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未打!”
“赵云居然这么沉得住气!”
孙权闻言,微微眯眼,目光之中有一丝意外:“这不太像他赵云的风格,看来在贵霜战役之中,他好像长进了不少!”
“陛下,如今我们都有些摸不透赵将军的意图!”鞠义苦笑的道:“按道理越开结束上庸的战役是越好的,不然等到张郃兵力增援,就难打了!”
“你们摸不透是好事!”
孙权嘴角仍不住扬起一抹笑容,说道:“皆然你们都摸不透,想必敌军就更加摸不透,我们如今远在后方,要选择相信前线的战事,军机处不用给子龙压力,这一战役,随他发挥,朕只要结果,他赢了,朕奖赏,他输了,朕惩罚!”
“诺!”
众人对视了一眼,想了想,表示同意孙权的说法。
毕竟对于这个赵子龙这一个骠骑将军他们始终很信任。
“对了,朕想要知道血狼军对于这一战的战略计划书送回来没有?”孙权沉声问道,相比汉中和荆州,如今他更加担忧的是并州。
黄忠和庞统,这一次可是玩大了,十几万兵马的调动,倾巢而出,对上匈奴和鲜卑决死一战,这一战要是不能取胜,整个北面的防线都会出现大问题。
“还没有!”
陈宫摇摇头,道:“但是消息说已经在路上了,明天应该可以抵达参谋司,这一份战略计划书是血狼大营参谋部做出来的,上面大致是庞统制定的计划。
而我们我们参谋总部也做了一份!”
大吴变法之后,军方系统重新建立,孙权在军方之中刻意的培养出一种在开战之前做出一份战略部署计划书的规矩。
计划不如变化,但是没有计划,还怎么去应付变化。
冷兵器时代打仗,本来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无论战役的胜负,最后付出的都是人命,有备无患,能减弱损伤。
“给朕看看!”孙权道。
“诺!”
陈宫连忙把一份大略的战略计划书递上去。
孙权摊开这一份参谋司上下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做出来的战略部署计划书,目光微微一动,最后他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细细看了看参谋司做出的兵力部署,却摇摇头:“要是按照你们这样打,有一个问题啊,在时间上衔接不足!”
“陛下果然是知兵之人!”
鞠义苦笑,能一眼就看出这份战略部署的问题,大部分都是有经验的沙场大将,孙权能看出来,足够说明他的军事素养。
他叹了一口气,道:“陛下,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去解决时间这个问题,朔方和五原,都是沙丘草原,骑兵纵横,来去太快,这是我们的死穴!”
“算了,这个问题等待庞统的战略计划书回来的时候再说!”孙权摆摆手,庞统的战略计划书一天没有回来,他们莫不清楚状况,纸上谈兵,终究解决不了问题。
“是!”
众人点点头。
“朕今天前来,还有一件事情!”
孙权放下手中的战略计划书,目光扫过站在自己的面前几个军机大臣,道:“孙策进入军机处的议案已经提上来,你们什么意见?”
“陛下,这个内阁和御史台都还没有表态,我们也不好说什么?”
潘凤微微苦笑,低声的回答。
内阁大臣,军机大臣,御史大夫,这些都是大吴朝堂的顶梁柱,每一尊都需要整个朝堂的讨论,才能定下来了。
“他们只是态度,而真正的决定权,在你们这些军机大臣手上!”孙权沉声的道:“军机处是大吴的天下兵马总指挥部,每一个军机大臣都是上百万大吴将士的精神,不容一丝怠慢,如今七方大营,狂狮大营和烈焰大营已经表态,他们同意孙策的入军机处,其他的还在考虑之中,朕想要你们几个的意思!”
“陛下,我的意见,反对!”
徐庶第一个站出来,很直接的说出自己的意见。
“元直,说说理由!”孙权目光微动。
“理由很简单!”徐庶坦然的道:“他曾经和陛下争夺王位,我不能肯定,他心中是否已经放下了野心,江东小霸王的能力,众所周知,我不信任他!”
“潘凤,你的意思呢?”
孙权神色默然,没有在意徐庶的言语,反而看着的潘凤。
潘凤挠挠头,道:“陛下,我中立,孙伯符能重掌兵马,对于大吴来说,多了一员勇猛无敌骁将,这是好事,但是徐庶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他毕竟身份特殊!”
“你是越来越老辣了,总会和稀泥,鞠义,你怎么想?”
孙权无语,笑了笑,潘凤做中枢的日子越长,已经开始从一个纯碎的武将转变成一个政治家了。
“陛下,末将倒是认为,这是一件好事!”鞠义平静的道:“一来,孙伯符身份是特殊,但是我为不认为他能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做出什么事情来,二来,让他进入军机处,反而能显示出陛下的广阔胸襟和无惧的气魄!”
他自然同意,如今军机处,他有些孤立无援,多了一个孙策,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好事。
“看来这事情没有想象之中顺利,还有的争议啊!”
孙权心中微微暗叹了一口气。
孙策日后的命运如何,就要看着一次能不能进入军机处,他要是顺利的入了军机处,就能摆脱很多阴影,以一个纯碎的武将身份为大吴征战。
要是这一次不能顺利的进入军机处,他只能一辈子背负着皇族这个负累,永远走不出来。
这可是截然不同的命运。(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七章唯一的突破口
金陵城,江国公府邸。
这一座府邸是原来的江侯府邸,但是是全新翻修过的,比过去要恢弘大气,九进九出,宽敞明亮。
一个院落的厢房之中,江国公孙策召集几个最近才招募来的幕僚,在详细的商讨对于他入军机处的事宜。
“诸位,某家成为军机大臣的提议已经提上去了,现在就等的军机处的反应,军机大臣一职,某家志在必得,尔等可有什么计谋能助某家一臂之力?”
孙策一袭锦袍,大马金刀的盘坐在中央位置,目光扫过眼前几张陌生的脸孔,沉声的问道。
他是大吴四大国公之一,最尊贵的二品大公爵,拥有开府自治的权利,招收几个幕僚很正常。
从太湖出来之后,他已经一穷二白,昔日的势力不是被孙权打散了,就是被周瑜给截断了,基本上只能从头开始。
这几个幕僚都是他很艰难的才招来的,毕竟如今他身份特殊,有本事的人不敢沾边,能招揽到的基本都是去年科举落榜之后,无所生计的读书人。
“国公大人,属下认为,如今最重要的是陛下的态度!”
青年罗源,一袭儒袍,站出来,对着孙策,恭谨的说道:“如果我们不能弄清楚陛下的态度,其他关系我们就算拿下了,最后都会成为无用功!”
罗源是辽东人,辽东书院的高材生,寒窗苦读多年,带着家乡人的期望,信心勃勃的来赶赴科举,最后却落榜。
他无脸再见家乡父老,最后便滞留在的京城,现在的京城,读书人想要找一个活也不难,他在四方日报当一个小编制,但是颇有落魄。
大吴封禅,孙策被加封为江国公之后,重新开府,招收幕僚,但是京城里面的有才华的人对于他的身份敏感,有些摇摆不定。
他是第一个投靠孙策,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孙策对他很信任。
“陛下的态度?”
孙策闻言,顿时有些皱眉,嘴角不经意之间扬起一抹苦涩的笑容:“某家可摸不清他的态度,如今的东吴大帝已经不是昔日某家心中那个弟弟了,在我的心中,他越发的神秘和不可揣摩了!”
“国公大人,其实属下倒是认为,陛下既然能加封你为江国公,必定已经放开看了以前的芥蒂,此次你能被提议进入军机处,未必没有陛下的意思!”
一个年轻的幕僚说道。
“很难说!”
罗源闻言,却摇摇头,反驳的道:“陛下也许只是碍于当前大吴的环境和皇太后的心情,不得已才把国公大人请出太湖,然而,他真的能无视国公大人在军中的势力乎?”
孙策这一尊江东小霸王,追随其父孙坚打下一个呵呵大吴,功不可没,他在吴军之中的影响力,大吴朝街头巷闻,无人不知。
罗源心中不太相信孙权会如此的放心孙策,进入军机处,他看来有些悬。
“大人,府外周尚书求见!”这时候,一个亲兵匆匆而来,敲响了殿外的大门,禀报道。
“周尚书?”
孙策闻言,眉头一挑,神色有些的复杂起来:“是户部尚书周公瑾吗?”
“是!”亲兵点头。
“你请他进来!”孙策想了想,低声的道,这时候周瑜应该避嫌了,他为什么会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