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冀振国就问姜鸿元:“县城里怎么人这么少呀!铺子里怎么都关上了门。”
姜鸿元解释说:“知道你来了,为了安全起见,人都不让出门了。铺子呢,也怕出事,应该关的都叫他们关了。冀司令,你就放心吧,安全还是有保证的。”
冀振国心话,此事也未必有你说得这么让人放心。
姜鸿元领着冀振国一行人进了牡丹酒店,冀振国看到这个牡丹酒店地势并不算高,四面却是高高的大宅院,如果从旁边的大宅院里用火力控制住牡丹酒店,这个牡丹酒店也就陷入了危险之中。这个酒店里还有几个房间,不过大部分都空着。
冀振国偷偷地观察着姜鸿元的神色,看到这个姜鸿元倒是谈笑自如,没有一点儿算计人的样子,冀振国也就悄悄地放下了心。
冀振国的警卫班被姜鸿元请到了另外院里的一张餐桌上,主席上只有冀振国和两个警卫,这两个警卫就紧紧地站在冀振国的后边,眼睛警惕地扫视着来来往往的客人,任姜鸿元怎么劝,就是不入座就餐。
宾主坐定,姜鸿元以东道主的身份,说出了鄄城的四大特产:“要说鄄城啊,我还是挺熟的,这里有四大特产,一是鄄城鲁锦——”说着,右手一挥,有五个姑娘,各抱着一大块布,在主席面前把布展开,让冀振国观看。
冀振国觉得眼前一亮,别看这些都是粗布,可是这些粗布里绚丽多彩的图案,堪称千变万化,巧夺天工。鲁锦的图案意境,是靠各种色线交织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来体现,而不是具体的事物形象。通过抽象图案的重复、平行、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律,它反映生活的形式是曲折的、间接的,含有说不出的艺术魅力。
在这方面,姜鸿元倒显得像一个专家,他解释说:“元末明初,山东省鄄城县便出现了鲁锦,当时的鲁锦工艺比较粗糙,花色单调,品种较少。以后随着纺织机械的更新和化工染料的应用,鲁锦工艺有了很大提高,到了清代,鄄城鲁锦被当地官吏作为贡品,上献朝廷。这种土生土长的农家织锦,在北京金銮殿专家的面前,成为珍贵的宝物。冀司令认识的人多,结交的人广,这5块布就送给13支队了,也好给宣传一下啊!”
冀振国也只好说:“如果有机会的会,我一定给鄄城县宣传一下。布吗,我就不收了。”
姜鸿元马上接着说:“不收下布,怎么给宣传啊!”
冀振国也只好说:“那我们就买下了。”
鲁以锦忙说:“宣传我们的鲁锦,本来就是要有些费用的,你替我们宣传,哪里还能再要你们的钱啊!”
冀振国说:“不要钱的话,那我们就不收了。”
白送鲁锦的事儿就陷入了僵局。
菜很快上来了,姜鸿元又介绍着一道菜说:“这是鄄城的名吃,什集烧羊肉。”说着,夹了一块羊肉,放到了冀振国的小盘里。冀振国也禁不住羊肉的香味,用筷子夹起来尝了尝,确实感到这羊肉浇得风味独特,香而不腻,不腥不膻,味道爽口,回味无穷。
姜鸿元马上又介绍说:“什集烧羊肉选料考究,原料是选取生长不足半年、重量不超过10斤的鲁西青山羊,这种山羊以肉美香嫩而出名,特别是10斤以下的青山羊更是肉中精品。制作过程全封闭,不用硬水,用软水,用丁香、肉扣、花椒等10余种大料配方,以消除肉的腥气味。煮肉时选用天下闻名的鄄城亘古泉水,先把洗净的生羊肉放入铁锅,用木柴猛火煮,待水沸腾后,再用细火慢慢煮至4小时,以保持肉的独特风味。传说乾隆帝出宫私访,从远处闻到香味,闻香而至,品尝了烧羊肉,大加夸奖,并引进御膳房,成为宫廷御膳。”
众乡绅听了姜鸿元流利的介绍后,不禁一个个都点头称是。
姜鸿元又介绍了两道本地名菜,一个菜是左营牛肉绿豆丸子,一个菜是鄄城金蝉。
他把这两道菜又夹到了冀振国的小盘里一点儿说:“鄄城左营牛肉绿豆丸子是历史名吃,地方特产,迄今已具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清朝时曾作为贡品进点。它以牛肉、绿豆、海鲜、芝麻等为主要原料,用清花生油反复烹炸而成。金蝉具有药用价值、味道鲜美、高营养,深受中外客人的青睐。由于金蝉的生长周期为3年,而每年的出土高峰期仅有一个月,鄄城的十余个乡镇,正好是树木茂盛林立,十分适宜金蝉生长,所以繁育量多、个儿大。冀司令,不管你走到哪里,可一定要宣传一下鄄城的这四大特产哟!”
冀振国也只好应付着说:“那是,那是,不过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军人,宣传这些特产,能力有限啊!”
正在此时,忽然有一个人拍着巴掌进了门大喊着说:“好啊!好啊!鄄城的四大特产好啊!真是不虚此行啊——这么好的事情,怎么也不请请我啊——”
主人客人正在兴头上,忽然听得一人大声喧哗,不禁心里一愣,这是谁呀!真是的,怎么这么不懂礼貌呀!你算是哪根葱呀!大喊大叫的,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众人不得不回过头来朝那边观看。
第一卷 愤怒的鲁西 第105回 推广鄄城四特产
冀振国抬头一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范筑先的秘书兼聊城工业局的局长韩行,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到了,从听说到和他相处,知道此人是被窝里踢腚瓜——没外人,于是高兴地说:“韩秘书,韩局长,哪阵风把你刮来了——”
韩行大咧咧地说:“四大特产,要推广的话恐怕你们是找错人了!谁能推广啊,真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除了我谁还能推广呀?!”
姜鸿元也认识韩行,却是很不喜欢这个人,这个人处处和国民党的忠心人士作对,有共产倾向,于是拱了拱手,假装热情地说道:“韩秘书、韩局长呀,你怎么来了,也不打个招呼。要说韩局长搞工业那是有一套,可是要推广这几个特产,我看,就有点儿强人所难了吧!食品可不比工业,光这这保存就是个难题。”
众绅士也一齐帮着姜鸿元说话:“是呀,再好的菜,也就能放几天。”“储存确实是个难题。”“地窑里最多也就是能放四五天,时间一长,那就坏了。”“要不就是腌制,可是一腌制的话,也就变了味儿了。”
韩行嘿嘿一笑:“你们说的这些难题,在我这里却不算什么大事儿,可是我大老远地跑到这里来,酒也不让喝一个,小菜也不让吃一口,我还怎么推广呀!”
姜鸿元赶紧陪着不是,说:“你看,你看,光顾着说话了,正事倒是忘了,赶紧入座,赶紧入座。”说着,就要把韩行往副主宾的座位上让。
冀振国虽然是个司令,但是在韩行面前,好像也只能算个下级,于是站起来让韩行坐在主宾的座位上。韩行紧紧地拉着他的手,顺便在他的手上狠狠地划了一下,说:“你是大哥,又是司令,当然还是你坐在主宾的座位上,小弟坐在你身边就行了。”
冀振国多精啊,韩行在他手上划了一下,他知道必然事出有因,但又不能过问,只好拉着韩行坐在他的身边,韩行顺势又在他的脚上踢了一下,对大家伙说道:“大家信不信啊,要推广鄄城的四大特产,可能别人觉得难,可是作为我来说,是关公吃豆芽——小菜一碟。”
众乡绅一听,早就知道韩行局长本事大得很,又见他口出狂言,有的人也就有了些半信半疑,不住地点头,可是什集烧羊肉的石亦臣还是不相信,对韩行将军说:“韩局长啊,如果你真能解决了储存的难题,你就是我鄄城的福星啊!我们将要给你立牌坊。”
韩行开玩笑地说:“又有一个立牌坊的……牌坊我就不要了吧,立了牌坊那还不要了命了。……只要给我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就行。”
专门搞左营绿豆丸子的孙一丸说:“搞成的话,别说是百分之二十,就是百分这三十也行啊!”
就在韩行和众乡绅谈买卖的时候,冀振国假装着上厕所,出了门就往外走,当然两个警卫员也跟了出来。冀振国看到门外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小声对他俩说:“弄不好就是个鸿门宴,你俩做好准备。”两人点了点头说:“早就准备好了,是不是咱们冲出去。”冀振国摇了摇头说:“我们不能打第一枪,恐怕也冲不出去了,咱们那些人呢?”一个警卫员说:“就在邻居的院子里。”
姜鸿元看着冀振国溜了出来,也紧紧地跟在后边,说:“是不是要上厕所呀,等等我,我领你去。”说着,就紧紧地跟在冀振国的后边。
冀振国假装着听不见,出了门,就拐向了邻居的一个院子,