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秦(晶晶亮)-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不管你们信不信,我就是没吹牛,我父亲甘厚伯是在白马战死的,他的名字,在军中的阵亡将卒录上,都能找到——!”甘六郎涨红了脸,一字一句的辩说道。

少年,都会有自己心中的偶像。

而父亲,是最为可亲可爱高大的一个。

时间就如渭水奔流,飞快的流逝,转眼已是一年又一年,甘厚伯这个名字,我们也是太久没有提起了,如今,他的儿子甘家六郎终于长大。

就在一众少年在争执的时候,一辆辆满载着粮秣与刀枪兵器的健妇辎重队,在嘿呦的呼喝声中,在壮妇不忌荤素的调笑声中,通过韩四家的那间草屋。

在屋内,杨氏正躺在床榻上,轻声的哼唱着不知名的歌谣,让腹中的胎儿能安然入睡,新的生命在关中这片多难的黄土地上,发芽生长,生生不息——。

秦新历三年,二月一日。

足以让每一个秦人都为之骄傲的日子,一直以来都采取守势的秦军猛然发动了迅猛激烈的大反攻。

在武功至扶风的二百余里战场上,汉军散兵伏尸遍地,仓促撤退的刘邦没有办法一下子收拢更多的兵马,汉军斥候兵甚至刚刚离开本队,就会遭到对应的秦军斥候骑兵的扫荡式围剿。

得了刘邦的命令之后,灌婴撤退的速度比其他任何一支汉军都要快得比,这方面不得不承认,商贩的天赋是别人所不能及的。

一直与灌婴不对付的汉将周緤这一回没能胜过老对手'w…w…w…。…w…r…s…h……u。……c…o…m…',骆甲的骑军一路从郑国渠追杀到武功山下,终于将周緤的首级系在了马鞍前面。

沿途各支汉军分散袭扰部队就象被打散了的狼群一般,有勇气可嘉的,还上前拼杀几回,丢弃了百余条人命后逃窜,有识相畏惧的,早早的带着将卒逃得不知哪里躲藏去了。

当秦国骑兵的身影出现在扶风守军的视野里时,不管是冯宣,还是辛胜,都禁不住淆然泪下,回头城中,阵亡的二千余士卒的遗体正静静的躺在冰冷的长街上,他们的身上,没有遮盖,没有标志,有的只是一团团散发着恶臭的血污。

汉军连续的进攻,让辛胜和冯宣喘不过气来,他们能做的,就是匆忙将亡卒从城垣处拖下去,然后,换成另外一个还能举起刀剑的顶到前面去。

“李侯——!”辛胜踉跄着蹒跚下城,哽咽无语。这一仗,打的是如此的艰苦,让习惯了秦军强势情况下作战的他心下侧然,如果不是关中的根基被赵高、胡亥折腾的厉害,秦军又何须费这么一番周折。

“老将军辛苦了,兄弟们受累了,是李某来迟,以致于扶风陷入苦战,现在,我们要血债血还,向刘邦讨要我们失去的土地,亲人的性命,还有所有原本就属于我们的东西。”李原大声说着,振臂高呼。

“战,战,战!”

“杀,杀,杀!”

扶风城里城外,因为秦军主力的回援而士气大振,中午时分,李原与章邯在武功山的西北小镇甘家店会合,两个久慕大名却一直无缘相见的秦军将领,终于第一次站到了一条战壕里。

从分散走向联合,从各为其主到齐心戳力,在李原的一次次努力下,章邯、辛胜、王离、苏角等这些秦国剩余的这些精英们,在碰撞与挣扎中,开始走到一起。

他们的心里,尽管还有些别扭,还会觉得是迫不得已,但只要他们走出了联合的这一步,秦国的复兴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梦,一个不能实现的理想。

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任

重新回到那一面黑色如墨的旌旗下,章邯不禁感慨万千。

老了老了。

却不想还有再为秦国效力的一天。

看到李原麾下健将如云、战卒呼喝的情形,章邯仿佛又回到了昔日统率了大秦雄师征战关东的时候。

尽管还有些的不甘心,还有些的不情愿,但章邯不得不承认,李原确实当得起复兴大秦的旗手。

封侯拜相,这是他多年的梦想,努力了一辈子,才在项羽那里得了个挺不起腰、直不起身的雍王。

而李原,年纪轻轻,就已是实至名归受关中军民爱戴的神武侯了。

大起大落,大落大起。

让章邯一颗渐渐衰老的心开始认命了。

相比年轻了三十余岁的李原,章邯真真切切的感到,后生可畏。

“李侯,冯翊章邯率本部一万二千将卒前来,听任派遣。”章邯皱纹堆积的脸上,挤出几分不太自然的表情。远远的看着李原的中军大旗,章邯脸色变了又变,最后终于策马主动迎了上去。在通报的时候,他很是知趣的没有报上项羽刚刚封的雍王的称号,而只是自称是冯翊人章邯。

在人情世故这一方面,章邯老辣依旧,若不是李原的战功实在令他生不起什么争雄之心,若不是这一回实在已是没有了出路,章邯虽不至于和刘邦同进退,但寻求独立为一方诸侯可能性更大一些。

面对这样的老油条,李原也是笑里藏刀,迎上笑道:“大将军哪里话来,你我同为大秦子民,领兵保卫关中疆土,责无旁贷,原不才,以雍歧一郡之地图复大秦,此间艰难困苦,他人不知,大将军不会不知,所以,驱逐关中各支反秦势力的重任,希望大将军与原一并分担之。”

“李侯,当真信得过老夫?”章邯一捋颌下虎须,怔怔发问。他显然没有想到李原会这么一说。

在下意识里,这次章邯可以说是迫不得已的投奔,能够保住一部分军权已是幸运,而现在,听李原的意思,竟然还有让自己统兵带仗的想法,这让章邯如何沉得下心来。

“哈哈,有什么信不过的,大将军且过来,待李某给你引见几位少年英雄——!”李原笑呵呵的将王尚、骆甲、曹信等一众秦将介绍过来。

与章邯会面之后,李原紧急召开了战前的军事会议,主要商讨如何尽快的扫荡汉军、楚军的残余势力,恢复秦国在关中的统治权。

从当前的战场态势分析,在渭水南岸靠近秦岭的地方,刘邦的汉军正在重新集结力量,试图作最后的挣扎;在咸阳以东、函谷关以西的夏邑等地,龙且的残部还占据了几座县城,他们把持着函谷关的要冲,随时都有可能把关东作战的项羽人马给引进关中。

“诸将听令!”李原扫视四下喝道,第一次觉得麾下战将云集,将不大的议事厅挤得满满的,这让他倍感自豪。

“遵李侯将令。”骆甲、韩信、章邯等老少将领低首应道。军中纪律严明,在议事之前,可以提出质疑,在军议之时,却不管你心里同不同意,命令都要严格的执行,这便是法家思想为主导的秦国的军队。

不惧生死,唯令而行。

不畏困难,前赴后继。

“韩信听令,明日我军预备部队八千关中子弟到达扶风,汝为偏将军,率这支队伍从郑国渠北绕过栎阳,占领临夏、高城等县城,可有信心?”李原拿起一支令符,将目光投向默默不说话的韩信。

“末将——,末将领令。”韩信一迟疑,稍臾脸上露出狂喜之色。

他没有想到,李原还会信任于他,并且将足有八千将卒的预备部队交到他的手里。这支还没有到达扶风的预备队,是全部由关中少年组成、并经过一些基本军事训练的战卒,他们虽然在经验上不如老卒,但在未来的发展上,却是有着广阔的前途。

“既有信心,那么,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记住,一个优秀的将领,不在于他取得了多少次的胜利,而在于他在获得荣耀的时候,还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士兵。”李原点了点头,说道。

韩信,在武功一役之后,表现的有些意志消沉。

韩四的死,一千六百名轻兵的大部战死,让他心里背上了沉重的负罪感,要是他一直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的话,韩信就不可能在军队里有什么前途,而这显然是李原并不希望的,一个朝气蓬勃、时时有奇思妙想的韩信,才是他想要的。

“章邯听令,汝率本部五千将兵向东攻击,夺取咸阳城。”李原的第一个命令,交到了还在犹豫的章邯手里。

“末将定不负李侯重托。”章邯神情激动,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大声领令。

国都咸阳尽管已经破败不堪,但在秦人的心目中,却依旧有着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章邯这一次如果能够率军重新夺回咸阳,那么,他之前投降项羽的怯懦行为也能得到一些谅解,对章邯的心理看得清楚的李原这一次摸准了这位老将军的脉相。

“其余众将,随我兵发渭南,扫平汉军余逆!”李原大声喝道。除去李原、章邯的两路偏师,李原的麾下,还有将士接近三万余人,与之相比,刘邦的部队经过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