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看到十三哥,先将四哥家的银子先还了。
大厅里忙得乱糟糟的,都在盘算着自己该分到多少银子,又该交还给户部多少银子。
忙中出错,户部也有疏漏的地方,直接给了银子没来得及查账。
有些人领了银票之后想趁机溜,结果发现大门都被人从外面锁住了,想溜也溜不掉,只能气咻咻地躲在人群中。
大概到了下午时分,大多数人都将户部欠帐给还了,看着小可爱就这么远离,不少人欲哭无泪。
这一次四爷也太鸡贼了,竟然关着大门不准他们离开,他们也没办法说没有银子还,毕竟刚到手热乎乎的银票还揣在怀里。
连个借口都没给他们留,摆明了是强押着他们还账。
眼看着大部分人都还了,还有那么一小撮人躲在人群中,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那还了帐的人也不想在这里呆了,实在是太痛心了,损失了那么大一笔银子,没摸到手也算了,摸到手之后又交上去,实在太糟心了!
不少人银票交上去后心疼的捶胸顿足,可是都无济于事,都盯着呢。
眼下交了欠钱之后也不耐心呆着了,发现大门锁着,直接吵着嚷着要离开。
而另一边户部那边收帐的官员们也统计好,将还没有还账的名单交了上去。
藏在人群中的某些人眼皮子一抽,瞬间有不好的感觉来临。
果然凯音布直接不给这些人面子,将还欠钱没还的名字一个个都念了出来。
反正有四爷担着,凯音步也不给这些人面子,这些人既然敢做得出,也就不要怪他将这些脸面全都撕下来。
做老赖就要做老赖的准备。
果然,这个名字一个个念出来,不少人老脸通红。
凯音布到底没将最后一块遮羞布都扯下来,读完名字之后,紧接着说了一句,“之前我们户部的官员太忙,大概将几位给漏下了,麻烦几位赶紧将欠款给清了。”
虽然将责任担在了自己身上,可是话里的意思谁不知道呀?
不过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说出来,原先还躲着人群中想要逃过一劫的七八个人,立即灰溜溜的走出来,到户部官员面前。
好在这些官员仍然跟之前一样神色,到是让这些人心情好了一些,他可不是要欠钱,是之前户部将他的名单漏了,他还以为自己交过了呢!
这种阿Q的精神胜利之法,想多了,以为真实事实就是他们所想的那样,一个个表情全都坦然起来。
等待所有人清了帐之后,户部的官员高兴,毕竟总算是将一些积年旧帐给收了回来,户部也头一次有了这么多的收入。
欠灾民的赈银,欠八旗士兵的响银和禄米总算是能够发了,虽然不能将往年的都补上,但至少去年的可以补上。
何况这一次航海贸易也交了税,还是四皇子厉害,拖延了这么一段时间,将该交的税银给核算了出来,这些分红可都是交完税银之后才发的。
这一部分税足有有一百多万了,再加上户部原本投资收回来的银子,这么多银子已经可以填补户部往年的亏空。
要是再多来这么几趟,那户部那就不再愁银子了。可惜的是,这种朝廷牵头做生意的事情不合国体,也只能够做这么一次解个燃眉之急,下一次就得民间自己来做了,户部只等着坐收海税。
将航海贸易交给民间,也是朝廷的决定,听说还是内阁主动提出的,说贸易之事还得交给民间,朝廷就等着收税,打压走私即可。
当然,这个还只是提议,内阁还没有研究好,毕竟这么庞大的利润,内阁也不愿意轻易放手。
一切还得看皇帝,看皇帝是怎么个说法。
皇帝要是说朝廷继续参合的话,那些大臣肯定第一个打头阵,要是朝廷不掺合的话,宗室和大臣们也可以找几个商户参个股。反正户部的银子已经收回了大半,也只有一些消息不灵通的还埋在鼓里,户部这边打算慢慢来,大头都收回来了,还怕这些小帐还赖着?
大门一开,不少人就往外冲,实在是不想待在这么一个晦气的地方。
毕竟被坑走了不少银子,白花花的银子啊,这些人想哭都哭不出来。
等人离开之后,只剩下众位皇子以及户部官员。
户部官员装模作样的收着账本,还有将银票清点好,这一部分银票回头还要拿到银行去交银子取回来,所取回来的银子都得铸成官银发放出去。
更何况倭国那边的银子还得提纯,这其中还有部分损耗,说实话用这些银子还账,原本就是那些人占了便宜。
这也算是皇帝的恩典。
皇帝都这么说了,户部的官员还能怎么办?只能够用倭国的银子抵账。
好在可以用税收来抵消这一部分欠账中的损耗,不然户部还真是亏大了。
边慢吞吞的干着活边竖起耳朵,一看就知道在偷听。
三爷带着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走过来跟四爷和八爷道喜,“这一回你们俩可是立了大功,一下子收回来这么多银子,回头汗阿玛可得好好奖赏你们了。”
四爷没有吭声,反倒八爷一脸不好意思的开口,“三哥,这一次都是四哥的功劳,可不要带上我,我可没脸认这个功劳。”
三爷笑得一脸和乐,“该的,该的,这份功劳你们俩一个都少不了,回头我就去帮你们俩请功。”
八爷脸上笑着,可心里却在想,谁要你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里的事汗阿玛还能不清楚?我看那你想在汗阿玛面前露个脸才硬要多这个事!
虽然心里是这样想,但八爷脸上却没有露出个分毫,还笑得一脸和善,“那这事就有劳三哥了。”
三爷笑得眯了眼,又看向一旁老四,“老四你怎么说?”
四爷回答:“麻烦三哥了。”
三爷这才满意的点头,他身后的两个小阿哥立即上前对四爷说,“四哥,上回我们借了小四嫂两万两银子,可以帮我们给小四嫂带过去吗?”
这一件事,四爷还是头一次听说,他从来不知道十五十六来府上借过银子,这一次见他俩也过来参加分红,还以为这两人只是过来凑凑热闹,最多也就投个几百两银子。
没想到安佳氏倒是出手大方,一下子就给两人两万两银子。
不仅四爷觉得惊讶,旁边的八爷眼神里也露出诧异,他不由沉思起来,自己府可就在老四隔壁,怎么没见这两人到他府上借银子?
随后又想到了福晋,自家福晋也只有对老九老十和善一些,其他小兄弟确实没有打过交道,也难怪这两个弟弟会没有来府上而是去了隔壁。
隔壁的安佳氏对于其他弟弟一向大方,早年分给了十三十四几万两银子,他们这些光头阿哥谁没羡慕过?
开了府,除了那二十多万了分家银子,以及每年一万两的俸禄以外其它可都得靠自己在打拼。
最开始花钱没个数,谁不是这么熬过来的,懂得银子的重要性。
十三和十四现在还没有开府就有那么多银子,也难怪下面的小弟弟有一样学一样,不找他们这些哥哥反而去找了小四嫂。
八爷又一次忍不住叹息,老四真是走了狗屎运。
第114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14)
十五十六从怀里掏出了银票递了过去。
四爷看着那厚厚一沓的银票没有接过去; 而是对两个异母弟弟说,“既然是安佳氏借给你们的; 我就不插手了,你们要是有闲暇的话就自己去还。”
四爷没打算帮两人做这件事; 他还不知道安佳氏给两人这多钱是什么意思?或许根本没打算收回来; 要是在这个时候替安佳氏收下,回头可就尴尬了。
十五十六一听,两人相互看了一眼; 然后一致同意; “那行; 几位哥哥我们就先告辞了。”现在时间早; 还能够跑去四哥家一趟。
不论三爷还是八爷都没有将十五十六两个小阿哥放在眼里; 毕竟十五十六两个的年纪跟他们差距太多; 平日里也很少碰面; 再加上两位小阿哥的额娘密贵人身份低,在场的几位皇子都没有将两人放在心上。
十五十六离开之后; 四爷又扫了一眼身后佯装忙碌的户部官员,但是察觉到他的眼色; 那几个官员动作快了起来,三两下就收拾好,将账本银票放入箱子里抬了出去。
大厅里不相干的人全都出去之后; 只剩下兄弟几个; 三爷又问向四爷; “老四; 听说太学周围的那几块地都被你拿下了,不知道你有什么打算?”
太学旁边的那一块地方有了多长时间的动作,隔壁太学的学子就关注了多长时间,报纸上消息就从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