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朝的士族忙着吃五石散,不用塑化剂都足够伪娘,皮肤太容易破结果只能穿旧衣不洗澡。北方更是彻底成为牧场,匈奴、鲜卑、羯、羌、氐,你方唱罢我登场,大汉的长乐未央似乎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迷梦。说强盛莫过于汉唐,但那一次所谓的民族融合是以那个手持竹简腰悬配剑文武双全的华夏的死去为代价。提到江南,似乎总是阴柔,文风鼎盛,殊不知在此之前,江南民风多剽悍,是越人的乐土。汉朝比唐朝强大的地方,在于它抽飞匈奴,全然是靠的自己的实力,而唐朝的主要军队则是来自各个异族的雇佣军,比如说回纥(参考郭子仪)吐蕃等等。
如果有机会,那能不能尽力去尝试,阻止这件事发生?三百年的战乱,如果不是冉闵(杀胡令),那死去的夏族还要更多一些。应该尝试吗?能够做到吗?偶然这种想法也会萦绕在老猫心间,但更多的时候她还宁愿把这里的书多背一点是一点,毕竟她不是什么救世主。
那个“壹貅”的马甲比老猫还要怨念深刻,直接把思孟派批的一文不值,有一次居然还直接放话,要是孔子死而复活,估计第一个想掐死的就是董仲舒这个向当权者谄媚,胡乱修改扭曲别人典籍的不孝徒孙。光从行文和使用的论据来看,除了对于思孟派的深刻怨念之外,“壹貅”本人对于思孟派的学说也颇有研究,也许是被祸害了很久也说不定,比如说后世的某些物极必反的课程一样,所谓谎话说一千遍会变现实,又或者集体洗脑效果好的歪理邪说在这个世界是不可能成立的。
不过,除了对“壹貅”的犀利文笔进行私底下的表扬之外,老猫似乎想到某人的外号跟这有那么一点关系,再看看笔迹,增强了某种猜想。在看到某只若无其事的出现在水区的时候,难免感叹年轻真好之类的。
还有就是令人无语的精分事件——传说中的精分贵公子曹丕,一边真身上阵对着飞流直下三千尺一阵口诛笔伐,一边又顶着马甲来一句“世无不灭之国”文笔华丽文风苍凉,完全看不出是那个对着辛毗(音同皮)得位忘形的曹家二少,更不像是对着弟弟出手硬是逼出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小心眼。最让人无语的是,有着双重马甲的曹丕,居然在水区玩起了自攻自受,着实让老猫有扶额的冲动。要知道就连她自己对精分这事都只敢想想而已,还没来得及实行。况且要从一人的行文中推测出他的学识神马的,对FBI来说并不困难,他也不怕曝光。而且这草皮还在最中二的青春期,如此精分真的大丈夫吗?一面以曹丕的身份说这飞流直下三千尺文字太过通俗,失去文章赋比兴所蕴含的言语之美,一面顶着马甲说这帖子刺中时弊,应当引以为戒如此极端的两种态度,如果不是同样的东西的笔迹完全相同——这一点也许可用年纪小经验不足来解释——绝对不会猜到这居然是一个人写的。
无论看上去多么离经叛道,但就算最苛刻的人来扣字眼,老猫的文章最多也只能算小节有亏,这多亏了荀爽的熏陶。但至少炒热水区的气氛,让许都的文人墨客都跑来趟这趟浑水,老猫发帖的最初目的已经完成。
今日又是休沐,难得没有同司马懿他们组团的两只猫带着家里的一串人类幼崽,跑到绿波廊吃饭,想让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而追根溯源,最初与郭嘉合伙开绿波廊的原因,纯粹是想利用规模效应来降低吃饭的成本而已。要知道,在三国时期,一年全国屠宰的牲畜也不过一千头而已,这让荤素搭配早成习惯的猫们很长时间内对各式炖煮蔬菜严重审美疲劳。加上菜的主食被称为馔,还要省着点吃,这是最让猫头晕的地方。尤其是糖猫,在BS了一番陶鼎之后,自己DIY了一个煤球炉,还好在她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家里还用过一阵子这东西,不然无论是陶鼎还是大灶,都不是现代上海小姑娘能够驾驭得了的东西。
而现在,把郭三郭四放假回郭府之后,老猫直接打发范湍同学帮忙出去抄帖子了,有着扎实基础功底的他,速度要比老猫亲自动手快得多。平日里,也见他偷偷的对着沙盘练字,严格来说,他们的技术,来自土着,远比他们这种穿越人士要专业的多。郭三郭四已经人格定形,除了不介意他们看书或者旁听之外,也没有矫正的必要。尤其是郭三,到底该怎么处理还是丢给郭嘉自己去烦恼吧。这件事本来是由郭三负责的,但他看了之后一边唠叨居然没有任何修辞,真是有辱斯文,一面说里面的东西离经叛道,不是君子所为,老猫摇着扇子说那你自己去写文章把本猫驳倒吧,就把任务扔给了范湍。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家之间的夹缝才是老猫得以游刃有余,荀爽作为导师的作用逐渐体现,但此时老猫和糖猫的性格差异也会产生分支选项,至少荀爽之于老猫类似于华老之于糖猫。唯有这样充电之后,才能够立足于朝堂之上,而不是作为此臣博君一笑。
D的窝
☆、第五十二章 谨慎交友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跑题的题记
范湍同学,表字希文,今年十四岁,正是中二病的高发期。老猫看到他给自己起的字的时候鸭梨山大,还好没有取那个看上去与名字更相配的范仲淹,否则真的要吐血了。基于不明原因收养了六个小孩七人凑上一队葫芦娃的他并没有中二的时间,自从签了卖身契之后,对于两只猫的散养政策相当无语,但难得的机会之下,他还是尽一切可能充分吸收,弥补自父亲和祖母死后所损失的光阴。其努力的程度只能用悬梁刺股来形容,而奇怪的是,明显也是出身官宦家庭的他,对于老猫的异端邪说不仅没有排斥,反而有些赞同的味道在。也许是个人经历的不同导致他要比受门生故吏众多的李膺的子孙要实际的多。
只是今天也未免耽搁了太久些,因为带了很多孩子,老猫直接要了包厢,今日正是朝廷的休沐日,水区成了聚会的好地点,一壶茶几碟小吃就可消磨一个下午。随手翻看着上次的回帖,老猫庆幸氛围已经形成,接下来的事要方便的多。为了避免怀疑,她并不是每次都在场,毕竟那个马甲太犀利,万一被人肉那是大大的不妙。
把这群孩子中翻魔方(老猫提供)翻得最好的芝轩丢出去看情况,却是听到范湍同学同一个野王令之子刘公干(刘桢)还有曹操家的四公子曹子建以及何进之孙曹操的小妾尹氏之子何晏何平叔。三人都有神童之名,(这时神童真不值钱),顿时老猫就摇头叹息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糖猫亮起来了的星星眼,对于围观被李白偶像小谢(谢灵运)称作是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她是非常有兴趣,只是那“七步成诗”尚未出口,就直接被老猫用桂花拉糕堵住了嘴,要知道,这件事的始作俑者目前还跟她们一个书院,正对于精分相当热衷呢。
对于范湍同学,老猫开始怀疑他是不是有传说中的事故体质,否则怎么会拉了最麻烦的三个人物凑一桌麻将。这三个人里,除了刘桢不过是性子太过耿直了点,尚有值得结交的地方,另外两个都跟曹子桓不对盘,万一之后曹丕得势,照着他连曹洪不借他钱都要秋后算账的小心眼,岂不是没事找事。
刘桢的母亲年轻寡居,是京兆尹王章的玄孙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标准的才女,在她的亲自指导下,刘桢五岁能读《诗》,八岁能诵《论语》《诗经》,赋文数万字,记忆超群,辩论应答敏捷,标准的神童配置。老猫顺手一翻,发觉上次的精华回帖里也有他的名字。除了身为建安七子之一之外,最令老猫印象深刻的是,某次宴会的时候,大概是曹丕封了世子之后,让甄宓出来招待客人,周围的一帮人都赶快伏下身行礼,只有刘桢一个人不屑如此,然后“平视获罪”,被曹老板丢去修城墙。
至于七步成诗的曹子建,老猫则兴趣缺缺,虽然说不久前还盗版了未来的曹植写的《洛神赋》,但对于他本身的行为总让人无语。比如说见到邯郸淳的时候,先洗澡再抹粉之类的,或者是为了七宝坨蹄羹写诗赞扬什么的。这人适合做作协主席,或者文坛领袖,要是考虑他和曹丕哪个做皇帝更好些的话,考虑到都是从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水平手段什么的其实都差不多,不过曹丕更实际一点而已。即便曹丕有得位忘形的前科,从曹植的行事作风来看,他上位也高明不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