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萧凌虎还是感到高兴,因为头几天严美凤发现萧凌霜怀孕了,那也就是意味着过完年萧家又要添口了。
萧凌素与易伟此时也住在萧府里,他们的儿子冬冬成了全家的宝贝,严美凤已经当上了外婆,正美滋滋地劳累并快乐地充当着带孩子的角色,为止,她的麻将也打得少了很多。
要是萧凌霜能够生一个男孩子,那么对于他们萧家来说,那才是最完美的了。
萧凌霜已经毕业,此时就在陆军医院里担任见习医生,按照萧凌虎和严美凤的想法,是让萧凌霜在家歇着养胎,但是学医的萧凌霜却不以为然,让她在家里呆上近十个月,这是她无论如何也受不了的。无奈之下,严美凤只得让司机李大山每日里接送萧凌霜上下班。
倒是此时的萧凌虎,因为有家里人的照顾,却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导团的训练中来。
所谓的教导部队,是作为陆军军校的校军存在的,编制上隶属于军校。最早要从黄埔军校建校的初期说起,那个时候根据廖仲恺的提案,以教导第一、二团为基础成立了党军第一旅,这表明教导团已经超越了校级武装的范畴,成为了一支真正的党的武力。
黄埔军校总校搬到南京以后,教导总队也进行了扩编,于民国十九年成立了一支两旅六团制的教导第二师,后来这支部队改编为了**第四师。
中原大战之后,军校以德国顾问的规划开始编组教导总队,这个总队成立于民国二十年初。最初编制为两个步兵营及炮兵连、工兵连、骑兵连、迫击炮连、特务连及通信连。部队由原教二师特务营、炮兵团、工兵团、骑兵团各一部、军校卫兵队抽出考编。这个团级部队主要用于德式步兵团编装之试验以及新武器的研究。
民国二十二年,桂永清少将执掌教导总队总队长的职权,先是编出了一个完整的司令部,然后继续扩充为保有两个教导团的力量,当然,这两个团作为**的示范团,无论是装备,还是从训练上,都是**里最为先进的,故而教导团也成为了**中的王牌。
教导团的干部都是来自军校的优秀毕业生,采用老兵带新兵的办法,很快地提高所有人的作战能力。而这些干部可以在教导团和军校教学、行政机构之间进行流动。而教导团的教育、管理、官佐薪饷等,都是由军校来安排和调度的,尤其是薪饷方面,因为还带有教学的目的,所以要比普通的部队丰厚了许多。当然,教导团的指挥调遣权只能掌握在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蒋*介石的手中。
萧凌虎这一期的学员之所以被要求大部分留下来,是因为总队长桂永清得到了上面的许可,要将教导总队的两个团,扩编成三个团,达到一个师的规模。留下来的学生,都会充任到部队的基层中去,担当起主要管理工作。
闻森本来就是教导团里的老营长,他也参与到教学中去,此时他被任命到了教导第三团里,担任第一营营长之职,对于这个还没有完全组建起来的营,闻森就把第一连连长的职位给了萧凌虎,而令萧凌虎感到兴奋的是,他在学校的老对手楚良被闻森任命为了第一排的排长,正在他的手下。
萧凌虎与这些新毕业的学生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因为他本身就是当过四年兵的老兵,而且在入学之前,便是少尉排长之职,如果他没有来上军校,而是在原来的部队里,经过这三年多的战斗,如何也应该升任为连长了。
倒是其他的新兵,充其量也只是一群纸上谈兵的理论家,真得让他们带兵,却还需要时间的磨砺。
………………………………
五十章 转折(四)
九月份的时候,第三团的第一营初具规模,而另外两个营,还不知道影子在哪里呢!
第一营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得成形,跟萧凌虎这个西凉马超的活动能力分不开的。 x更新最快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除了总队在南京附近招兵之外,萧凌虎带着闻森特意往陆军医院去了几趟,将那些受伤已然治好,又没有什么大碍的兵全部揽了过来,粗粗一算,竟然也有三百余人,这些可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并非那些年青的新兵可以比得了的。
闻森将这些老兵和新兵打乱重新编组,不久便成为了一支可以战斗的力量。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第三团第一营的训练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倒是将萧凌虎和闻森忙得前心贴后心,根本就没有可以闲下来的功夫。
萧凌虎越发得精瘦,脸也晒得如同非洲人一般得黑,每每让萧凌霜看到的时候,便有不出来的心痛。但是,萧凌虎却不以为然,他的浑身是散发着一种阳光与自信,这与他原来只是当一个普通的大头兵绝对不同的,他的心气很高,那就是要把自己的连打造成整个教导总队里最强的钢刀。
民国二十五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也注定是中国近代史上永远铭记的一年,这一年年末的时候,终于发生了一件令所有中国人,以及全世界人们都瞩目的事件:十二月十二日,在九一八事变中一枪未放便丢弃国土跑进山海关里来的东北军主帅张学良,与西北军阀杨虎城一起,发动了西安事变,将往去督战的蒋介石扣押了起来。
全国民众为之哗然。
西安事变发生的时候,教导总队正在大操场上举起全队的运动会,第三团第一营第一连与第一团第一营的第一连争夺篮球比赛的冠军,边上围了几圈喝采的士兵。
赛场上,萧凌虎亲自出战,与楚良互相配合着打出了一个,连续三个进球把两个连的比分锁定在了三十九比三十,三团一营一连几乎稳操胜券了。
可是也就在这个时候,第三团的马团长和第一团的周团长一起走了过来,两个人面色阴沉,一到场便命令比赛停止,所有的人员给半个时的准备时间,然后到操场集合,总队长在重要的消息要宣布。
所有的人都很是愕然,眼见着自己的连就要胜出,萧凌虎很是气恼,甩下手里的球,跑到了马团长的身边,责问着:“团座呀,我们都快要赢了,你这是唱得哪出戏呀?”
马团长苦着脸看了一下边上的周团长,道:“没办法,这是总队长的命令!”
“为什么?”别人也跟了过来。
“要打仗了!”周团长道。
“啊?是跟日本人吗?”一下子,萧凌虎便来了兴趣。
马团长摇了摇头,道:“我们要赶往陕西,去打东北军!”
听到这个话,所有的人都愣了住了。
“校长被张学良那个狗杂种扣压了!”周团长恨恨地骂着。
“啊?”所有的人都愣住了,身在军营里,有很多的事情与外界沟通的并不及时,便是萧凌虎也是通过上级的通告才知道这件事情的。
半个时之后,所有的人都列队整齐地排布在操场之上,总队长桂永清出现在队伍的前面,他登上了前台,向大家通报了西安事变的情况,并且痛斥着张学良和杨虎城卑鄙而非法的行径,他振臂高呼着:
“这些民族败类的目的无非是要在西北建立一个割据的三方政权,以与中央相抗衡,他们所的所谓联共抗日,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要抗日,他张学良早做什么去了?东北丢的时候,他未发一枪一弹,躲在北京城里抽大烟泡姐,中央调他们去陕西剿匪,他们也是阳奉阴违,与暗通曲径,这样的人所的话,所办的事情,根本就不值得相信。”
底下的官兵们群情激愤,对于东北军、对于张学良的恨意渐浓,很多人也开始叽叽喳喳地议论了起来。
桂永清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他接着道:“委座秉承国父的思想,一直致力于我们国家的统一富强,经过这些年来的努力,我们国家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政治上,都朝着好的方向前进着。对于抗日问题,校长从来没有过一丝的反对,他也过,攘外必先安内,只有我们国内抱成了一团,没有拖后腿的力量存在,才可以谈到抗日的问题。便是对日方的挑衅,委座也并非置若罔闻,上个月,若不是中央支持,绥远的抗战也不会胜利!……”
“打到西安去,救出委员长!”不知道是谁忽然在下面高喝了一声。
这一声嘶喝,就好像是一声惊雷,立时引来无数人的附和。
一时间,各种口号接连而起,有人喊:“打倒张学良,活捉杨虎城!”
还有人喊:“张杨才是日本人的走狗!”
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