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8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钟声如雷霆,气势如虹,一马当先,杀了上去。

“杀!”

“杀!”

“杀!”

幽州第三师当年被魏军所俘的耻辱时刻铭记在心头,如今一个个一看到魏军将士便嗷嗷大叫,猛烈的冲锋起来。

“退,再退!”

田丰面色剧变,他不是怕,而是不想对上第三师这一个锋芒的气势,他现在只想要坚守,所以面对吴军的锋芒,他选择避让,直接往上坡上退去。

残阳已消,夜色一点点的笼罩这一方天地,黑夜之中,战争的声音没有丝毫的消停,晋阳城的南郊,吴月坡方圆几十里都已经成为了一片乱战之地。

“军师,吾等来也!”

当吴军幽州第三师强攻田丰部,夏侯震和乐就的左右两翼残兵,在吴军和凉军的伏杀之下,皆然逃脱,居然杀了回来。

“该死,这是魏军左右两翼的兵马!”

雷钟一看,连忙避免前后夹攻,退兵左侧,成宜已经元气大伤,也不得不暂避锋芒,一下退兵五里,让魏军顺利的汇合。

“军师,某受到伏击,左翼兵马仅存四千!”

“军师,某也受到了伏击,右翼兵马仅存三千不到!”

两个偏将回合了田丰之后,有些羞愧的禀报。

“他们有心算我们无心,此败理所当然,如今最重要的是,杀出去!”

当魏军的三军汇合,田丰兵力大增,大势变的凶猛起来,一下子扭转了当钱的局势,迅速下坡,占据的南下要道:“夏侯震,乐就,汝等领兵,扼守这个要道,坚持道曹将军返回!”

“是!”

夏侯震和乐就两员猛将开始反攻为守,把凉军和吴军逐出吴月坡。

“该死,我们的兵马怎么还没有到?”雷钟有些急躁了,要是这样下去,也许会被走脱。

因为田丰的警觉,计划出现了变故,本来应该围城而战的,如今变成的郊外野战。

导致无论是凉军还是吴军反应上的都慢了一筹,之前他们为了埋伏的深一点,最少退避二十里。

所以兵马来的速度也慢了不少。

“吾来也!”

他们等来的居然是曹洪,曹洪也从城门脱身,也杀了出来,迅速汇合田丰之后。

“将军,来的好,撤!”田丰大喜,他们加起来已经有两万五千之兵马,想要一鼓作气的杀出去。

“曹洪,汝既然来了,就不要走了!”

然而,这时候,黄忠的主力杀到,黄忠的第二师,吕蓝的朱雀营,黄叙的黑甲精骑皆然杀至,气势如箭,锋芒无比。

同时程银的兵力也杀了回来,对着吴月坡的虎视眈眈。

“该死!”

曹洪冷喝:“黄汉升,某与而不死不休!”

“曹洪,你能活过今日再说,儿郎们,杀,一个不留!”黄忠一马如虹,领兵杀入,吴军如狼如虎,直接压了上来。

“看来我们是跑不了,军师,汝率兵一万,立刻南下,占据阳邑,我挡住他们!”

曹洪身经百战,也不畏惧一战。

面对吴军和凉军的合流,他们想要杀出太原,这一战他没有信心,但是他只能拼命了。

“将军,我们想要退出太原,只能拼一战,从现在开始,尔等皆然听我号令,可行否?”田丰已经想好了一个脱身之策。

“好!”

曹洪看了看众将,最后目光看着田丰,他很清楚只有田丰才能带他们离开这里。

田丰翻出一副行军图,道:“将军,从这里到阳邑,官道要经过鹰嘴岩,黄土岭,大石谷,这些都是可以作为战场了,你必须要学会边站边退,以夜色而退兵!”

“本将军明白了!”

曹洪闻言,点头。

“乐就领兵一万,随吾先行开路,夏侯震,汝和将军杀敌,在吴月坡挡住一个时辰,撤道鹰嘴岩,鹰嘴岩挡住一个时辰,撤兵黄土岭,即使伤亡惨重,也要撤,在天亮之前,不顾将如何,杀至大石谷,把他们引进来,我来伏击!”

田丰低沉的道:“这将会是我们撤兵太原的定鼎一战!”(未完待续。)

PS:  求保底月票!

第七百八十二章政务琐事

吴国,金陵城。

科举的气氛越发的浓郁起来,一个个彬彬有礼的学子相继的拥簇在这座雄伟的都城之中,等待着吴国的第一届科举的开始。

之前的一次考试只是初考,从众人人选之中筛选进入科举人选的一个考试。

第一届的科举,在原则上来说,是以举孝廉和科举结合起来的一次尝试性的科举,所以之前的考试,并不列为科举考试犯愁。

真正的科举大考在九月,这才是学子们真正的较量,拥有科举名额的学子开始陆续抵达,一个个的摩拳擦掌,想要一展所长。

在这种氛围之下,无论是参加科举的,还是没有参加科举的,越来越多的读书人进入了金陵城,期待着这一场举国瞩目的科举。

读书人本来就是如今这方天下的主要潮流,读书人多了,金陵城经济的发展也鼎盛了三分,有着出口成章的氛围,吴国这座都城的素质都拉高了不少。

王城,御书房。

吴王孙权如今对于科举的事情彻底的放手给了的蔡邕和蒯良,除了忧心并州的大战之外,他现在在筹备吏部的考勤工作。

吏部第一年的考勤,本来就是引人瞩目的,吏部尚书顾雍甚至御史台拉进来,考勤的功绩加上御史台弹劾立案的官吏,县令以上,被罢职的,有将近上百人之多。

现在这件事情已经在朝野引发了不少的躁动。

“君理叔父,顾尚书,这件事情你们要加把劲了,尽快在年底之前的完成考勤!”

孙权目光看着两人,道:“吏部的事情,御史台的加入,已经引发不少官吏的情绪,我们必须要以快打慢,孤不希望,这成为一场官场风暴!”

“臣等明白!”两人点点头。

“张御史。你们御史台的手段,有点凌厉了!”孙权眯着眼,看着安然站在旁侧,若无其事的冷面神。低声的道。

“大王,御史台做事,最讲证据!”张纮漠然的道。

“你想要立威,也别找个这时机,你这不是存心给孤添堵吗?”孙权拍拍额头。

“大王。御史台监察大吴百官,手段凌厉一点,能震慑人心!”张纮沉吟了一下,平静的补充了一句。

“孤说的是时机!”

孙权没好气的道:“你要立威,孤没有意见,但是你能不能等吏部的风暴过了之后啊,所有的事情加在一起,你打算给孤早点麻烦是不是?”

“微臣不敢!”张纮是盐油不进,不卑不亢。

“得!”

孙权有些无奈,这御史台要立威。他也阻止不了,当初还是他建议顾雍把御史台拉进来的,现在人家经常了,让他们现在退场,有些不厚道了。

“元叹,你可真找了一个好帮手!”孙权咬牙切齿的道。

“呵呵!”

顾雍讪讪一笑,连忙转移话题,道:“大王,被裁掉的官吏位置,吏部已经初步议定了一些补充的名额。但是遭到的内阁方面的反对,此事还要恭请大王亲自圣裁!”

“内阁反对,君理叔父,此乃是为何也?”

孙权闻言。看了一眼朱治,问道。

“大王,内阁之所以反对吏部的名单,是首辅认为,吏部说提交上来的这些人,皆然经验太小。实在不合适!”

朱治苦笑的道。

“元叹?”孙权眉头蹙起,转过头,看着顾雍。

“大王,微臣也无可奈何,吏部所提上去的人,基本上是江东书院和金陵书院出来,他们都经过实习的!”顾雍沉声的道。

“但是他们的实习最多三个月,按规矩,是不能举孝廉出仕途的!”朱治补充的道:“经验不足,担当重任!”

“朱次辅,你们内阁是真的不讲理,如果我们还有其他的人选,某也不会用的这么急,有本事你弄出一批来!”

顾雍无奈的道:“这一次吏部裁的太过了,在人员方面,我们根本无法补充上去!”

“那也不能以次充好啊!”朱治咬牙切齿的道。

“朱次辅以为某家想这样不成?”

顾雍眉头一挑。

“好了!”

孙权揉揉鼻梁,对着两人摆摆手,半响才道:“你们都别吵了,这种情况很正常,内阁没错,吏部也没错,人才欠缺,你们一人让一步,内阁在县令郡守的主位上面抓好,至于次位方面放松一点界限,元叹,你也想想办法,必要的时候可以去借兵!”

“借兵?”顾雍闻言,微微一愣。

“蔡老头和郑师手下的比较出色的人估计已经让你搜刮了一遍,但是你可不要忘记了荆州,荆州向来人才辈出,如果司马微和庞德公出面的话,想要征辟一批人才,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孙权提醒的道。

司马微和庞德公黄承彦他们这些老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