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那些士卒们崇敬的眼神里,魏延突然觉得,自己未来制霸三国的最大依靠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也不是什么寒门庶族,自己最大的依靠便是这些苦哈哈的大头兵,就是要靠着他们的枪杆子,自己才能平定天下。
那些世家大族或寒门庶族地主们的支持,纯粹是锦上添花,并不能起到根本作用,自己真正要拉拢、要团结、要取悦、哪怕牺牲掉其他利益也要保证他们的利益的集团便是军人集团,自己的发家不同于袁绍、曹操、刘备、孙权中的任何一个人,自己就是一个草头王军阀,不靠军队还靠什么!
想到这里,魏延心底涌出无比的豪气:“战乱频频,原来那种以出身门第世袭军职的旧传统注定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按照军功战绩来获取军官职位的新制度。
但是,那些被选拔上来的贫贱平民出身的军官,没有爵位可供标志个人的身份,自己的荣誉、地位和待遇得不到认可,所以他们在世家大族面前抬不起头,就像以前的我一样,在袁绍面前自觉低他们几等,我不再容许这种事情的发生!
自今日起,对于那些平民出身的军官们,我要设立一种与其军职相对应的阶位称号,来肯定他们的地位是平等于甚至高于那些世袭的贵族老爷们的爵位!
我让普天下的人们明白,军人的衔级是一种荣誉,是一种权利,大大优于家庭出身,受人尊敬的是军功是战绩,而不再是什么狗屁的祖宗门第!”
董厥脸色发白,强行劝道:“主公说那些军官没有爵位可供标志个人的身份,此言非实,我们大汉不是设有爵位的吗?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列侯。”
魏延望着洛阳的方向,愤慨道:“除了董卓、孙坚等寥寥数位因军功被封侯,其余的军官还有那位被封爵的?灵帝卖官鬻爵,卖的爵位都给了谁呢,全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世家大族,到了这步田地,基本是爵位等同于祖宗门第,那些为大汉抛头颅洒热血的平民武将们几乎全部被忘记了!”
说到这里,魏延摇摇头,自惭道:“我魏延乃一介武夫,毫无名望,无法左右朝政,亦无法左右天下那毫无道理的歪风邪气,对这爵位滥觞却很少顾及军功之事,毫无办法,亦不能为麾下将领私设爵位,为今之计便是设置这个军衔,一来可以用军衔公正地评价军功战绩,彰显军人的名誉地位,并激励军人的士气,二来可以明确军中指挥关系,一旦多个互不相属的军队要相互协作,便由军衔最高者指挥;三来可以增强军人的责任心,有了军衔的军人要对得起自己肩上的军衔,自然会比没有军衔的军人更用心。
而且设立军衔制度,也有古籍可做参考,里曾言,‘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里面的上士、中士看上去似是爵位,实际发挥的作用便是军衔。”
魏延的话清晰地传到在场数百位将领的耳朵里,这些将领多是平民出身,闻听魏延如此说法都欢声雷动,对魏延如此处心积虑的为他们考虑,他们感恩戴德,对魏延更加忠诚。
魏延便宣布了军衔制度:“设有战兵、武士、都尉、校尉、将军五阶军衔,
兵阶分为准战兵、列战兵、中战兵、上战兵、大战兵,衣服上没肩章,只绣准、列、中、上、大字样;
士阶分为准武士、列武士、中武士、上武士、大武士,衣服绣马肩缀铁剑星;
尉阶分为准都尉、列都尉、中都尉、上都尉、大都尉,衣服绣豹肩缀铜剑星;
校阶分为准校尉、列校尉、中校尉、上校尉、大校尉,衣服绣狮肩缀银剑星;
将阶分为准将军、列将军、中将军、上将军、大将军,衣服绣虎肩缀金剑星。”
当时,陈到马上提出一个问题:“朝廷原本任命的都尉、校尉、中郎将、将军等职位是不是都要取消掉?”
魏延摇摇头:“原本任命的不会取消,现在以及以后由朝廷任命的也都不会受这个军衔的影响,因为那是朝廷给予的军职,我们讨论的是军衔,是在咱们军中内部使用的,两者没有互相对应的关系,真正有对应关系的是我们内部军职与内部军衔,这些都是内部的事情,请各位不必向外透露。”
徐晃又问道:“如何确定军职,如何确定军衔,请主公明示下来。”
魏延笑道:“公明莫急,这些都是我马上要讲到的问题。首先,确定内部军职,这个很简单,比如你原来是部校尉,那是禀告给朝廷并让其他诸侯知晓的外部军职,真正对应的魏军内部军职是魏军第一军第四师师帅,如此类推。”
张辽点点头:“末将明白了,那如何确定我们的军衔呢?”
魏延答道:“内部军衔是跟军职有关联的,每一级军职都对应三等军衔,
伍长对应列武士、中武士、上武士,
两长对应上武士、大武士、准都尉,
队长对应准都尉、列都尉、中都尉,
营帅对应中都尉、上都尉、大都尉,
旅帅对应大都尉、准校尉、中校尉,
师帅对应中校尉、上校尉、大校尉,
军帅对应大校尉、准将军、列将军。
副职的军衔比正职低上一等。”
第352章 【卫觊】
在这几日里,徐晃领一万人马配合魏延的计划,他一边派人去白波谷那里询问战果,一边派出斥候四处查探,防止白波谷的溃兵逃往河东郡南部。
郭援领四千多袁军骑兵来到闻喜县境内,早就被徐晃派出的斥候发现。
那斥候还摸清楚了郭援所部的扎营位置,迅速回报徐晃。
徐晃统领六千骑兵,悄悄靠近郭援的驻地。
袁军太过疲累了,以至于被徐晃的人马掀了营帐,他们还没有醒来。
大多数人都成了俘虏,只有少数及时醒来的,向郭援围拢过来。
等郭援被潘凤拍下马以后,他们也无可奈何地俯首就擒。
这些袁军之所以甘心被擒,绝不反抗,是因为这一年来,魏延的文宣人员散布各地,到处散布魏延势力的各种美好,使得这些袁兵对魏军的情况非常了解。他们知道,只要他们乖乖投降,最差也是便贬去屯田兵团所辖的矿井挖矿,一般情况下都至少会去屯田,表现好一些的做魏军的辅兵,比较精锐且没有犯过什么大错的士卒通常都会被就地改编成魏军的战兵,魏军士卒的待遇可远远好过袁军。
这年头跟谁卖命不是卖啊,要是宁可战死也不投降,那就不客气了,你死后,为了防止你家人为你报仇,就要斩草除根,不会把你的家人杀死,会把你的男性家属全部阉割送去挖矿,会把你的女性家属送去青楼妓院。
曹操等敌对势力一开始对魏延这个规定不以为然,后来才发现魏延这条规定的辛辣恶毒,简直是针对人性而定的,本来普通人都是怕死的,趋利避害的,一想到跟着没有前途的势力混,越勇敢死得越快,自己的家属被魏军处置的越惨,好多士卒便想到,能装死就装死,能躲避就躲避,能投降就投降,跟魏军的战斗中,只有贪生怕死,才能保住这条命,才能保住全家的安危。
曹操等反对势力的君主们见势不妙,纷纷宣扬那些不利于魏延的传闻,谣传说,魏军会坑杀所有俘虏,并把所有俘虏的女性家属送入青楼男性家属阉割,这种谎言根本骗不过越来越聪明历练的大汉子民们。
众所周知,魏延之所以越打越大,靠的不是招募新兵,靠的是整编降兵。
魏延的屯田兵团之所以能够支撑起庞大的魏军后勤,也是靠把降兵和流民改编成屯田兵。
这些事实是明摆着的,曹操等势力越这样诽谤魏延,魏延越受到那些下层士卒的爱护,反正投降给其他势力都是生死未卜,投降给魏延不但能保住命,还能得到赏钱,因为魏延是唯一一个能够财大气粗地宣布“归顺有奖”的军阀。
郭援对袁绍感恩戴德,看到那些袁军士卒毫不犹豫就投降魏延了,他非常愤慨地吼道:“你们这些无义之辈,大将军对你们不好吗?你们转眼就投降魏延小贼!”
潘凤瓮声喝道:“你他娘的给俺闭嘴!”顺手扯下身上一块布,猛地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