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会变的!”
孙权也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当初从长沙成军,数万江东军,曾经都是忠义之辈,父王建立吴国,念旧情,立郡兵之时候,大多数用了都是他们,让他们镇压一方,可是吴国繁荣,却让他们迷失了!”
“仲谋,你做事总有理由,但是凡事不能太急。”
程普咬着牙,看着孙,还是有些苦口婆心的劝道:“军中之事,必须慎重,一个不慎,就万劫不复,他们有错,但是毕竟代表先王之名!”
“叔父,孤既然有了决定。就不会停下来!”
孙权目光平静,他看着程普,淡淡的道:“军方改革,孤是绝对不会动摇的。任何人挡在吴国变法的道路上,孤都不会手下留情。”
“即使叔父也不行?”程普瞳孔收缩。
“叔父,如今汝有两个选择,要么你反我,要么你帮我!”这是孙权很直接的一个回答。
“非要如此不可!”
程普闻言。面色很难看。
此都不是他所愿。
“孤不是在逼叔父,叔父在孤的心中,永远都是亲人,只是,国之大事,孤如今才是大王,孤说一,就不容许有人说二!”
孙权很霸道的道“孤说变法,谁也不能挡!”
“仲谋,你越来越像你父亲了!”程普目光栩栩生辉。看着孙权的侧脸,叹了一口,道。
“呵呵!”
孙权闻言,只是笑了笑,孙坚的王者霸气,他正在学习揣摩的其中,君王要仁治天下,但是不能失去其威。
说一不二,是一个合格的君王必须做到的一个条件。
“你想某如何帮汝?”
这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对程普来说。根本没有难度。
想要反孙权,那就只能请太湖的那一位回来,但是如今孙权大势已成,根本没有这个可能。他只能选择帮助孙权,为孙权缓解一口压力,算是聊表心意。
“军机处!”
孙权松了一口气,面露笑容,连忙道:“潘凤如今在北疆,军方之中。能牵头的只有太尉,这方面,只能由太尉府来的筹谋了!”
大将军和太尉,相当于总司令和总参谋长,一文一武,领导军方。
“如何做?”程普微微眯眼,问道。
“计划孤已经做好,你只要按着计划实施就可以了!”
孙权让曹阳把一份秘密的卷宗交给程普,然后道:“叔父,汝记住了,最重要的,还是选人,军机大臣孤初步立为十数之人,他们将会主宰将来吴国兵马的调动权,任何一个都会影响吴国的未来!”
“某明白了!”
程普看着卷宗,沉重的点点头。
————————————————————————
把程普送去宫去之后,已经是夕阳下山了。
这时候孙权的精神才松弛下来。
搞定了程普,对他来说,是一个意外之喜。
这将会为军方改革破开一个大障碍,只要吕布和赵云在荆州的动作快一点,把荆州大营这个榜样迅速的竖起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在孙权的心中,改革军方制度是必须。
如今吴军是承接着汉朝留下的军队制度,太过于落后,而编制很臃肿,不说重号将军以上的高级将领,就是偏将军以下的军队制度,残差不齐。
校尉,军候,是军方之中最主要的将领阶层,但是地方不同,领兵数量有很大的差距,有些军侯麾下兵马数千,有些的校尉却只有几百将士。
下面的就更乱了。
而且因为各方各面也不够健全,在战斗的时候,将士也发挥不出全部的战斗力。
当然,孙权引用了现代化的军制,也未必合适于这个时代,毕竟,这是古代,是民智未开的封建时代。
只不过,他认为,吴国的路既然已经走先了一小步,那么他就不介意迈开一大步,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孙权做个决定的时候,不否认是有些头脑发热的。
也许在他心中,过于熟悉了这一种军方制度,所以在他考虑改革吴国军制的时候,第一个就想到了这一个制度。
有了个念头,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是参照的时代性的话,这个历经现代史,比较完善军方制度出现在吴国,看起来多多少少有些不伦不类的。
让各方将士接受起来,也是一个难度。
“曹阳,派心腹给孤秘密送一份密函去荆州,交给赵云!”落日映照之下,孙权趴在御书房的书案之上,迅速写了一封信,然后火漆起来,递给曹阳。
荆州的事情闹的太欢了,程普不过是第一个跑出来反对了,后面肯定有不少人持反对票。
这事情必须要速战速决。
“诺!”
曹阳接过信封,匆匆的走下去。
“如今一切都在顺利之中,就看北疆的战役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落幕。”
孙权细细的斟酌了一番,喃喃的道。
北疆战事,越早落下了帷幕,对于他如今实行的大吴变法,就越有利,而北疆战事拖得越久,反而会给他主导的大吴变法增加压力。(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一章北疆血战之最后的对决
开始进入八月的北疆大地,烈阳火烤之下,炎热而暴烈。
蓟城。
一直持续不断的攻防大战已经让这一座北城门上上下下皆然铺上了一场妖艳的血迹,干的,湿的,一层叠着一层,看起来是如此的猩红,如此的明亮。
不足十天时间的惨烈大战之中,吴军和乌丸人,加起来最少超过三万人,已经战死在这一道城门之下。
血,仿佛已染红了这一片大地。
“我们如今还有多少儿郎?”潘凤屹立在狼藉的城头,披风被撕成条形,迎风而动,头盔不知道时候被打落,发髻断裂,披头散发,手握血斧。
这一战,打到这个份上,所有能动用的兵力都已经动用起来了,即使是没有经过战斗的青壮,他也毫不犹豫的调遣上来守城。
他已经尽全力了,如今还能保住蓟城没有被攻破,已经是万幸。
但是,如今蓟城看起来也有些保不住了。
蹋顿已经疯了,这猛烈攻势,明显是不计伤亡了进攻,也许今日就是最后一战了。
“大将军,如今城头上,所有的兵丁加起来,已经不足五千之数!”幽州刺史孙河也一样披甲上阵,站在潘凤身边,低声的回答。
“五千?”
潘凤闻言,一双狭长的眸子有些的阴鸷冰冷,这些天一个个倒在他面前的将士,仿佛在重现,这一战的惨烈,已经超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蹋顿,若是生在中原,汝恐怕也是一方诸侯!”
蹋顿这个人的坚韧,也让他心中不得不感叹一番。
吴军伤亡惨重,而蹋顿的伤亡绝对超出吴军之外,但是他们如今依旧维持着一个高强度的强攻,有一种不夺蓟城,不罢休的劲头。
潘凤也是身经百战之辈。迅速的平复了心情,他轻轻抬头,目光看着偏斜向西的太阳,淡淡的:“太阳快下山了。传令下去,让儿郎们,做好最坏的准备,最多明日,张燕和祖茂的援军便到。无论如何,就算我们拼进了最后一人,这蓟城也不能放弃!”
蓟城,不仅仅是一座城,对于吴国北疆来说,还是一个统治核心,一种不得放弃的精神。
“诺!”
一个个将领们集中在的他的身边,其中一人点头去传令。
短暂的停战过后,蓟城的北城门再一次进入的血与火的大战之中,乌丸人再一次发动了进攻。在攻与守之间,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潘凤,此战汝已败,何须苦苦支撑,投降于某,某饶汝不死!”
在城门下,乌丸单于蹋顿双手挥动着一双轰天锤,高高扬起,对碰之中。声音如雷,势如重山。
当一个个坏消息传来,蹋顿的心中早已经充满着烦躁之气。
这是他最后的活路。
谁也挡不住他攻下蓟城的决心。
“蹋顿,代表吾王的龙旗不倒。大吴当不败!”
潘凤大斧举头直指苍天,一面金龙旗的飘扬之下。
“龙旗不倒,大吴不败!”
“龙旗不倒,大吴不败!”
吴国将士目光都看着这一面飘扬之中的战旗,长声高啸,士气一点一滴的爆发出来。
潘凤挥动大斧。指着城下的蹋顿,冷声长啸:“蹋顿,此战胜败其实汝心中早有数,汝不过是困兽犹斗而已,来吧,这已经是汝最后一个机会了,过了今日,汝便是某家的阶下囚而已!”
短短的几日之间,形势早已经大变。
他们双方都有斥候,这些斥候带回来的消息,让他们的心中都知晓了几件比较重要的事情。
第一,在幽州西北,吴军已经和轲比能和谈成功,鲜卑军得到的吴国的粮食承诺之后,已经退出了代郡和上谷。
盘踞在上谷的东军已经开拔会援蓟城,最多一日,便可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