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在李氏进门之前,蒋氏对她的成见就很深了,李氏父母早逝,也没兄弟姐妹,像这种福薄的女人,稍微讲究些的人家都瞧不上。
蒋氏觉得自家长子高大英俊,合该给她娶个家境不错,性子爽利的长媳回来,偏偏长子鬼迷了心窍,就是要娶李氏。
其实蒋氏虽然后来骂李氏长得狐媚,祸害了她儿子,其实她心里清楚,李氏寄人篱下,住在她舅舅家,名声还好好的,可见为人还是不错,而她儿子也知礼守节,私下瓜田李下决不可能,顶多偶尔见过李氏一两回,断不会因为李氏的长相就铁了心要娶李氏。
她儿子真正看重的,不就是李氏是秀才的女儿,以前跟着她爹学了几本书,便显得知书达理,与其他姑娘不一样吗。
结果她儿子却被李氏给克死了。
因着这个,蒋氏对识字的女子都没什么好感,或者说偏见很深,才会这般反对刘青学认字。
当然蒋氏的心思,李氏心里也是清楚的,这么多年一直低调过来,若不是上次卖茶叶蛋的事,蒋氏主动提及她识字,李氏还要继续低调下去。她起初不愿意让刘青跟着她学,也是因为这个。
刘大爷却没有蒋氏这么多心思,他反而险些被蒋氏的话气笑了,骂道:“你懂个屁!以后延宁考上了功名,青青作为他的亲妹妹,必然跟着水涨船高,岂是普通的乡野丫头能比的?”
蒋氏还没有回过心思来,刘大爷继续道:“再说直白一点,倘若延宁做了官,青青可就成了官家小姐,你瞧瞧哪一个官家小姐,是大字不识一个的?”
蒋氏还从来没想到,枕边人竟然有这么大的远见,她只希望着长孙能考上个功名,护佑整个刘家,那便是祖宗保佑了。没成想老头子已经想到孙子当官那么远的事去了。
毫无疑问,蒋氏被刘大爷的豪言壮语惊呆了。
但是不得不说,膛目结舌之后,蒋氏自己心里也生出些许狂热起来——是呢,大孙子现在才十几岁,在书院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被夫子们所看重,学问如何自不必提,倘若造化好一点,怎么就不能当官了?
等日后延宁当了官,他们刘家就从平头百姓,成了朝廷命官的家眷,而青青作为延宁唯一的妹妹,自然就是官家千金,别的官家千金都琴棋书画,自家如今没条件,但是既然李氏识字,教青青认字也是好的,至少以后青青不会比别的姑娘差太多。
这么一想,蒋氏完全接受了刘大爷的决定,当下咬牙道:“行,只要延宁同意,就让青青学罢,最好找人打听打听,那些个大家闺秀平日都看些什么书,照着给青青也买上一两本,长长见识。”
“这倒不急,先让青青跟她娘学会了认字再说。”刘大爷说着,想了想又道,“对了,这回进城里,也带上青青罢。”
“带她做什么?”蒋氏不满意的道,“多带一个人,不仅车费贵,进城费也要多出一个人的,没得浪费钱!”
“就几个钱而已,咱家又不是出不起。”刘大爷道,“延宁上次回家,就是因为青青生病,后来走得匆忙,心里铁定不放心。这几个月里青青养得好,带她去城里让延宁瞧瞧,也好叫延宁安心。”
虽然刘大爷说得很在理,但蒋氏仍然不太乐意,在她看来,大孙子那么懂事,哪里会为了这点小事就分心?这不过是老头子找得借口罢,自从青青能干起来,老头子便越来越重视这个孙女,她也喜欢孙女古灵精怪,可是一个小丫头片子,迟早是要嫁人的,犯得着对她这般优待吗?
她的宝贝孙子们都还没进过城了,老头子偏偏对个小丫头刮目相看,单独带她进城,说出去别人都要笑话了。
蒋氏抿了抿唇,想要出言反对,刘大爷已经摆了摆手,道:“就这么办,我已经决定了,你有这个闲工夫,倒不如想想延宁那儿还缺什么,过几日一并带去。”
不过,虽然刘大爷决定了要带刘青进城,却没有早早就透露消息,直到出发的前一天中午,刘大爷才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了这个消息。
蒋氏原以为几个小的会闹腾,不满意刘青一个人跟着进城,没想到熊孩子们根本没折腾,只一个个跑到刘青跟前,要她带小吃的,要她带玩具的,忙着报愿望清单去了。
大概是熊孩子的领头羊小五和小六,每个月都能去镇上三回,一开始他们还很激动,觉得自己承担了发家致富的责任,可时日一长,小孩子的耐性渐渐被消磨,剩下的就是煎熬,毕竟去镇上不是去玩,他们都是有责任在身的。
倒是林氏和安氏,甚至是刘三叔和刘四叔,都很看重这次让儿子锻炼的机会,两个小家伙说不定私下已经跟父母诉苦了,最后还是被压着去镇上。
吸取了经验教训的小家伙们,对于跟着刘大爷进城,他们估计是真没多大兴趣了,倒不如老老实实在家等着他们给自己带好东西回来省心。
小五和小六不闹腾,小七和五丫也闹腾不起来,只知道跟着哥哥们要礼物。
刘青被惊喜砸昏了头,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点头记下了熊孩子们的要求,心里还在想这么好的事落到她头上,蒋氏她们竟然也不反对?
得了好处,自然要卖乖了,刘青想了想,冲蒋氏、林氏和安氏笑道:“奶,三婶和四婶有什么要带的?”
蒋氏摆了摆手,笑道:“你好好跟着你爷,别走丢了,去城里就好好瞧瞧,倒用不住顾着我们。”
林氏和安氏也点头,附和道:“好好玩你的罢,家里什么都不缺呢。”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明天改喔,祝大家节日快乐。
第44章
这一日天还没亮,刘青已经被李氏叫起来了,昨儿晚上睡觉前,蒋氏便一再叮嘱过,要她早早的起来。
刘青也知道,她要和刘大爷一早起床,坐大牙叔的牛车去镇上,刘大爷上次在镇上打听过,今儿镇上有好几个人都要去城里,他们到时候赶过去一起搭车,便能省下好多钱。
这大概就是古代版的拼车了。
然而刘青没料到的是,李氏喊她起床也忒早了罢,别说早上,这根本还是三更半夜嘛!
没有起床气的刘青,都觉得自己要被这漆黑的深夜给憋出气来了。
亏她上回还为一早就要起床去城里的亲哥点蜡,明明该点蜡的人是她自己,亲哥上回再早 ,至少天差不多亮了罢!
李氏却没有理会坐在床边看着窗外沉默的刘青,她摸着黑翻箱倒柜,总算把给刘青做的新衣裳找出来,女儿长这么大第一次进城,她决定好好给女儿打扮打扮,定让女儿漂漂亮亮的进城去。
因此,李氏不仅特意把赶制好的新衣裳找出来,还特意把自己成亲时的头发翻了出来,这朵头花还是当年成亲的时候孩子她爹送的,这么些年她一直舍不得戴,保存得仍然跟簇新的一般。
李氏刚翻出来时,手指轻轻摩挲了下颜色仍然鲜亮绢花,心里涌出些难言的情绪,忙压了下去,随后才缓缓起身,转头对刘青道:“青青,你现在清醒了没?赶紧换了衣裳出去洗漱,这要是耽搁了功夫,今儿估计就赶不回来了!”
刘青还睡眼婆娑,但是也知道李氏没有吓唬自己,这要是真因为她耽误了时间,今天要在县城住一晚,住店的费用肯定不低,这笔账蒋氏他们都得算到她头上,纵然她现在是刘家的功臣,也讨不着好的。
想到这里,刘青总算是动了,她只是站起身,李氏已经摊开衣裳,要往她身上套了,刘青乐得轻松,只要配合的伸手蹬腿,全在她娘的帮助下换好了新衣裳。
这么大人要娘给穿衣裳她也挺好意思的。
刘青迷迷糊糊的,穿好衣裳,整理好衣襟,李氏让她别动,她就乖乖站着不动,也不知道她娘在她头山鼓捣了一阵什么,直到李氏满意的露出了个笑容,轻轻推了她一把:“行了,出去洗漱罢。”
“噢。”刘青点头,乖乖跟着李氏出门了。
外边,蒋氏、林氏和安氏她们也起来了,虽然才凌晨时分,但这回出早门的是刘大爷,蒋氏都要起来送行,她们做儿媳妇的,更不可能在床上睡着了。
蒋氏屋里开着门,她在里头收拾东西——其实早在前两天就收拾好了,只是蒋氏生怕漏掉些什么,不放心又打开检查了一遍。
安氏和林氏在灶房准备些吃食,这念头不流行在外边吃饭,出门的所有干粮都要备好,而且出发前,刘青他们也要吃一顿早饭,许是怕路上要上茅房不方便,林氏她们便没准备稀饭,在锅里蒸了几个红薯和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