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时穿越明末-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位朝廷的大佬之所以对区区一个秀才这么客气,其中是有原因的。
  其实史可法和洪承畴早在几日前便来到了柳城,不过他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召见楚江秋。
  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斩杀倭寇一万五千余人这个战绩上面。
  从他们心里来说,本能就认为这个捷报是假的,估计能有十分之一的准确度就不错了。
  不过在他们心里,还是十分渴望这份战绩是真的。
  因为这份战绩一旦是真的话,那么对大明来说,真可算的上是立国之来抗击倭寇得第一大捷!
  现在大明太需要这份战绩了!
  因此这两位老大人在来到柳城之后,第一时间就先去看了那些被割下来用秘法保存起来的倭寇首级。
  首级这玩意其实同样可以造假,杀良贪功之事比比皆是。
  虽然他们不太相信太子和袁继咸会做出这种事情出来,但是也不得不防。
  不过经他们检验之后,居然惊奇地发现,这些首级竟然全都是真的!
  因为经常在海岛上生活的倭寇,在许多细节方面都和在内陆生活的百姓不同,这一点是造不了假的。
  这一发现,真的让史可法和洪承畴两位老大人震惊了。
  他们现在最想知道的一点就是,太子和袁继咸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要知道,从他们的奏折上的汇报来看,官兵和百姓的死亡人数,尚不足三千!
  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更何况是现在杀敌一万五,自损不足三千?
  还有更加重要的一点,他们这边是杂牌军再加上动员起来的百姓,而对方则是凶名远播的倭寇。
  怎么看都给人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
  然后他们两个同时叫来袁继咸和陈鼎,由他们来汇报当时的情况。
  由于陈鼎当时受伤,没在现场,他们又叫来了陈近南,而太子也是不请自来。
  从他们这些人的描述当中,史可法和洪承畴很快就找出一个要点来。
  那就是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大捷,都多亏了一个人,那就是楚江秋楚才子。
  这一切都是在楚才子居中指挥之下,才做到这一点的。
  更为难得的是,不足三千的官兵和百姓的伤亡,还是在之前的战斗中发生的。
  自从楚才子决定反击之后,官兵和百姓的联合队伍,居然无一人死伤!
  零死亡!
  这是让人极度震撼的零死亡!
  听了他们的汇报之后,史可法和洪承畴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眼睛里面看到了震惊之色。
  然后他们饶有兴趣地叫来利刃队员,让他们演示一下枪队的威力。
  不过被很遗憾地告知,所有的弹药都在与倭寇一战中消耗殆尽,目前已经木有子弹了……
  最终,他们只能观看了一番手弩的威力。
  手弩的弓箭其实也用的差不多了,现在的这些,都是再次回收利用的产品。
  而手弩的威力,也是让史可法和洪承畴眼睛一亮。
  这些手弩在质量上,比现在最精锐的部队里使用的手弩还要更加精锐!
  不过就算再精锐,也存在着设计距离过短这一缺憾,不可弥补。
  没见识到枪队的威力,不得不说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不过如果这些枪队如果真的同他们所说的那般,威力那么强大的话,那么能够杀死那么多倭寇,还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把燧发枪的制作工艺弄到手。
  不需要多,只需要组建一支两三万人规模的枪队,简直就是无敌了。
  这真是光是想想都让人激动无比的事情啊!
  接下来还有更让人震惊的事情,在随后的战役中,楚才子居然还拿出了对讲机。
  这种对讲机居然能够在二十里范围之内,随时可以通话联系。
  这种对讲机若是能够利用到战场上……
  这个楚才子,绝对是个不世出的人才啊!
  不,不仅仅是人才这么简单,应该说是不世出的天才,或者说是鬼才!
  因为在那种情况下,易地而处的话,相信就算是诸葛在世,武侯重生,都未必能做到那种程度吧?
  更何况,这个楚才子还不仅仅在军事方面有才干。
  就连玉米花生和地瓜,同样也是这位楚才子鼓捣出来了。
  其实到了史可法和洪承畴的这种范畴,所在意的已经不是单纯的才子了,他们所想要追求的,是治世之能臣。
  而很显然,眼前的这位楚才子就完全符合他们的一切要求,并且甚至还大大的超出,这让他们如何不激动?
  正因为此,楚江秋在两人心目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差不多已经提升到了大明的未来的程度。
  也正因为此,两人对楚江秋的称呼,才直接就变成了楚才子。
  然后两人客气地请楚江秋上座,上好茶。
  之后,史可法和洪承畴两人对视了一眼,洪承畴冲史可法点了点头。
  史可法不由问道:“楚才子,当粮食的产量不足以养活那么多百姓的时候,必然会爆发瘟疫或者战争,这是人类繁衍生存的必然之道。”
  “这个观点是楚才子所提出来的吧?老夫思索多日,十分认可楚才子的这种观点,不知楚才子可否有解决之道?”
  这个观点,还是上次在不知道太子真实身份的时候,一次喝酒中无意中说出来的。
  没想到太子居然奏报了上去,现在连史可法等大臣都知道了。
  这个问题应该是美国还是那个国家的学者第一次提出的,具体楚江秋也记不清楚了。
  不过楚江秋知道答案太过惊世骇俗,但是现在也不的不说出来了。
  因为除了这个答案之外,楚江秋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了。
  “有,计划生育!”


第282章 史可法、洪承畴求教
  计划生育?
  这是什么鬼?
  史可法眼睛一眯,饶有兴趣地问道:“噢,楚才子,你倒是说说,何为计划生育?”
  楚江秋侃侃而谈道:“史大人,学生可以先打一个比方。比方说池塘里蝌蚪,如果蝌蚪数量太多太多,等蝌蚪慢慢长大之后,食物势必就不够用。”
  “为了避免全部都死亡的下场,这些蝌蚪就会释放毒素,然后会有大批大批的蝌蚪死去。”
  “但是剩下来的蝌蚪,则能够保证顺利成长!这就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听到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个新鲜词语,史可法眼睛不由一动,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不过史可法毕竟不是现代的自然学者,对楚江秋的这句话只是所有触动,但是并没有深究的意思,而是仔细听楚江秋接下来的话。
  就听楚江秋接着说道:“这样的确是一种能够生存下去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太过残酷无情,并且不可控制。因为整整一个池塘的蝌蚪,有相当大的可能会全军覆没。”
  “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能够人为控制呢?学生认为是完全可以的,实施性最强的无非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扩充池塘,池塘大了,食物多了,自然就能够养活更多的蝌蚪。”
  “但是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因为很多池塘,不是你想扩充就能够扩充的。”
  池塘里的蝌蚪这个故事,上次太子就听过了。
  太子不但听过,并且在奏折里也有所描述,因此在场的史可法还是洪承畴,其实都听过这个故事。
  但是这一次,楚江秋又把这个故事给扩展了一下。
  池塘其实就是在比喻一个国家,扩展池塘,就是一个向外扩张的动作。
  一个国家人口多了,养不起了,没关系,咱们多开疆扩土,自然能够养活更多的人。
  但是开疆扩土并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到的,尤其是现在的大明,现在只想着如何自保,根本就没有开疆扩土的勇气和实力。
  楚江秋接着说道:“其实还有第二个办法,那就是计划生育。也就是控制青蛙产卵的数量,也就相当于控制了蝌蚪的数量,但是又没有杀死蝌蚪,学生以为,这个是最为简单可行的办法了。”
  斟酌了一番,史可法不由问道:“可是你这毕竟只是一个比喻罢了,如果换成人的话,又如何实行计划生育呢?”
  有句话史可法差点没问出来,控制青蛙产卵当然能够做得到。但是控制活生生的人晚上XXOO,你做的到吗?
  楚江秋淡淡地说道:“其实,办法还是有的。比方说,如果实施变法,将土地收归国家所有。然后再将土地按人口发放下去,并且严令不准私人买卖。”
  “这样一来,计划生育就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了。可以暂定为,每一对夫妻只准生两胎,凡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