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这批学子能支持交州平安的过渡给江东,就可以重新返回书院,继续求学,深造,而且有了这一份从官的经验,对于每一个学子,都是一件好事。
“伯父,你是过来人,不是会读书的人就会做官的,仕途有仕途的规则,江东书院想要成为天下第一的学府,不仅仅要教给他们他们知识,也要教他们如何才能做一个好官。”
“读书入仕,这倒是一句真话。”
蔡邕闻言,沉吟的一下,才叹了一口气,道。
他自然知道,这世界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那么的清高的,可以把钱财名利看成粪土,九成九的读书人都是为了有一天能做官,光宗耀祖。
千里求学,万里为官。
“伯父,其实我们可以在书院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叫做实习,你从书院的几千人之中,每年挑选出几百的精英学子,让他们提前进入官场,只一个实习的官吏,规定的一段时间之后,再到时候你再把这些学子召回来,继续深造一番,然后再毕业。”孙权沉吟的一下,提议的道。
“实习官吏?这个提议不错。”
蔡邕目光一动,一抹精芒划过,他被孙权给说服了,要是能在举孝廉之前,能够积累一些官场的经验,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伯父,现在是征东将军府求到的江东书院头上,书院八千多学子,想要找出两三百精英学子,有能力担任县令或者县丞的助手的精英学子,应该不难吧?”
孙权微微一笑,道:“而我觉得,江东书院这些年耗费无数钱财,也是时候给一份成绩征东将军府看看,必然让他们知道,让整个江东都知道,书院耗费钱财不是白费了。”
“成绩?”
蔡邕不语,心中却有些想法了。
“对,成绩!”
孙权目光微微一动,道:“江东书院想要长久的营运下去,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人的支持,仲谋说一句市侩点话,江东书院想要一直得到征东将军府邸拨款,最起码的一点,就是要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话粗理不粗!”
蔡邕点头,看着孙权,道:“你说的对,江东书院必须要依靠自己的,才能永远的屹立江东,这批人,我出。”
孙权一听,松了一口气,终于说服了,他知道蔡邕本来对孙坚本来就没有什么好印象,如果这事情要是再闹僵,估计两人的关系就崩了。
“但是我事先声明一下,我可以送三百学子去交州,每一个都是江东书院最精英的学子,但是期限最多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到时候这批学子,我就要重新收回来,在书院之中再学一年的时间,才能举孝廉。”
蔡邕道。
“没问题,这个我会亲自和将军府交涉。”孙权点头,有两年的时候,交州就能平安的过渡江东,到时候一些交州人才也能用起来。
“好,此事就这么定了,今日我再和你提一件事。”
蔡邕面容有些严肃,目光之中一抹无奈的光芒闪烁着,道:“江东书院已经出现的寒门和士族的交锋,这种阶级观念,在书院之中泾渭分明,我都有些压不住了。”
“士族和寒门的交锋?”孙权一听,面色也严肃起来,目光眯起。
这事情一点都不出他的意料之外,当初建立江东书院,他就知道会有这么的一天,林子大自然什么鸟都有。
江东书院的规模,概括整个江东,甚至江东之外的一些学子也来求学,而江东书院来者不拒,有资质着,皆可进,没有所以为的寒门和士族的分别,自然也会出现这些的争端。
“说说具体情况。”孙权心中知道,这事情要是处理不好,能够直接蔓延道征东将军府,到时候肯定出祸端。
孙策和周瑜的婚姻,算是把将军府和江东士族连在一起,如今将军府和江东世家算是在蜜月期之中,要是出现这么意外,不仅仅会形成将军府之中的内乱,更会弄成即将开战的交州之战的麻烦。
“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士族的看不起寒门,寒门的看不惯士族,你自己看吧!”
蔡邕把一本花名册放在的孙权的面前,孙权不解,但是还是直接摊开,他一看,心中有些不安,越看心中就越寒。
“江东书院三杰?”
孙权半个时辰才合上花名册,吐出了一口气浊气,眯琥珀眼睛。
“所谓的三杰,不过是学子们对他们三人的尊敬,不过他们三人也算是能对得起这个封号,江东书院数千学子,他们的确三个算是最出色的,未来必然是江东顶梁柱,可惜,就是阶级的观念太深,互相容不得对方。”
说起自己书院教出来的三个得意门生,蔡邕的面容有些欣慰,却又有些无奈。
“苏门,字正擎,岁十有八,会稽人,出身寒门,自幼家贫,初平三年入江东书院,寒门学子代表。”
“陆仪,字伯言,岁十有四,吴县人,出身陆家,士族学子代表。”
“步骘,字子山,岁十有九,淮阴人,出身淮阴士族步氏,但是从小空有其能,而不受步氏所器重,自幼家贫,不喜士族,夹在士族和寒门的中间派代表学子。”
孙权目光看着花名册,找出的蔡邕的三大得意门生,突然的面色一震,问道:“这个陆家的陆议,他的字叫伯言,陆伯言?”
如果他没有记错,江东的历史之上,只有陆逊的字才是伯言吧。
“嗯,陆伯言,南海太守陆俊的长子,现在他不叫陆议了,上个月,陆康给他改了一个名字,陆逊,陆逊在书院,虽然是最年轻的,但是无论天资还是学问,不下任何人之下,而且他能挑起士族在江东书院的大梁,不简单的少年。”蔡邕眯着眼,道。
“靠,原来在这里。”孙权一听,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一直找不到陆逊的,原来一开始陆逊不叫陆逊,难怪自己翻遍的江东也找不到一个叫陆逊的人。
陆逊,凭借着夷陵之战,扬名天下了,他可是历史上,凌驾东吴十二虎臣之上的,东吴四英杰之一。
第二百三十四章兄弟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合称为东吴四英杰,历史上,东吴能得到三分之一的天下,坐稳江东之地,这四人的功劳算是最大。
这四人,每一个都曾经引领着东吴的一个时代发展。
对这四人,孙权一直都有关注,周瑜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吕蒙在江东讲武堂,鲁肃因为鲁家的关系,依旧还在九江,不过他和周瑜联系密切,早已经有投靠江东之意,投靠江东是早晚的事情。
就剩下一个陆逊,孙权一直以来,怎么也找不到,把陆家基本都翻遍的,都没有这个名字,可是他没想到,陆逊原来就在自己的眼前,就在江东书院之中。
“我真是一个历史白痴,居然连陆逊这么有名的人曾经改过名字都不知道!”
孙权叹了一声,他只能怪自己的上辈子的历史不合格。
“伯父,这个苏门?”
陆逊和步骘孙权都有些记忆,这两个未来都有大成就的人,但是苏门,这个寒门天才,他倒是没有什么记忆。
“苏门,苏正擎,论天资,论毅力,论勤奋,这个学子都是最出色的,当初带着十个馒头,就从会稽一路走来吴县求学,难得。”
蔡邕评价的道:“不过此子性格上有些偏执,联合寒门弟子,反抗士族子弟,就是他领头的,很聪明,有魄力,能承担责任的一个青年。”
“哦,他居然能得到伯父如此的评价,看来的确不错。”
历史上肯定有不少人怀才不遇,有天分而读不到书的人,恐怕这个苏门就是其中一个,能靠着江东书院出头,也应该是算是幸运而有能力的人。
“唉,无论是寒门还是士族,都是能者不少,要不然也不会三天两头弄出点事情让老夫收拾。”蔡邕叹声的道。
对于寒门和士族的关系,这个有些无解的问题,蔡邕就算德高望重也无法解决。
“伯父,寒门和士族的关系,向来如此,在江东也不例外,最少几十年之内,这等阶级的关系都是紧张的,堵不如疏,要争就让他们争去。”
孙权沉吟的很久,才给出的一个建议,道:“唯有竞争,才能进步,想要教出真正的人才,必须大浪淘沙,只要你这个江东书院的祭酒,心态放平稳,一视同仁,寒门也好,士族也好,掌控好一个度,谁也不能质疑你的做法,就算是世家也无法在这事情上指责你!”
“大浪淘沙?”
蔡邕闻言,眉头皱起,道:“听起来有些残忍。”
“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金子。”
孙权的目光之中迸射出一抹锐利的光芒。
…………………………
这一日,吴县的天气很好,春风和煦。
这是江东军出征交州的前一日,主将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