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况现在事情也解决了,也不需要这些人躲着藏着了。
趁着现在夜色中,还是赶紧将火炮运走才是。
不过,他那几批火炮,老二又想着能否将火炮留下来,有些人也暂时留下来,教他们如何使用火炮。
老二去放人了,林墨在屋子里点头,“没错,是我请来的人,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人偷偷潜上了,怕消息泄露就一直没跟你们说。你们大概不知道这两日时刻有人监视着咱们的船,昨日我出门都有人跟随。”
老三听了,立即问,“有人跟着?大哥你没事吧?”
林墨摇了摇头,说,“那些人不过是跟着我,倒是没有伤害我。只是……”
他想了这里,将话语吞了回去,就是不知道工会的地址有没有被泄露出去。
看到其他人还是一脸担心,林墨劝道:“这个大家就不必操心了,不是别的势力跟踪的人,都是吴……首领派来的。”林墨原先想要说吴姑娘,可是又想到吴敏的身份又改成了首领。
一旁的张大海听了一脸惭愧。
林墨挥了挥手,“好了,这事大家就不用操心了,等一会那些人出来,你们可要好好招呼。还有帮忙将那些大炮整理出来,回头这些人大概就要走。”
这一刻,老三显然跟老二的脑波连通在一起,他已经见识过那些炮弹的威力,便凑到林墨跟前问,“大哥,这些炮弹咱们能不能留下来?”要是留下来的话,整个东海还不是任由他们往来?
林墨还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这时候听老三这么一说,也有些心动,“但这些都是我借来的,肯定是要还回去的。”
“我们就出钱买,那是不能买的话,咱们就继续借,多借一段时间!”
林墨摸了摸下巴,“那这样的话,明天我去跟人说说,看能不能将这批火炮留下来。”然后又看向其他人,“这样你们赶紧准备好酒好菜,请这些人吃饭,务必要将人留下来,等明日里我回来再说。”
怎么留人?众人自然是深有体会,一个个摩拳擦掌,老三急不可耐道,“大哥,那我这就下船,去打几斤好酒上来,一定是最烈的酒。”
林墨瞥了他一眼,没有开口,显然是默许了!
老三一看,急不可耐的就往外跑。
其他兄弟连忙追上。
“三哥别急,我去帮你买菜!”
“港口边可是有一家南方过来新开的卤肉馆,我去买几斤猪头肉白切鸡当作下酒菜……”
一转眼,这人就跑光了。
林墨看着空无一人的屋子,也跟着起身,将信放到一旁的盒子里,然后来到下了楼梯,进入船舱内。
走到一个房门前,他敲了敲门,里面传来的声音,“请进。”
林墨推开门进去就看见朱衍正坐在床头前斜靠着看书,他旁边的桌子前点着一根蜡烛。
屋子自然着一根蜡烛,显得有些昏暗,橘色的光映衬在朱衍脸上,显得他脸色不再那么苍白。
林墨虽然说要招人,但是人招到后却没有立马带上船,而是让人过几天再过来。
自然作为名义上的“人质”,朱衍肯定是要带上的,不过林墨也没有亏着他,为他安排了一间上好的房间。
这个房间内通着锅炉,自然不冷,也没有拘着他的行踪,可以任由在船上走动。
不会为了免除误会,朱衍上了船以后就老实的呆在他的房间,一直拿着他带来的那些书看。
林墨扫了几眼,大多数都是医书。
有一句话说得好,不为良相,就为良医,最早时绝大多数名医其实都是读书人转变过来的,还有一部分自身有病,专研医术,时日一长不知不觉医术就有了提高。
林墨虽然不知道朱衍会不会医术,不过他认为至少会能懂一些。
看见林墨进来,朱衍就放下了书,一直看着他。
林墨先问了一句,“有缺什么吗?缺的话,跟我说我让人给你安排。”
朱衍摇了摇头,“没什么缺的,更何况在这里也待不了多久,你打算何时送我离开?”两人私下里有交易,林墨送朱衍看病,朱衍就老老实实当他的“人质”。
当然,林墨并没有指望他这个人质当的太久,只打算在航海之前,那群即将带来的船员能够老老实实的。
等到离开之后,到了深海处,他自然会调教那些的人。
至于朱衍为何愿意当这个人质,是因为他厌倦了呆在那一寸之地,林墨的船来的,恰巧他正好趁机摆脱负担在他身上的责任。
就算去了那什么医学院,治不好病也无妨,他只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能看一看这大好的江河,他祖先曾经统治的江河。
林墨将手中的小盒子递了过去,“明日里我会去询问,看内河有没有顺路的船,有的话我会安排让人送你过去。这个盒子里有一封信,等你到了医学院,将这封信送给我林洋叔父,他会给你安排妥当。”
至于朱衍交给他的医费,林墨打算只打五千两过去,剩下的五千两他先扣下来,朝廷正打算大力发展到倭国的贸易,要是办得好的话,有五千两本金可以翻上一倍,回头再将这剩下的五千两再打过去。
这样算下来,他就能一下子白赚五千两,五千两可以再买一艘船,扩大船队的规模,还可以将之前的欠款全都能够填平。
想到那白花花的银子,林墨就有些感慨消息灵通的好处,有了消息,那银子就跟白捡的一样。
如其他人碰壁一般满头乱窜,可轮到他们这些消息灵通的找到法子,那赚起钱来可真是太容易了。
林墨到底找到什么赚钱法子呢?
那还要从工会那边说齐。
工会那边一家船厂在发布了一个消息,要从民间调集一部分船来帮朝廷运送货物到东洋贸易。
而这期间可以允许船队自己携带一部分货物。
这样怎么说呢,要是林墨自己跑的话,五千两银子的货物,即使跑去一趟,想赚也赚不多。
为何?
那是因为跟东洋的那些交易渠道都被大家族掌控在手中,你道为何前朝想要禁海,那是因为有一部分人不想远洋贸易这块肥肉分给其他人。
禁海禁海禁的也只是没有能力的人以及海边的一些渔民,那些神通广大的人家,人家是照跑不误,富得流油。
而那些鼓吹开海禁危害的一部分官员也是得利者,自然不希望别人跟他们抢锅里的肥肉。
吃独食跟吃大锅饭可不一样,再加上前朝时倭寇泛滥,海禁之声越发大起来,这才顺了某些人的意。
可惜的是海一禁,就绝了中原探索大海,时间一长,那群吃独食的人孤军奋斗哪里是,外面是海盗的对手。
时间一长,那块肥肉直接被外人抢了去。
那些主要的贸易渠道也掌握在别人手中,这也是朝廷主办这些人才不得不放开,不过没有渠道得还是赚不了多少,林墨打算趁着去寻宝之前跑这么一来回,赚些银子多整一艘船,在海上也可以,不是有两条船的话,相互有个照应。
至于问他为何不急着往外跑,他没那么傻,他的地图所在地在陆地上,航海的路线,总得先头部队探一探,等路线成熟后他才跟着去,这最起码得比别人晚上一个月两个月的时间。
这么长时间足够他跑倭国一趟,赚上一笔鸟枪换炮。
第105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05)
四爷进门后; 身后跟着苏培盛和两个端着木盘的小太监。
敏宁正欣赏着刚送来的十二月花卉纹杯,这是官窑里新烧出来的; 内务府的人知道敏宁喜欢青花瓷特意送过来的。
如今内务府谁不知道禛贝勒府最富裕,比如常规的瓷器的都捡了好的送过去; 而且人家一点有也不占便宜; 都是照市场上的价格给,一点也不贪图内务府这三瓜两枣,算是内务府最喜欢打交道的一个皇子府。
敏宁拿起一个青花瓷杯; 杯口晶莹剔透; 器身薄如纸张; 她看了十分喜欢; 高兴的吩咐碧影; “看赏!”
碧影很快进了内屋; 拿出一盒银子出来; 看盒子大小绝对不少于三百两,直接打赏内务府送瓷器过来的小太监。
小太监接过银子说了一些吉祥话; 便退下了。
欣赏了一会儿杯子,敏宁便打算让碧影收起来; 回头闲着的时候拿来泡茶,还没开口就听见外面传来给四爷请安的声音,她连忙往门外走去; 恰好碰到跨过门槛的四爷。
“爷!”敏宁行了一个蹲礼。
四爷将她扶起; 然后拉着她往屋里走。
敏宁往后瞥了一眼; 就看见苏培盛带着退两个小太监跟在后面; 小太监手中各端着一个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