇的歪着脑袋,道:“姑娘,小不点写了什么,这么可乐。”
林琪把信摊给她和丹霞看,“你猜猜,他到底想要说什么?”
雪姣正正反反的看了两遍,道:“只有圈圈和杠杠,他这是不是军队里的暗语呀。”
丹霞点头,表示此等暗语,她们平常人完全不懂。
林琪笑着指着一个乱七八糟的圈和旁边横着一个杠的图画道:“这是一个人提着一把刀,”又指着四道杠道:“这是日期。”
“我猜,他应该说外面太危险了,再过四天就是中元节,他要保护我出门。”
丹霞和雪姣了然,黄嬷嬷收拾好香灰过来,笑眯眯的道:“奕哥儿这孩子又懂事又乖巧,让人怎么能不心疼!”
林琪笑着点头,道:“嬷嬷,你去跟阿娘说一声,中元节咱们跟通判府一块去道观。”
芝兰院上房,王嫂子一脸忐忑的瞧着坐在上首的顾氏。
顾氏抿着嘴,审视的盯着她,好久才道:“谁给你的权利,主子没发话,你就敢擅自离开?”
王嫂子眨了下眼,面对顾氏的质问,她只能规矩的跪在地上,磕了个头,老话重提。
“太太,我和厨房的刘……”
顾氏一摆手,打断她,才不管什么刘嫂子张嫂子的,“我只问你,你要是从这里走了,打算拿什么养你孩子?”
王嫂子沉默。
她只会做绣活,可是这些年里,她还要照顾女儿,家里里里外外的活也都是她干,即便她努力避免,也尽心保养,可手还是粗了不少,府里小娘子和夫人太太的衣裳有好些都是精细的料子,是不能刮破一点的。针线房的差事她是不想了,就只能做些荷包、香囊什么的,卖给外面的绣坊,赚点小钱。
顾氏瞧她这样,哼了声道:“多大岁数了,还想一出是一出,说走就走,一点也不考虑以后,你家丫头也是运气不好,摊上你这样的阿娘。”
卷翠偷眼看一本正经训人的顾氏,心里忍不住想笑。
太太说起别人头头是道,她自己还不是一样,要不是姑娘在前面撑着,她们现在还不知道会什么样,好在太太现在坚强起来,以后她们只会越来越好。
王嫂子感动的热泪盈眶,她知道顾氏这是变相的让她留下,她重重的磕了个头,哽咽的道;“是小的想错了,小的以后一定尽心伺候太太,再不轻言离开。”
顾氏满意了,又训了快到一盏茶的工夫,过足了瘾,才放过。
黄嬷嬷从月洞门出来,瞧见王嫂子眼睛红红的往耳房去,她诧异的看了眼,也没太在意。
顾氏听了黄嬷嬷说中元节的事,顿时喜欢的不行,觉得韩守奕这孩子真是贴心懂事的不行。
人家对他一份好,她就还上十分。
昨天要不是他执意命令那些人护送,她和珍珍只怕就再也回不来了。
顾氏对人好的方式也很直接,立马去小厨房和面,准备给韩守奕做些好吃又好看的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