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有脑子,有魄力,是个做大事的人,能带着我们有富贵安闲的日子。唉――”
没毛虫把头埋在病尉迟的怀里,抽抽泣泣,哭个不停。
………………………………
第115章 奇观
“咣当”一声,杜二把手里的杯子摔到地上,看着面前局促不安的杜大郎,沉声道:“哥哥,我只是让你看着没毛虫,这么一件小事,你也办砸了?!”
杜大郎苦着脸道:“这几天他一直老老实实,待在那处小院连门也不迈,哪里会想到是在迷惑我?眼看就到秋天了,我记挂着地里的粮食,只去了半天的功夫――”
“地里能打多少粮?!到时我补给你好不好?”杜二用拳头捶着桌子,怒不可遏。“那是整整一车铜钱啊!我的哥哥,我们能够买多少地啊!”
见杜大郎站在那里满面委屈,头深深地埋了下去,杜二重重叹了口气:“你是我嫡亲的哥哥,才把这件大事交给你,竟然――唉,罢了,不是我亲哥哥,怎能饶你!”
杜大郎出了口气,小声问杜二:“那没毛虫平时看着没心没肺,没想到竟然有这么深的心思。这次被他走脱,以后只怕就再难找到了吧?”
杜二冷哼一声:“他哪里有什么心思,到我这里没多少日子,我就一眼看穿了他!说来说去,只是运气碰上罢了,命中注定我得不到这注钱财。好了,你回去好好侍奉阿爹,这些事情我自会处置,不用你管了。”
“就这么算了?”杜二大郎不敢相信,小心地看着自己的二弟。这个弟弟自小就桀骜不驯,做哥哥的不但管不住他,还自小大到大都被他欺负。这次关系到的可不是小钱,整整一车的铜钱,堆成山一样,他能就这么算了?
杜二看着面前的大哥,过了好一会,才面带讥讽地说道:“不这么算了我又能如何?莫要以为我不知道,以没毛虫的脑子,他要是能看破这局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什么你只离开了半天,这话说出去谁信?定然是你见他那里没有动静,又记挂着地里的那点粮食,懈怠了才让他走脱。你的眼界就是这样了,眼里只有那点蝇头小利,一贯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做弟弟的又怎能不知道你?可你是我嫡亲的哥哥,我能拿你怎么样呢?”
杜大郎低下头,再不敢看弟弟。自己是个庄稼人,照顾地里自然是头等大事。
不耐烦地挥手让杜大郎出去,杜二一个人坐在那里沉思。衙门里有自己的人,没毛虫不可能是落到官府手里,这一点可以放心。只要他不落入官府手里,便就供不出自己,案件牵自然也就扯不到自己身上,可以高枕无忧。可惜的,就是那一车铜钱啊!没毛虫这个混人,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就多了个心眼,竟然没告诉自己铜钱藏在哪里,害得杜二去河边几次,都找不到地方。
现在没毛虫藏了起来,依杜二想,能说动他的只有病尉迟了。落到他的手里,事情可就有些难办,杜二对童大郎总是有些发怵,不敢去找他们的麻烦。
站起身来,走到窗口,看着窗外的景色,杜二皱着眉头苦思冥想,总是不甘心。
树叶已经开始变黄,有的在微风中轻轻摇落,秋天终于还是到了。童主管那边已经闹翻,这酒楼在自己手里最多还有半年,杜二越想越不甘心。
“啊呀,哪里来的这么多车?拉的是什么货物?”
窗外的大路上突然传来纷杂的声音,杜二从沉思中清醒,抬起头去看,就见到了南下的大道上慢慢行来了一条长龙。只见一辆接着一辆的大车,都装满了货物,从门前的大道越来越近。杜二站在高处,也看不见这条由大车组成的长龙的尽头。
世间哪里见过这种景象,就是当年真宗皇帝西祀,仪仗过洛阳城,也不像眼前这般震撼。那时的队伍虽然壮观,但大多还都是人,哪里像现在看不见尽头的车队这么吓人。
唐老儿站在自家酒楼的门口,看着行来的车队,惊得目瞪口呆。他不像杜二站得那么高,也看不了那么远,但迎面而来的那种压迫感,却更加强烈。
一把拉住身边的小厮,唐老儿吩咐道:“快去把妈妈叫出来,到大道上看风景!老夫我活了几十年,还没见过这么多大车呢,这能把整个洛阳城搬空吧?”
小厮应声诺,飞跑着去了。
此时龙门镇上的人都被惊动了,纷纷站到大道两边,看北上的车队。以前一辆两辆车还没觉得什么,现在千百辆车连在一起,根本就看不到尽头,着实让人震撼。
看见走在最前面的汉子,唐老儿的眼睛一亮,高声喊道:“原来是你!好些日子没见到了,这是拉了什么货物,一下来了这么多车!”
汉子朗声道:“我是跟老丈说过,我们这些车都被营田务雇了,拉棉花到城里呢!”
“棉花?哪来的这么多棉花?”唐老儿嘴里喃喃念道。见汉子一直向前走,不跟从前一样到自己酒楼前停下,不由高声叫他:“兀那汉子,今天怎么不到酒楼里吃一碗酒?”
“这可由不得我做主,车队要一起把货物送到地方,不能自己停下。等到进城卸了货物,我再来叨扰老丈!那时我们好多人,老丈多备些酒肉!”
“开酒楼的,怕什么大肚汉――”
话说到一半,唐老儿心虚地没敢再说下去。前两天汉子说的时候,唐老儿还不向心里去,只当他乡下人没有见识,哪有酒楼管不起客人酒肉的。今天见了这吓人的车队,才知道是自己见识少了,若是赶车的都来,可真是要把自己的酒楼吃空。
龙门镇的居民站在路边,看着车队缓缓地向洛阳城去,绵延不绝。走得近了,才发现这车队原来是由厢军和公吏押着的。每隔十辆车,都有两个厢军,五十辆车就有公吏,他们护在两边,同时维持着车队的秩序,一辆接一辆按差不多的速度前行。
车队行进的速度并不快,拉开长长的队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头。
杜二站在酒楼上,看着走了许久还见不到尽头的车队,直觉得口干舌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清醒过来,口中骂了一句:“直娘贼,这么多车,若是赶车的和押车的都在我的酒楼里用酒饭,那要赚多少钱?看这样子怕不是有几千人?一两个月,一车铜钱也赚回来了!”
………………………………
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开始
长官厅里,徐平正伏在案上埋头批阅公文,旁边各案的公吏来来去去。这个年代的长官厅及各主事官员的官厅,按徐平前世的说法,其实就是大办公室。不过这办公室下面不再分各种科室,而是在一个大房子里,又分成各案,就是办公桌,各管一摊。
分管各案的公吏处理了公文,便送到徐平这里,分门别类。重要的不重要的,要批阅签名画押的,还是只看一下的,纷纷杂杂。京西路也相当于徐平前世的一个省了,仅仅是州县之间的公文往来就不知道有多少,加上杂七杂八的事情,文书堆成山。
官可以当得累,便如徐平这种,虽然不是事必躬亲,但需要自己处理的公文都认认真真看过,该知道的事情都知道,该处理的都处理。也可以当得轻松,那就把事情交给手下的人,甚至连官印都给他们保管,随便取用。不是极重要的公文,自己根本不看,更加谈不上签名画押了。一般的文书都由公吏处理,由他们用印,长官连知道都不知道。
又要做出成绩,对治下的情况了如指掌,又想轻松自在,那种好事是没有的。中下层官员必须从这种文山书海中爬出来,经过了历练,到了高层才能游刃有余。
初秋的天气,还是有些闷热,外面阳光明媚,官厅里热气蒸腾。
徐平直起身子,出了口气,拿起案上团扇扇着。
秋天就要到了,正是官府最忙碌的时候,地里的庄稼要收,怎么收,需要转运使司人力物力如何调配,才不误了农时。粮食收上来之后要怎样做,秋税怎么收,哪里遇到灾了要减免,减免多少,来年要不要收欠的税赋。哪个州的粮食少了,为防灾荒从哪个州调粮过去,哪个州大丰收,为了防止谷贱伤农常平仓开仓收粮,价钱定多少,收的数额是多少。
转运使管着一路钱粮,这些事情事无巨细都要汇总到徐平这里,在京西一路的范围内综合平衡。这个年代转运使就是个苦差事,不单单是因为一年要把治下的州县巡遍,还因为平时的公事特别繁忙。民以食为天,这个年代,还有比管钱粮更累的差事?
话又说回来,只有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