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跃很幸运,他似乎选择的方向一直不错。
李原初起,他动摇过,但随后在赢玉漱、公孙莺等人的劝说下,又选择了继续跟随在李原部下。
在进入关中之后,关跃在雍歧的治政方面,特别是在郑国国渠的农事方面,表现出了他精明能干的一面,但这种平淡的日子,特别是秦国强大起来以后对官员能力的严苛要求让关跃感到了不适应。
人是会变的。
人也是善变的动物。
关跃以他的圆滑和灵活的处置方式,立身于这个时代,而在秦国步入正轨,希望有更多的年轻锐意进取的新鲜血液加入,希望在职的官员能够继续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时,关跃的思想跟不上了。
他既不想放弃现有的权势,又不想努力的跟上快节奏的步伐,要是在陈平和李政两个人中间选择一个为丞相的话,那自然是李政更好糊弄一些。
新年伊始。
表面平静、暗中急流奔涌的秦国朝政在倏然间变化反复,先是丞相陈平自陈受贿贪墨,请求自罚俸禄三年,同时,将家中财帛中的一部分抵给国库,用作赔偿。陈系的一些直接有贪墨受贿行为的郡守、中下级官员如陈元等人,则纷纷被罢去官职,遣回故里,其中有涉及触犯刑律的,则交由廷尉府处置。
然后,御史丞李政在朝会上,对前不久汲黯直陈之事进行了专门的陈述,并就官员议事评估的一些法令进行了研讨,重点对涉及到污蔑、恶意攻击等方面的言论规定范围,禁止言官以直谏为名行恶告之事。
两件事过后,秦国朝政为之一振,而接下来,如都农监关跃等一批绩效考核中落后的官员被罢免了相应的职务,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年轻有作为的官员,关跃对此开始还很有想法,但在找了武王李原一次后,即彻底的没有声息。
除了这些变化外,某一日的夜晚,一队禁军进入李政的御史府,抓捕陈棣等宗族残余的行动开始,对于这些死而不僵多次试图颠覆现有体制的人员,李原毫不客气的下令,直接处决了事。
陈棣的尸体,被抛入郦山深处的荒山之中,等待他的,是山林中野兽的啃食。而陈氏家族的其他人等,则分别被流放到边地一带,他们自己种下的苦果,如今只能由自己来承担,而在宗族势力没有生存土壤的边郡,他们的子孙只能用双手来养活自己,或许若干代之后,他们就会融入到边地的百姓中,真正成为自食其力的一份子。
在这些朝廷变故的处置中,李原自始至终没有正式的出面,他只是在暗中关注着大方向的变化,关注哪些是对秦国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当公元前199年的春天到来时,李原赫然发现,自己已经跨过了三十岁的而立之年。
第四百一十一章 项庄复楚
大秦天下。
随着北方匈奴人的分崩离析,而倏然间失去了最有威胁的敌人。但在它的南方,在大江之南,秦国的统治则远远没有达到治靖安宁的地步。
江南的春天。
总伴着阵阵的细雨霏霏,难得有晴天的日子,山林中的野花会争相的竞放,让人瞧着心旷神怡。
武夷山道。
由越国故地前往闽越王城的山道上,一支打着“项楚”旗号的军队正在向南而行,队伍之中,一个身材粗壮、脸有虬须的将领高仰着头,不停的催促麾下的士兵快速跟进。
项楚已亡有一年。
在这个时候,还打着项字旗号,坚持以楚为国体的人,正是项氏最后的希望:项庄。
自南渡以来,项庄率领着一众残兵败将转战江东,并先后与番族、百越等多个部落的首领达成联合抗秦的统一意见,但这种联盟在强大的秦军压迫面前,一次又一次的瓦解消散。
时间飞快,转眼从项羽身死、楚国覆亡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近一年有余,项庄在渡江回到江东之后,也经过了一番努力和挣扎,但随着秦军一支支不断的南渡,项氏在江东的根基也开始动摇。
上岁十二月末。
项庄鼓足勇气,率领着七拼八凑起来的残楚舟楫战兵近万人,与秦将蒋渝在太湖之畔进行了一场自吴越争霸之后的大决战。这场大战,是项庄寄希望的一场舟楫水战。江东子弟善楫,有了这一点优势。项庄要以一场胜利来告慰项羽的在天之灵。
然而,战事的进程却让项庄失望之极。
秦军参战的兵力数量达到了空前的五万余人,而更重要的是南渡的秦军,一多半就是刚刚投降了秦国的前楚军,这些兵士中间更不乏来自江东的将士。士兵除外,将领一级里面,秦军中也有前楚大司马周殷、将领丁公、桓楚等人。
这几人中,周殷就做过二年的江东留守。对于南方的情况相当的熟悉,而桓楚更是项羽昔日的骑都尉,其能力与项庄几乎不相上下,只是后来因为战伤而失去了在楚军中显名的机会,这一次,桓楚在看到季布、钟离昧等故楚大将均降了秦国,才始听从劝说出任秦军中的一级偏将。
桓楚本是江东人氏。其出身水寇,与大盗英布还有渊源,项庄在水战上的本领,有不少还是从桓楚那里学来的。
大战的结果,以项庄再一次大败而告终,唯一让他幸运的是。不久前招募的一支由生番越人组成的援军从钱塘一带赶来,正好解了他的困境,这一仗项庄的部队损失兵力多达六千余人,其中更有不少的骁勇之士。
无奈之下,项庄决定率余部继续向南撤退。伺机与在闽越一带活动的古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会合。
无诸是越王后裔,昔日楚国灭越之时。无诸的祖先带着族人南逃闽地,在始皇帝统一全国之前,无诸曾自立为越王,但随后被始皇直接不客气的降为君长,这一点怨气积在无诸的心里多时,也让他加入到了反秦的各路诸侯之中。
当然,以无诸的实力和所处位置,他要想真正出兵加入中原战事,几无可能,顶多也就是派遣一些族中的勇士,加入到反秦诸侯的队伍中。四年前,五岭越族的首领梅涓率部支援汉王刘邦,与李原秦军决战荆南。
其队伍之中,就有无诸的部众。在刘邦败亡之后,无诸、梅涓等南方反秦力量选择了退回大江以南休养生息。
在走投无路,江东已无法立足的情况下,项庄只得投奔无诸。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尤其是对项庄这样一个暴躁性格的人来说,但现在,他只有这一条路可行,剩下的不管是投奔梅涓、还是投往唯一还有地盘的诸侯王吴芮,都将面临秦军下一步的打击。
以项庄对吴芮人品的了解,可不能保证这个两面三刀惯了的家伙,会不会出卖自己,到时提了他项庄的人头,去向李原邀功行赏。
秦新历九年。
春。
闽越国王城。
越王无诸、梅越部落首领梅涓、西楚国将领项庄,这三个与秦国有着你死我活仇恨的势力聚集到了一处。
无诸占据着闽地的广大地盘,越人与匈奴人一样,也是全民皆兵,无诸历代祖先数代在此经营多年,虽然闽地并不合适人丁繁衍,但闽越人的坚韧还是让无诸很是自豪。
梅涓的五岭部落,在被秦军于荆南击溃之后,一直处于很低落的状态,现在好不容易休整了近二年时间,梅涓又聚集起了约有二万的百越部众,这支联军现在正驻扎于岭南,并继续阻断着南越与北方的交通要道。
相比财大气粗的无诸、梅涓,项庄的境地却要落魄许多,一路从吴郡败退,项氏对江东子弟的吸引力也在一天天的削弱,相比中原,江东是偏居之地,而相比更为偏远的闽越,江东其实又是人间天堂,在这种自然生存条件的对比下,愿意追随项庄到闽地的将士并不多。现如今,项庄一路收拢也不过聚集了二千余众。
这二千人中,约有六百余人是项氏的宗族中人,项羽立楚之后,项氏的重心也整体向彭城迁移,但在其老家吴郡,也还留有一支根系,不过这些留下的项氏族人多是些边缘旁枝,其与项羽、项梁的关系比当年的项悍、项婴还有不如。
除了项氏族人外,跟随项庄的士兵还有一部分,则是与秦国交战中阵亡将领的家族,他们一方面害怕秦军来到对他们赶尽杀绝,另一方面,也是听信了项庄的鼓惑,决定到闽越一带躲居战乱。
闽地的武夷山脉,诸多的沟谷狭长幽深,几百个人躲藏进去,你就是身处一山之隔,也无法发现不远处即有人家。
项庄率军入闽,一路之上,瞧见武夷仙霞一带的山岭地貌,屡战屡败的沮丧心境也是大有好转,在南方的山地密林之中,秦军的长处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以越人为主的反秦力量却可以借助有利地形给敌以重创。
第四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