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魏延的种子三国-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官员若是身在四周山水的义阳新城,没有亲眼看到这片蓝天白云下的大草原,他们无法感同身受,也不会对魏延这些话语有多强的共鸣,但他们随军出征,来到这片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让他们陶醉,陶醉之后听到魏延这番话,都不禁惊吓出一身冷汗。

  田畴、韩浩等人躬身道:“请主公示下,该怎么做,才能不让这片大草原变成沙漠。”。。。


第399章 【草原养鸡】

  魏延先对韩浩说道:“我们开发河套地区,种植粮食,本意是好的,可要是每一寸土地都耕种为良田,不仅不现实,反而会有大祸端。

  河套地区的雨水很少,必须要靠黄河等几条河流的灌溉,尽管我们会兴修水渠,引黄河水灌溉,却也有很多地方距离河流太远,兴修水渠太过耗费人力,对于这样的地方,就不妨先圈为牧场,养殖牛和鸡鸭鹅等家禽,等到以后有充足人力可以兴修水渠,再行开垦不迟。

  每次开垦荒地前,都必须看看土层有多厚,若是太薄,就种上牧草来放牧,或种上果树,不能在土层很薄、一阵风就能把土刮跑的地方开垦田地。

  另外,田间地头能种上巩固水土的草木就尽量都种上,不要让任何一块土地裸露出来,我们要做到每一场大风大雨都不能吹走我们的土壤。

  那些山坡上,土坡上,开垦成田地后,一旦暴雨来临,松软的泥土容易被雨水带走,不利于水土保持,所以那些坡地上尽量不要开垦成田地。如果非要开垦成田地,也要做好加固好地头,做成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之类的坡地田。

  草原缺少雨水,容易干旱,你们派往各地郡县的官吏,也要教导督促各地民众对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沟渠休整一番,组织各地民众做水池、水窖和小型的排水、灌溉设施,对于那些已经露出沙土的地方,更加要严禁耕种,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造林种草。”

  韩浩、石韬等负责农业的官员们都躬身领受。

  魏延穿越前曾经去过蒙古草原游玩,热兵器时代的牧民跟冷兵器时代的牧民像是没有任何血缘传承一样,热情好客,吉祥三宝,魏延浑然忘了某个混账写的狼图腾就是歌颂这些游牧民族的,也浑然忘了,这个大草原上活跃过的那些游牧民族所谓的民族融合对大汉民族造成了多少的屠杀。当然,现在,吹着197年的风,那些惨痛记忆全都回到脑海里。

  那些后现代的牧民们,在改革开放后,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草原开始了三十年的过度放牧,造成了一系列惨烈后果,便开始想方设法地做一番弥补,那些弥补措施都曾因为魏延的强烈好奇,当时他就记下来了,没想到现在就发挥了用处。

  魏延觉得,那些后现代牧民们的一些对环境的弥补性做法都值得东汉末年的牧民们借鉴,便对田畴等负责畜牧业的官员们说道:“我重申一句,对羊限制的是放养,却不限制圈养。

  你们可以挑选一些对马、羊特别有益的牧草,比如紫苜蓿对马来说便是最好的牧草,牧民可以在草原上种植大片苜蓿,然后收割来喂养马匹,对羊也可以如此,那样一来,羊就没有机会再把草连根拔起。

  对于马的饲养,我们原先建设的牧场已经有比较成功的经验,我就不再赘述,我就说说如何圈养羊。

  多数不宜放牧的田间地头、果园里都可以种植牧草,然后收割牧草来喂养马和羊,同时也可以利用小麦、谷子等作物秸秆来喂养马、羊,简单来说就是可以田间种草、林间套草、以草养羊。

  圈养羊,有利于累积农家肥,羊粪尿里面的东西有利于改良土壤,能提高粮食亩产量。

  圈养羊以后,出门带把镰,回来一捆草,能充分利用起闲散的劳力,能做到家家户户养羊,这样一来,不仅牧民可以养羊,农民也可以养羊。

  圈养是把羊群集中饲养,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羊群疾病传播,瘟疫再来的时候,不会出现死上万只羊的现象了,在草原上放养山羊,最常见的问题便是夏肥、秋壮、冬瘦、春死这样的随季节变化的不良现象,一旦圈养,这种情况便不会存在了。

  另外呢,我们一直在贯彻大汉一人一杯奶的计划来增强我们大汉人的体质,除了牛奶外,便是羊奶,实际上,羊奶喝起来比牛奶对人体更有益,但局限于羊的体形和产奶期,羊奶产量很少,圈养羊以后,可以便于集中产奶,能极大地提高产奶的集中度和产量。”

  魏延这个命令推行下去的时候,负责宣传这个政策的畜牧学院的学员们,都耐心地讲解放养羊的弊端和圈养羊的益处,自此以后,不仅魏延控制下的河套草原上少有人在草原上放养山羊,连漠北大草原上的牧民也渐渐学得圈养山羊,但这样并没有减少山羊的数量,反倒因为中原很多州郡的百姓学着圈养山羊来增加收入,使得山羊的数量比之前还多出了一倍,羊奶、羊毛、羊绒、羊肉、羊皮的供应也得到保证,却没有对草原的水土造成威胁,因为习惯了圈养以后,大家都懒得去放养了。

  “牛呢?”田畴问道:“牛是不是也要圈养起来?”

  魏延稍微想了一下,笑道:“牛、马这些大型牲畜,可以圈养、放养相结合,具体的饲养技术,我不再赘述,你们太仆寺的专业人员好好研究,我的要求是,在保持目前的草原水土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多饲养一些牛。第一,我们现在开发河套,急缺耕牛;第二,想要做到大汉每人一天一杯奶的计划,奶牛也要增加饲养的数量;第三,我们需要大量的牛皮来做皮甲,因为这三点原因,牛的数量不妨再增加一半,一半圈养,一半放养。”

  魏延想到后世风沙弥漫帝都的惨痛教训,想到大草原将近三分之一都被沙化,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只是减少放养山羊是不够的,对保持水土、防止大草原沙化,还必须做出更关键的行动。

  魏延对那三十多万匈奴牧民提出了一个“草畜双承包制”,这是从后世蒙古自治区那里学到的措施,魏延又根据东汉末年的实际情况做了一番变动。

  这个制度具体说来,便是这河套地区所有草场都归魏军所有,然后均分给每个牧民一百亩的草场供他们放牧,若是这户牧民有八个人,便有八百亩的草场,这个草场一旦划定,就永远是这户牧民家的,这户牧民不能再逐水草迁移,这户牧民要每人每年向官府交一头牛或一匹马或五头羊,作为承包这片草场应缴的赋税,这户牧民不再逐水草而迁移,就要为抵御灾害天气开始学习圈养、学习种植牧草。

  魏延颁布下这样的制度,不但是为了保护水土防止草原沙漠化,更是为了控制牧民,若是任由他们自由迁移,只会白白便宜了漠北草原上的那些鲜卑人、丁零人。

  这项制度有一个强制性要求,就是每个牧民承包的草场上都必须要种上牧草,不能再靠天给草,不能再眼睁睁地看着草被牲畜啃光,要牧民们学会种草,尤其是对那些退化的草地,更要用松土、轻耙、浅耕翻、补播等农业措施来促进退化草地的恢复。

  草地退化成沙漠,主要动因是草少且严重失衡,只有通过强制牧民种草,提高人工草料生产能力,增强家畜生产的物质基础,才有可能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性能,加快牲畜周转,才能实现退牧还草,以休养生息,才能促进草原畜牧业从传统的粗放经营向集约、半集约化经营转变。根据后世的经验,在退化羊草草地上补播羊草能使其生产力在二三年内达到与自然恢复的羊草草原一样,是实现快速恢复的有力措施,一亩人工草地,可使十亩天然草地得以合理利用,从而使一百亩沙化退化草地得以恢复重建。

  魏延还提出了一个促进草原水土保持且能让牧民增收的良策,也是魏延将来准备实施的一个大战略,“禽北上、畜南下”,“牧区养禽、农区养畜”。

  简单来说便是,在草原放养家禽,在内地圈养牲畜。

  魏延这个提议真是一个前无古人闻所未闻的提法,以至于魏延提出来以后,田畴等太仆寺官员都呆愣当场,根本不明白魏延讲的是什么意思,因为他们想不出草原上放养家禽有什么好处。

  魏延便耐心讲解道:“我给大家讲讲在草原上放养家禽有什么好处,大家就明白为什么我要推行这个。

  其一,养殖家禽,可以充分利用草原空间资源。牧民普遍拥有大面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