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碰到热闹的时候,从天黑能敲到天亮,一个去了另一个又来。徐平住店第一次碰到,真是哭笑不得,这个场景他在前世真是似曾相识,不过那时已经不流行敲门了,而是改成电话骚扰。
进入酒楼,刚想找个阁子,在厅里与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妓偎在一起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突然站了起来,走到徐平两人面前,拱手道:“在下程浚,字治之,眉州的举子。在贡院里面见过两位,既是同年,何不同饮一杯?”
徐平吓了一跳,经了包拯的事情,他以为考完了大家都早早回旅店老实呆着了,没想到还有神经更大的,到这里喝酒玩女人。反正是凑热闹,多一个人更好,当然不会拒绝。
三人叙过了礼,找个小阁子坐了。
程浚见徐平和桑怿没带女伴,以为两人舍不得花钱,豪气地一挥手,让小厮从外面叫了两个进来,徐平和桑怿一人一个。
这是这个时代的风气,徐平和桑怿也不好拒绝,只让两个女妓坐在身边热酒挟菜,伺候自己吃喝。
喝过三杯酒,程浚便开始吹起来,自己家在眉州如何有钱有势,多少代的第一富户,惟一遗憾的就是没人中个进士,算不得富贵人家。自己这一次一定高中,回去光宗耀祖。
说完觉得有些尴尬,便吹自己的亲戚。自己今年新嫁了妹妹,妹夫将来如何不说,妹夫的哥哥天圣二年刚中进士,正在宝鸡县做主簿。
中进士的叫苏涣,妹夫的名字叫苏洵。
徐平听到这里,一口酒没喷出来。这个花花公子样子的人物,原来是苏东坡的舅舅?听他的意思,程家在眉州那是富得要被钱淹死,苏家实际上可不怎么样,早已没落了,全靠苏涣中了进士,两家才又结上了亲。
实际上程苏两家的恩恩怨怨就是从这一年起,后来苏小妹也正是冤死在这位舅舅手里,至亲翻目成仇。
不过这些与徐平无关,他也没有兴趣,只是没想到此时随便碰到一个人就能够与后世的大人物联系起来,真正有了冠盖满京华的感觉。
………………………………
第30章 殿试
天圣五年三月十八日,诏旨三月二十在崇政殿举行殿试,省试正奏名进士必须按时参加,过时不候。
到了三月二十这一天,不等天亮秀秀就把徐平叫了起来,小声说道:“官人,今天是个大日子,万万不可耽误了。快些起来,我伺候你洗脸。”
徐平迷迷糊糊爬起来,洗漱罢了才清醒,想起今天是殿试的日子。
看外面黑漆漆一片,徐平对秀秀道:“动静小些,别搅了爹娘休息。”
秀秀笑道:“官人说哪里话?员外夫人早在外面等着了,全家都早早就起来了,就是怕打搅你休息才没有动静。”
原来家里人比自己都紧张,徐平只好默不作声。
出了自己小院,到了正厅,徐正和张三娘早早就坐在那里等着。徐正特意穿上了自己那京官绿袍,在厅里正襟危坐。张三娘也特意收拾过了,整个人都显得精神抖擞。
见到徐平,张三娘急忙问道:“大郎,昨夜睡得可好?”
徐平点头:“一觉就睡到天亮,现在正是精神的时候。”
豆儿把早饭端上来,张三娘一个劲劝徐平多吃点:“大郎,今天不同于一般日子,皇上面前考试,一天都没吃的,千万多吃一点,莫要饿了肚子。”
徐正咳嗽一声,沉声道:“妇道人家,没点见识!吃多了容易犯困,还怎么答题?只管吃个半饱,等出去的时候多带几个包子,等到饿了充饥!”
张三娘不服:“你是上了年纪,才会吃了犯困!大郎才多大?哪会有这些毛病!就是带着饭食,冷冰冰地怎么吃?”
徐正不屑地道:“皇上赐的有热茶,我早已向亲家问过了,怎么不明白?你少说两句,大郎只管听我安排!”
徐平只是诺诺连声,随便两个老人折腾。
吃罢了早饭,刘小乙牵过马来,伺候徐平上马。
张三娘上来,一把拉住马上的徐平,还没说话眼泪就流了下来,口中道:“大郎,你这次科考一切顺利,今天也要争气些,挣个进士出身回来,为我们家里光耀门楣。我和你阿爹就你一个孩儿,什么都指望你,千万争气!就是到了皇上面前,万事也不要慌张!”
徐平在马上连连称好。
又闹了好大一会,张三娘才被徐正逼着回过房里。徐正穿着绿袍,重重拍了拍马上徐平的身子,说了一句:“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马虎了!”
徐平对殿试本来也紧张,结果没想到父母比自己紧张多了,这么一折腾他自己反而平静下心神,变得从容起来。
到了东华门外,黑压压的一大片全是来参加殿试的举子和随从的仆人。人声鼎沸,穿插着卖各种吃食的小贩,晚开成了一个热闹的市场。
刘小乙牵着马,找个人少的空阔地方停下。
徐平下了马,左右看看,就看到不远处包拯和文彦博两个站在一起,低声说着什么。
自从省试放榜,榜上有名的人就成了京城八卦的中心,很多小道消息传了出来。徐平也明白那天包拯为什么要急匆匆地回旅店。主考官刘筠前些年曾经任庐州知州,很赏识包拯,算是有师生之谊,包拯要避嫌疑。这个时候省试还是有公卷的,跟主考官扯上关系,可是了不得的事,包拯必须低调。
文彦博的父亲跟包拯的父亲一起在京城做官的时候私交不错,两个人算是世交,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一起。
站不多久,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带着两个仆人来到徐平身边,口中道:“云行来得好早!用过早饭没有?”
徐平回个礼道:“家中已经用过了。”
来人正是程浚,这些日子两个人走得近,算是新榜进士里徐平惟一能说上话的。其实两人性格相差很远,程浚家里有钱,好吃好喝好色,每天大多都是流连于青楼妓馆,徐平就沉闷得多。但没有办法,几百个新科进士里本就没有几个出身商家的子弟,官宦人家出身的难免看不上他们,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两人只好勉强凑到一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自然的事。徐平也想跟韩琦文彦博这些人交往一下,奈何这时候人家看不上他,他也懒得去巴结。
本次省试共取了四百九十八人,徐平位例三十五名,程浚一百一十九名,第一名省元是吴育。此时的殿试还会继续黜落,过了殿试的才真正是进士。不过殿试的录取率基本在七成以上,徐平和程浚都算是希望极大的。
桑怿果然没有通过省试,早早就回去了,此时正是春忙的时候,落第了还得老老实实回去种地。好在虽然没有中第,但也没有什么惩罚。
令徐平吃了一惊的是欧阳修竟然在省试中落第了,百思不得其解。他可是两宋文坛领袖,据说发解试就已经被刷下过一次,好不容易过了发解试,省试又被刷一次,与他在后世的名声实在对应不起来。与程浚讨论过几次,最后想来原因还是在那个穷字上,没钱便准备不充分,科举终究不是穷人玩的。
程浚对欧阳修落第不以为然,尤其是发解试竟以出韵不过,让他很是鄙视了一番。徐平忍着没说出来,竟敢鄙视欧阳修,要不是他,程浚那个大文豪的外甥苏轼考进士也不知道要折腾几次。苏轼省试时的主考官正是欧阳修,赶上欧阳修要借科举改革文风,以论把苏轼取为第二,一举成名。要知道那时候苏轼的赋还没练好,殿试被排到二甲去,不是欧阳修,省试都未必能过。
在省试中落第的还有徐平一个熟人,就是赏金明池上遇到过的善长作诗词的张先,早早陪着柳三变作词去了。张先与柳三变在词界算是齐名,两人风花雪月哥俩好要等到下一届才能上榜。
又等了一会,便有官方指定的书铺的人前来,指挥着一众举子排队,先领标有座号的文牒。宋朝的书铺有公证的功能,这些事情要由他们来做。文牒上有姓名籍贯等内容,实际上就是此时的准考证。进宫考试的时候,书铺会与守门的把文牒收回,文牒丢失的直接丧失考试资格,相当重要。等到放榜,书榜按照榜单在文牒上盖上红印,引见的时候依然要用,马虎不得。
领罢文牒,才开宫门众举子依次而进。
皇上在崇政殿亲自考试,过程极为繁琐。熙熙攘攘几百个人,徐平挤在人群里,只是随着大家行各种礼仪,连皇帝长什么样都没看到,便被引到写有自己名字的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