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参现在是汉国的大将军,主兵事。军中各路将领之间不和,按照字面上来说,确实是曹参的责任,只不过,象灌婴、周緤这样的将领级别,曹参的意见顶多属于参考性质,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刘邦。
“如此小事,也需劳动本王亲征,不是说那李贼去了北边吗?雍歧空虚,我军正好长驱直入,难不成秦贼里面,还有其他的干才?”刘邦想了想,终还是点头同意了曹参的建议,不过,对于前方战事不力,他的心头也是疑云重重。
“听说,李原任命了一个叫韩信的楚人为校尉,现在驻守扶风城的就是此人 ?'…'”曹参见刘邦口气有松动,连忙说道。
“韩信,何许人也?”刘邦讶然,这个名字他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秦军之中的那些将领,包括李原麾下新提拔的骆甲、蒋渝、王尚等人,汉军斥候的情报都有详细的资料,包括了个性爱好,行军作战的习惯等等,但这个韩信,却是全无一点的印象。
“韩信,淮阴人,曾为项籍楚营郎中,屡献计终不得用,后随龙且征讨李贼,被俘后变节,今为残秦步兵校尉——!”曹参逐一报上韩信的基本资料,不得不说,曹参的消息准确无误,没有什么问题,当然,韩信的能力如何,李原又为何任命韩信为校尉,这些更深一层的变化是曹参无法探知的。
“身为楚人,竟然为秦狗卖命,此小人行径,当杀之!”刘邦恨恨骂道。淮阴距离沛县也是不远,从乡族地域分析,这韩信怎么算都可以算作是刘邦的同乡,既然有才能,怎么不投他刘邦,而投到了李原的麾下。
曹参默然不语,刘邦嘻笑怒骂,早已是家常便饭,而在盛怒之下刘邦做出的决定,身为老部下的曹参也只能听见了笑笑。
况且,要杀韩信,至少也要打败了秦军再说。
“也罢,阿参,你速速去聚集大军,这一次,我要亲征伐秦,再与李贼战一个高下——!”刘邦来回踱了好几步,忽然一拍额头,大声说道。
家里。
二个女人在缠斗不休。
刘邦左也舍不得,右又骂不得,留在栎阳,莫说是享福,其实是受苦,还不如借着大军征伐的机会,一走了之省事。
“诺!”
曹参领令,刘邦亲自出马,帐下众将自不敢再有怠慢,灌婴、周緤私底下的小动作要是不收敛的话,坏了刘邦的大事,那就是神仙也救不了了。
此时,韩信的轻兵部队,还在武功山一带滞留,而扶风城内,辛胜的五千秦卒已经抵御汉军灌婴部进攻有四日,距离与李原约定的十五日期限,还有五天时间,这五天,对于韩信和辛胜来说,将会艰险之极。
高奴。
李原军主力与鬼方联军的激战已近尾声,鬼方联军的骑兵部队与军容严谨的秦军的第一次大规模遭遇战,就遭受到了迎头痛击。
十方部落溃散!
这个位列于鬼方之后的西北游牧部落实力虽然不强,但也是从商周时代一直传承下来的部族,没有想到,在这次与秦军的恶战中,被骆甲的骑军、还有秦军中的弩兵联合杀了个血流成河。
二日苦战之后,鬼侯终于支撑不住,在久盼匈奴大军无果的情况下,鬼方、楼烦联军从无定河流域向西北撤退,矢志要驱逐异族隐患的李原率军一路追杀,将断后的鬼侯等一众鬼方精锐悉数斩杀于贺兰山脚下。
与此同时,在九原一带,也传来可喜的消息,王离、苏角全力出击,和匈奴左骨都侯在阴山以南大战,双方斗了一个旗鼓相当,匈奴先锋见迅速占领河套没有可能,遂向着东方的大草原遁去。
在东方,匈奴大单于冒顿的大军已经将东胡王驱逐到了靠近长白山一带,强盛一时的东胡部落行将灭族,而草原的新一代王者正在崛起。
第一百四十章 封狼居胥
鬼侯实在没有想到,李原的出手会这么的狠辣,他已经带着部落放弃了无定河的传统牧场,已经不得不向北迁涉了数百里,秦军却依旧紧追不放。
在绝望之下,鬼侯带领一百余勇士冲向秦军战阵,最后,这个为了鬼方部落的存亡而谋划布局付出心血的部落首领,从马上一头栽倒于地上,再也没能起来。
鬼方联军主力随着鬼侯的阵亡而不复存在,剩下的残余势力逃窜入茫茫的贺兰山腹地,这里山高林密,草木茂盛,就算是冬季,也是风吹草低,不见牛羊。
和平的时代已经过去,属于老一代人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未来大草原的争夺战中,一场腥风血雨将笼罩生活在草原上的多个部落。
贺兰山。
位于塞上的草原明珠,这里是匈奴、月氏等草原民族的南下时传统牧场,也是草原部落之间争夺栖息地的地点之一。深入长城以西数百里,这样的战绩,已经能够铭刻在秦国的史书里了。
李原军的追击步伐,在贺兰山脚下停歇。
生活在贺兰山的游牧部落,是一支叫“贺兰”的匈奴大部落,在不久的将来,贺兰部落会正式的成为匈奴大单于冒顿麾下的一部劲旅,南征北伐,充当起征讨其他势力的急先锋来。
秦军的补给线已到极限,贺兰部落实力不弱,心中牵挂南线战事的李原收敛了利芒、卷起了刀刃。
秦军在贺兰山脚下稍作歇息,眺望大西北苍茫群山,回头再看看麾下的这一支战意昂然、所向无敌的军队,李原在这一时,心头涌动的是南宋岳武穆的那一首《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为北伐而白了少年头,最终冤死风波亭,这是因为岳飞虽然是南宋朝的一员大将,但却没有压制朝廷的手段,无论是赵构还是秦桧,只要略施手段就可以让岳飞数载之功化为无有。
这样的悲剧,李原看多了,也见识过了。
乱世争雄,宁做枭雄,不做忠良;宁做曹操,不做献帝。
追亡逐北。
封狼居胥。
这是每一个华夏男儿的梦想。
李原率军一路对鬼方、十方、楼烦等部落紧追不舍,并不是无的放矢,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对付游牧民族这头威胁了中原二千余年的恶狼,深知中原文明与游牧文明恩怨史的李原决意拿出草原猎手的锐气来。
只要砍了狼头,剁了狼爪,看哪个不开眼的,还敢欺我大秦无人,还敢窥伺我大秦的边疆。
与草原雄师匈奴相比,鬼方、楼烦不过是头恶狼。
只有震憾住了鬼方、楼烦一样的这些小部落,让这些恶狼怕了,不敢了,心里畏惧了,在未来与匈奴的大战中,秦军才有可能与匈奴较量一番。
在这个不一样的时空。
李原、冒顿。
这两个在西北如慧星般崛起、被许多人认定为枭雄的年轻人,在秦新历二年(公元前205年)的冬天,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交错而过。
在东方,匈奴新任大单于冒顿击杀东胡王,只要回头再将大月氏击败,一统大草原的梦想指日可待。
在西方,秦国的强势当权人物李原也以罕见的勇气和魄力,将盘踞在西北一带的鬼方、楼烦、十方等诸个游牧部落打的狼狈逃窜。
李原回师南下,留给刘邦的时间不多了。
大秦的铁骑在始皇之后再一次扬威大西北,挟得胜之势,李原麾下的一万余秦军战意高涨,尤其是在听到汉王刘邦进犯雍歧的紧急军报之后,军中诸将个个神情激动,誓与汉军再较一个高下。
武功山。
这一座连绵三十余里的山峦,正在被多达二万余的汉军层层搜索着,他们的目标是隐伏在山林里的韩信轻兵部队。
刘邦亲临一线,汉军上下士气复振,同时,雍王章邯也识机派来使者,说明自己并不是偷袭汉军的幕后主使,为了让刘邦相信,章邯还送来了军中楚卒的画像,以供汉军将领逐一辩认。
韩信渐入困境。
随着包围圈的缩小,韩信活动的范围被压制在了武功山周遭二十余里的地盘内,按照正常的逻辑,这样的情况是必须要撤退了,不然的话,韩信这一支轻兵将被包围剿灭,可是,与李原约定的十五天时间还没有到,这个时候要是韩信撤退的话,扶风城内辛胜的几千新卒不可能挡下汉军一天的进攻。
帝陵。
位于武功山的后山,这座祭祀华夏先祖黄帝而建造的祭坛破旧不堪,完全没有后世那样的金壁辉煌,韩信的临时驻地就设在这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发时的一千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