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一国之君,是万千子民的君主,就算哀伤,也只能哀,不能伤。
每天堆积如山的奏书,是他唯一能宣泄悲愤的渠道。
“陛下,军机处上奏,军不可一日无将,十万禁卫军护卫京城,如今主将突然之间故去,还需尽快任命禁卫军,方能安稳军心!”
郭嘉从御书房左边的耳室里面走出来,手中呈上一份奏书,毕恭毕敬的道。
“闻到肉味的狼,总是那么急躁!”
孙权接过奏书,看了看,然后直接仍在了一边,嘴角微微扬起,冷然一笑:“朕倒是想要看看,谁敢在这上面伸手,朕要是剁不下他们的几个爪子,朕就不是孙仲谋!”
郭嘉闻言,身躯颤了一颤。
孙权有时候很好说话,他愿意用宽恕来安定江山,哪怕是他这种背负无数罪孽的刽子手,因为对大吴朝稳定有帮助他,啊都可以饶恕。
但是一旦触及底线,他冷酷就会如同当年在刑台之上,毫不留情的拿起大刀,谁也挡不住他的屠刀。
“陛下,这禁卫军大统领的位置,也不能一直悬空!”郭嘉沉思了一下,还是皱着眉头说道。
“言之有理!”
孙权倒是没有迁怒,他也知道,这事情不能拖太久,但是绝不是在这个时候:“不过这事情要压一压,朕不想禁卫军和最近的朝廷变故连接再一起,等吕奉先和程德茂分出胜负再说,看他们谁能镇压军机处大局,再来说禁卫军大统领的事情!”
孙权不是圣人,他不可能一直都压着下面的人,让他们整天都是安分守己的做好自己的事情。
人都是有野心的。
野心是无论如何都压不住了。
而且朝廷的气氛也不能永远都是和和气气,那样不过只是死水一潭而已。
该争的,就让他们去争。
吕布有野心,那是正常。
他也别压的很多年了,在以前也许他的名声不太好,有三姓家奴,有养不熟的白眼狼之名,但是从他拜入大吴朝开始,他从来没有对不起大吴。
他为征战多年,战功赫赫。
论资历,论战功,论能力,论名气,他都有足够的能力登上军机之顶。
所以这一次他趁着东宫之争突然之间想要拉程普下马,孙权自然也乐见其成,任由他动手,他也想要看看,吕布到底能做到哪一步为止。
“陛下,臣认为,应当制止一下!”郭嘉对于大吴朝廷未必有很大的归属感,但是不可否认,这个朝廷已经成为中原的唯一,无论他如何想,大吴朝廷终究成为了他的舞台,这个舞台不能出现任何变故,所以他低声劝道:“内阁和军机处最近的乱局,让各州都有些人心煌煌,我们朝廷今年很多正在推行的政策,不得已缓慢了脚步,臣认为他们有些主次不分,党同伐异,内斗而乱朝局!”
“如果朕出面制止,你让朕制止谁?”
孙权反问了一句。
“这个?”郭嘉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制止谁?
这不好说。
恐怕要看孙权心中倾向谁。
孙权的心思,他虽然常伴之左右,但是却很少能猜透。
“谁都不是圣人,在中原天下还是乱局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同心协力,为大吴朝取天下,但是当中原天下已经定局的时候,他们得为自己想想,争权夺利是本性!”
孙权淡淡的道:“朕若是出面了,必然需提拔一方,安抚一方,被提拔的是谁,是程普,还是吕布,被安抚的又是谁,是张昭,或者朱治,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朕由得他们去,他们都是老谋深算的人,明白朕的底线,内斗自然是会影响大吴发展,但是权力交替,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就算今日不爆发,总有一天也会爆发,谁都想要登顶,有些争斗免不了,让就让他们好好斗一斗!”
有人说过,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在朝廷之中,孤臣是走不远的,谁一路走过来不是的志同道合的盟友相扶持的一步步走出来的位置。
党派之间,必有争端。
孙权其是一个裁判,他只要做好裁判应该做的事情就好了。
至于朝廷会乱……
他从来不怕乱。
这个天下是他孙仲谋南征北战他一步步打下来的,在朝廷,在民间,在天下,在军中,在官吏之中,在内阁,在军机处……他说一,没有人敢说二,这是他绝对的权力威势。
只要他还在,谁都不敢乱。(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东宫六
紫禁宫城,御书房外。
大雨滂沱,雨水帘幕。
孙权身穿锦袍,头戴玉冠,站在窗台之前,一双琥珀碧眸幽幽而冷看着一滴一滴的雨水落下,转移了一个话题,轻声的问道:“奉孝,最近东宫之争有什么的进展吗?”
内阁和军机处的内斗,和东宫储君之争,已经搅和再一起了。
但是终归是两件事情。
吕布张昭他们可以支持各自的目标,但是孙晟和孙绍他们是无法掺合进入高层的斗争,他们只能应让哲储君的位置而争锋。
“禀告陛下,因为张昭吕布等人的介入,内阁和军机处的内部斗的太激烈,这场东宫之争,好像有些的消停下来了!”郭嘉闻言,连忙如实的禀报。
“消停?”
孙权却摇摇头,他不这么认为,那几个小子都是他看着长大了,他们的本事,自己倒是清楚不少:“未必吧,更多是积聚爆发的实力而已,暴风雨之前的宁静,总能迷惑人,让人不去防备,可东宫之争本来就是一场政治权力的交锋,不是小孩子玩游戏,东宫储君乃是大吴皇朝的继承人,之前他们之间的争锋多少有些单调了,让张昭吕布率领内阁军机处的力量加入争锋之后,反而更加的能看懂谁能让朝臣拥护,少数永远都只能服从多数!”
其实孙晟孙绍他们终究只是小孩。
而且孙权如今不过是而立之年,正值春秋鼎盛,储君可有可无,所以他们之间的争锋,对于朝堂之争来说,顶多只是一场演习而已。
不过当内阁和军机处的自身矛盾在这其中爆发了之后,这就变成了一场真真正正的你死我活。
利益联合,让他们之间有进无退。
“陛下,其实大皇子好像颇有陛下之才,能担当重任!”郭嘉斟酌了一番,道:“他目前利用江东书院,动用蔡公余荫,在这场争锋之中,倒是如鱼得水,力压众候选人,让朝廷滞洪不少大臣都有向往之心!”
“元宝是不错!”
孙权笑了笑,知子莫若父,孙晟有多少本事他心知肚明,不过最后还是叹了一口气:“但是他性子还没定,如今让他来争锋,多少有些为难他了,蔡老头留下来给他的余荫只是一张保命符,用了就没有了,他这一次用的太过于急躁,未必是好事啊!”
“陛下,我反而认为,大皇子殿下这是当断则断,能调用身边一切的力量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动用,因为一旦他坐稳储君之位,后面就没有其他人什么事情了!”
郭嘉在这一点上面,倒是看的很明白。
大吴读书人虽然不如前朝那般只是读儒门奥义,但是读书人终究是读书人,四百年的儒门正统让很多读书人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伦上执着。
正统这两个字对于朝廷来说拥有天然的杀伤力。
一旦孙晟坐稳的东宫储君的位置,日后就很少有机会能把他拉下马去了。
“哼,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孙权冷哼一声,道:“元宝年幼,锋芒毕露,却忘记宝剑只有藏在剑鞘之中,才是最锋芒的,他不懂的忍让,很快就会引发孙绍孙栋孙辅他们联合群殴的,吕布现在为了能扳倒程普,只能借用江国公的势力,孙伯符和周瑜打断骨头连着筋,江国公和周国公两大势力联合,是军方的第三方力量,孙伯符对于军机处暂时还没有野心,因为他也清楚,还不是他上位的时候,但是他的心中多少放不下孙盛元,虽然他需避讳,不能直接相助孙盛元,但是父子天性,暗中发力,他还是会做的,而投其所好,吕布如今只能站在孙盛元这一边,到时候元宝还能有多少优势争夺储君啊!”
有时候孙权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残忍的人。
以他今时今日在大吴朝的威望,说一不二,他明明可以直接指定一个储君之位,绝对没有人敢反对,但是却非要用养蛊的手段,让他们去争,去斗,去抢,去夺,为权力而泯灭感情,为权力而放下过往兄弟情。
然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经历争斗,不成储君。
如果不能成为孙氏宗族最优秀的人,他凭什么登上孙氏的江山。
他不愿意大吴皇朝日后的继承人都是一群碌碌无为之辈。
这是关乎人性的劣根。
任何人其实都一样,如果是太容易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