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他所看重的却是吕家,这个在过去和现在一直是朝中权贵的世家的态度。他有些不快地问道:“吕少群究竟是个什么态度?怎么他也学起了自己的父亲,不肯在大事上表露自己的态度呢?”吕少群,是吕中和其中一个儿子,现在已经做到了户部侍郎了。
七大家中的五个相继倒下,朝中空缺出来的位置自然很多,而以那些新冒起的权贵们的能力,显然不足以填满这许多的空缺,这就导致了许、吕这两个老牌的豪门能够在这次的政权更替里获得意料之外的收获了。而吕少群,便是其中位置最高的那个。
户部尚书现在是被雍王的人所控制的,所以要想和他在财政上一争长短,太子就必须把同在户部,且仅次于尚书的侍郎拿下,再加上其背后所代表的吕家,便让太子更想着能把他招揽到手下了。
“有其父必有其子哪。”太子少师商炎很有些苦恼地道:“臣已经与之有几次的交谈了,话也不可谓不透,可他就是不肯点这个头。”
“哼,看来他是有些不识抬举了!”赵珏很有些不满地冷声道:“若不是他有着一个吕家作后台,本太子早就想法把这个位置给抢过来了!不过他也别得意,吕家是他的后台没错,可有时候,也会给他招来祸患!父皇对这些世家一直都有着心病,只要咱们多想想法子,把吕家给毁了也不是什么难事。”
“太子若真想这么做的话,臣倒是可以推荐一个人的。”另一个太子少师楼昆想到了之前自己派去见许惊鸿的门客道:“今日京里来了一个人,曾与七大家斗了好一阵,连方家都是被他拔除的。想必以他与七大家之间的这些恩怨,是不会拒绝做这些事情的。”
“你指的是那个从北地而来的许惊鸿吧?”太子还是知道这个名声极响的武人的:“我们派去的人带来了什么消息?”
“听说景王和雍王也都派了手下去探视了他,不过就目前来看,此人与景王之间的关系是最近的。如果太子想拉拢他的话,就得趁早了。”
“一介武夫而已,本太子还没到饥不择食的地步。”赵珏很不以为然地道:“现在京中掌握着大权的武将还有不少,孤要招揽,也得先招他们哪。至于你口中说起的,让他来和吕家斗一场,也不急在一时。吕少群还是应该争取一下的,毕竟能得这么一个助力,总是和他们成为敌人要好得多!”
“太子明见!”尚炎忙赞了一声:“臣会再努力去与之交涉的,无论是为了他自己,还是吕家的将来,他都必须有个取舍!”
“唔,就照这样去做吧。许惊鸿此人身边也看着些,虽然孤不急着他来投靠,也不希望看到另外两边的人把他给挖过去了!”在抛下这句后,太子就打着哈欠离开了。
而另一端的雍王府里,雍王赵璜对于许惊鸿的到来也没有太多的关注,只是问了身边人一些对此人的看法之后,就也把话题引到了户部侍郎吕少群的身上去了。对于这个能与尚书分庭抗礼的高官,又有宰相父亲和雄厚的家世作为后盾,无论哪个对那高高在上的位置有心的王子,都不会轻易就放过了。
“他还与太子的人有接触?”赵璜的眉毛一挑,心中生出了不安来。
“是的,不过看情况太子和他似乎也还没有达成什么意想。所以臣以为咱们尚有机会。”在和赵璜说着话的,是个有些矮胖的青年男子,他堆满了肥肉的脸上,却充满了狡狯之气,如果许惊鸿在场一定会大吃一惊,因为此人正是当初使阴谋,让自己最终离开京城的许家嫡子之一的许世豪了!
第六章 国安再立
许世豪,当日被许惊鸿一刀砍伤之后,便一直不得痊愈。即便是年纪到了二十岁上,依旧留有手上的残疾,这让他成为了许家几个嫡子里唯一出不了仕的人。这对他的打击自然是极大的,可本就多计的他,却也因此成了个心思缜密,且有颇多毒计的谋士。
随着前段日子的权力变故,他很有眼光地就投到了雍王的麾下,成了他的心腹谋士。而雍王也因为他个人的能力,以及许家的背景而对其甚是重视,倚为臂膀。
现在他们说到了吕少卿一事,赵璜便有些不快地道:“这个吕家也太首鼠两端了吧?如今可不同以前了,他道吕家在朝廷里依然稳如泰山么?”
许世豪听他这么一说,脸上也有些尴尬,但很快还是恢复了镇定:“王爷说的是。不过在朝廷里,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要好,在他们没有明确表态之前,咱们还是不要随意动手的好,免得把他们推给了太子……”
“唔,你的考虑也对。”雍王点头,随即也想到了白天的事情:“那许惊鸿究竟有什么能耐,他一来京城就闹出了这许多的动静。”
“他……”提起许惊鸿,许世豪自然是一腔的愤怒。但他还是很快调整了心态:“不过一武夫而已,成不了大事。只因为是条能咬人的好狗,皇上才把他调回来对付那些余孽的。”
“如此,本王就放心了。听说他与景王颇有些交情,若他真有本事,倒是个后患!”
见雍王这么一说,许世豪也松了口气,总算没有把这个对头引进来。但他们以及太子方面都不会想到,就在几个时辰后,这个叫许惊鸿的武夫,就会在朝会之上让他们大大地吃上一惊,并且开始重视起他来!
卯时二刻,在悠扬的钟鼓声里,满朝文武排着整齐的队伍,肃然地从宫门前鱼贯而入,早朝在这个时候开始了。自从赵哲此番将权力重新夺回之后,他就通过种种的手段与办法来进行巩固,不想再被人架空了。而早朝,便是他所用的其中一种手段,朝中大事,都要在早朝时提出来,再由他这个当朝天子来做最后的决断。
正因为早朝已变得如此重要,所以它不可能再象以往般十来日才开一次大朝,而是换成了三日一大朝,其他时候则由九卿高官单独向皇帝禀报该要处理的事务。这样一来,皇帝虽然变得很忙,可他也把朝廷的军政财等大权完全控制在了自己手中,不怕再出现臣强君弱,尾大不掉的场面出现了。
看着群臣中,或抖擞,或萎靡的种种神态,许惊鸿便对这些上朝的官员如今在朝廷里的情况有了个大致的了解。而他虽然身份不高,可因为有皇帝的特许,所以便也在这早朝的队伍里占了一席,迈着坚定的步子进入了这个早已熟悉的宫殿——中极殿。
依旧是差不多的位置,皇帝高坐御座之上,群臣以官位的高低排列开来。但不知是不是因为心理作用,许惊鸿总觉得如今的官员无论是动作还是神态,都比以往要恭谨得多了,当他们上前一步,朝已经端坐在上的皇帝行礼时,也比以前要用心了些。
“臣等拜见吾皇!”没有过多的谀辞,但群臣折腰下拜时的整齐动作还是让皇帝的心情很是愉悦。为了这一日,他实在等待得太久了。可随即,他又想到了眼下依旧不断涌现出来的麻烦,所以欢愉的笑容很快隐去,只是用淡然的口气说道:“众卿平身!”而后,他似是无意地看了身旁的内侍一眼,却是已经发出了信号了。
一切照规矩走过场,群臣刚刚站好,等待着开始商议国事时,便有一名年轻的内侍用尖亮的声音宣唱道:“北地将领许惊鸿可在殿上?”
没想到皇帝对自己是如此的看重,这才刚开始朝会呢,就点自己了。但许惊鸿还是很稳健地走了出来,先朝皇帝施了一礼,才朗声道:“臣许惊鸿见过陛下!”
“许卿免礼!”皇帝看到许惊鸿,面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你在北地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了。你在胡地连战连捷,还将数万胡人拖在绝地多日,伤其元气,实在是为我大宋挣足了面子哪。你立下这许多的功劳,再有之前于西南对蛮人时的战功,以及一年前在京城时所立的种种功勋,朝廷实在应该给你一份大大的封赏才是。你说吧,你要什么赏赐?”
“臣不敢说这些功劳是臣一人所获。”许惊鸿虽然听皇帝说了这么多夸赞自己的话,可却并没有一点飘飘然的意思,依旧平静地道:“若没有下面的军士一心为国,听从臣的指挥,以性命去和敌人相搏,这些功劳根本就成不了。所以……”
“哎,许将军这话太过谦了。我大宋的兵将一直都在,可以往他们却不曾立下过如此许多的功劳。直到你出现,我们才能在对外敌的战事上连战连捷,你就不要妄自菲薄了。”当即就有一个官员走出来劝说道。
他的话音一落,又有一人站出来道:“不错,许将军立了功劳,朝廷便该有赏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若是朝廷有功而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