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盛京风水好不好另当别论,不过我认为田鸡说的没错,清太祖当时恐怕只想着如何传承宝藏秘密,至于风水未必会去考虑。”我看看四周红墙黄瓦的宫殿。“如果说清太祖选择盛京是想远离白家先祖所在的赫图阿拉,这倒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能营建一处安全的地方。”
“安全的地方?”宫爵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你是说,清太祖借着修建盛京皇宫的时候,秘密修建了一处不为人知地方,用于藏匿大清龙脉宝藏的秘密,这就是为什么多尔衮会让都铎不远千里,把青铜宫发现的东西运回盛京的原因。”
“迁都之后,势必要大兴土木修建宫殿,根本没有人会质疑修建了什么。”我慢慢转动一圈看着眼前的盛京皇宫,淡淡一笑。“清太祖一定在这座皇宫中留下了什么,而这个秘密也只有多尔衮才知晓。”
“虽说盛京皇宫比不上北平故宫,可面积和规模也不小,这么大一座皇家宫殿群,谁知道清太祖会在什么地方藏匿秘密。”薛心柔说。
“你们是想找太祖爷修建过的地方?”图尔占在旁边突然问。
“对啊,您对这里最熟悉,盛京皇宫之中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而且和清太祖有关的?”宫爵问。
“不难找,太祖爷虽说是修了盛京皇宫,不过他亲自修建的地方只有两处,其他的都是后世帝王陆陆续续营造。”图尔占回答。
“只有两处?”叶九卿面露喜色。“在什么地方?”
“各位不是已经看见了吗?”图尔占抬手指着我们身边的宫殿回答。“就是各位如今看见的大政殿和十王亭。”
第718章 大隐隐于市
图尔占给我们介绍,盛京皇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东路为清太祖亲自营建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是清太祖驾崩之后,继位的皇太极继续修建,最后是西路,修建的时间最晚,都是大清历代东巡祭祖的君王营造,主要是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
“这么大的皇宫,只有大政殿和十王亭是清太祖所建?”我一脸认真问。
“太祖爷迁都盛京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营建皇宫,在驾崩前一年,大政殿和十王亭刚好修建完成。”图尔占很肯定回答。
“其他地方呢,盛京地方这么大,除了盛京皇宫之外,清太祖可有在其他地方修建过什么?”叶九卿问。
图尔占想都没想便摇头,巨细无遗告之我们,天命十年三月,清太祖迁都盛京,立即开始修建盛京皇宫,直到大政殿和十王亭初具规模,清太祖才于天命十一年一月,发起宁远之战。
到天命十一年的七月中旬,清太祖身患毒疽病势转危,遂决定乘船顺太子河返回盛京,从清太祖开始修建盛京皇宫到最后驾崩,中间不到一年的时间。
“所以,除了盛京皇宫之外,太祖爷没在盛京修建过其他地方。”
“天命十年,正是明清大战至关紧要的关头,清太祖居然把一年时间全耗费在盛京皇宫上,可见这地方在清太祖心目中,甚至比能决定天下归宿的战事还重要。”薛心柔若有所思说。
“清太祖有神人相助,问鼎中原是迟早的事,比起一城一池的得失,大清龙脉宝藏才是清太祖更为看重的事。”叶九卿摸了摸下巴,环顾我们两边的大政殿和十王亭,嘴角又浮现出狡黠的笑意。“清太祖留在盛京一年,就是为了看着这两处建筑的完成,看起来这里面还有点其他东西”
“清太祖要留下龙脉宝藏的线索,唯一可能的地方应该就和这两处建筑有关。”我也淡淡一笑。
“这两处建筑下面该不会有密室吧,所以多尔衮才会让多铎把青铜宫发现的东西运送回来。”田鸡眼睛一亮说。
“应该没有这个可能。”白近在旁边摇头。“盛京故宫前前后后修葺过很多次,特别是大政殿和十王亭,你们如今看见的都是经过翻新重建的,如果有什么线索的话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地底下面没有什么密室。”图尔占也很确定说。“盛京皇宫因为积水问题,曾经大规模修复过一次,地下都被挖过什么都没有。”
“那就奇怪了,清太祖既然想留下龙脉宝藏的秘密和线索,这是唯一可以利用的地方,如果这里没有密室的话,多尔衮为什么要让多铎回到这里来呢?”宫爵一脸疑惑。
“我们应该忽略了什么,清太祖把都城选在盛京一定还有其他原因”叶九卿忽然看向图尔占。“盛京皇宫的位置也是清太祖选的?”
“是的,清太祖登山远眺盛京全景之后,就决定在这里修建皇宫。”图尔占抬手指着我们身后远处的高山说。“大政殿和十王亭应该不会有什么玄机,若非要说有的话,我倒是记起一件事。”
“什么事?”我追问。
“太祖爷选定皇宫位置之后,大政殿和十王亭都是他亲手设计和规划,完工之日太祖下达汗谕,要求后世君王对盛京皇宫必须三不。”
“三不?”叶知秋一脸好奇。“哪三不。”
“不树。”图尔占指着我们四周。“你们没发现在这里看不见一棵树吗,甚至连花草都没有,这是太祖爷定下的规矩,在大政殿和十王亭这块区域内,不允许栽种一草一木。”
“不能栽种草木这是为什么?”我愁眉不展看看周围,果然这里没有草木。“既然地下没有暗室,栽种草木也没有任何影响啊。”
“还有什么?”薛心柔问。
“不改。”图尔占不慌不忙继续对我们说。“大政殿和十王亭这片区域,所有的建筑布局以及陈设,包括道路的规划都是由太祖爷亲手设计,要求后世君王不能对其有丝毫改动。”
“这个我也有听闻,即便后来对盛京皇宫屡次返修,但这条祖制都一直被遵守,虽然如今看见的这些建筑并非是原物,但这里所有一切还保持着修建当初的原貌。”白近说。
“就连这地上的砖石,都是根据原物大小,分毫不差烧制而成。”图尔占声音中透着一丝骄傲。“三百多年过去了,但这里还和太祖爷修建时一模一样。”
“最后一个不是什么?”田鸡问。
“让我猜猜。”叶九卿摸着嘴边的胡渣,意味深长笑了笑。“不修。”
“您,您怎么知道?”图尔占大吃一惊,但同时也点头说,清太祖要求后世君王不得在这里修建任何建筑,因此盛京皇宫的格局完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清太祖修建的大政殿和十王亭,而其他建筑都是清太祖驾崩后陆陆续续修建,但这些建筑都没有影响到这块区域。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在揣测太祖爷这三不的原因,但众说纷纭也没说出一个所以然,估计只有太祖爷自己才清楚。”图尔占说。
“你怎么知道是最后是不修?”我问叶九卿。
“前面是不树和不改,目的显而易见,清太祖是想保持这里的原貌,而且极力要求甚至下达汗谕,可见在清太祖心里,这里的格局有多重要,既然这里的一切都不能有丝毫改变,最后当然是不允许在这个区域内修建其他建筑,以免破坏了大政殿和十王亭的格局。”叶九卿淡淡一笑回答。
“爸,您既然能想到是不修,那以您的经验,清太祖为什么要定下这三不的规定呢?”
“原来清太祖把秘密藏在这儿”我听完叶九卿的解释,忽然恍然大悟。
“你也想到了。”叶九卿笑着看向我。
我来回重新注视这片区域,清太祖定都盛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亲手营建皇宫,而且还设计了大政殿和十王亭,并且为了监督工程,甚至在盛京逗留一年。
清太祖如此急于修建皇宫,我猜应该是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想尽快把龙脉宝藏的秘密和线索传承下去,但又担心被白家先祖发现,所以只有借助修建皇宫来掩人耳目。
但清太祖应该很明白,这些线索早晚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他不会把线索留在建筑之中,不管怎么改变,皇宫的格局不会变。
“清太祖的确在这里留下了线索和秘密,但并非和这些建筑有关,地下也不会有暗室。”我淡淡一笑对其他人说。“大隐隐于市,是布局!是盛京皇宫的布局,清太祖把线索隐藏在了皇宫的布局之中。”
“所以清太祖才定下不树、不改、不修的汗谕,就是为了确保盛京皇宫中,他亲自营建这片区域的格局。”叶九卿点点头说。
“线索藏在布局里?”田鸡挠挠头大为疑惑说。“建筑格局里怎么能藏线索啊?”
“这哪儿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